發 展 的 悖 論

發 展 的 悖 論

進入11月份,不知道要刷爆多少張信用卡。

馬雲很高興。

馬雲也很煩惱——無非是高利貸由誰放得更合理合法的問題。

不管誰放,都得有高額利息,都得還,都是刺激消費。

還有個更大的特點,尤其是各種銀行貸款,乾的都是錦上添花的活兒,沒有雪中送炭的。

道理很簡單,為的是利滾利,得賺。

錢是為了生錢的,不是為了幫人成事兒的。

幫也是幫不怎麼缺錢或者根本不缺錢的主兒。我的好兄弟某總,創業初期,貸款很難,得求爺爺告奶奶。現在,他是爺爺奶奶,看銀行挺不容易的,就讓你們賺點兒利息完成任務吧,款貸下來了,趴在賬面上,付利息。

高利貸這東西曆史悠久,沒啥毛病,但現在有問題。問題的癥結在於周急還是濟富。

不需要回答,大家都懂得。

要麼是善行,要麼是掠奪。

現在的掠奪更溫和、更自然,任其自動發生,叫做“誘導”,譬如流量推送,無非是利用大資料計算出人性的弱點。

推送的直接結果是消費,消費可以帶來龐大的利潤,消費可以刺激增長——這是凱因斯的理論。

凱因斯是經濟學家,但得加個字首,是資本主義的經濟學家。

翻看一下中國人的家譜,歷史真的很悠久,肯定有自己的經濟學理論體系,譬如《貨殖列傳》。也有成功的“大企業家”,譬如范蠡,不過賺錢是遊戲,還歸於民,然後懷抱玉人,杳不知其所終。

然而,我們學的經濟學,什麼宏觀、微觀,完全是西方語境,開口閉口亞當·斯密、凱因斯、保羅·薩繆爾森……不管是誰,說穿了都是研究賺錢的。

如:馬歇爾在其《經濟學原理》中明示:“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財富的學問,同時也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不把人性研究透了,怎麼能利用人性的弱點,來囤積財富呢!

所以,馬歇爾說的很婉約,“研究財富”、“研究人”……

經濟學終於在這個時代爆棚,尤其與現代科技結合到一起,“研究”財富也好,“研究”人也好,“研究”的主體是極少數人控制的技術手段,把大資料、雲、5G、物聯網等運用的淋漓盡致,再附加各種宣傳手段,就可以很順暢地把財富匯聚到一處了。

尤其這種點對點——針對人性弱點的推送性刺激消費,能夠精確制導,能夠精確計算出消費能力及償還能力……也就可以“放牧式放貸”了。

所謂“放牧式放貸”,不是要用高利貸利滾利的方式搞死你,而是精確計算出收支水平,適度量化透支標準也即額度。一方面透過透支確保購買力,提前消費;另一方面以借貸方式控制消費主體,持久消費。就像割羊毛。

幾乎所有的網銷,預設支付方式都是“花唄”、“螞蟻金服”……

消費、消費、消費……

買、買、買……

什麼雙十一、雙十二,過後好多人後悔,因消費並不一定是為了有用,而是一種“癮”,所以就有了一個新的名詞,叫“剁手”。

這個名詞有了,但醫院裡斷臂截肢的,沒有一例和馬雲強東有關。賭博的有剁手的,是被同行剁的。而吸食毒品的永遠都戒不了——有剁手、壯士斷腕的魄力,會招惹這些東西嗎?

所以,曾經建國初期憑票供應是生產力低下滿足不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現在的經濟模式是過度消費。

過度了,就是放縱,叫“縱慾過度”。凡縱慾過度的,都是“癮”,“癮”就是病,隱態的病。

如果全社會都在放縱式消費,也就是全社會“縱慾”,那麼這個社會不就是病態的社會嗎……真的挺可怕的!

雙十一也好,雙十二也罷,記得馬雲曾經針對淘寶商場假冒偽劣商品說過一句話:“你想花幾千塊錢在淘寶上買一塊勞力士,能是真的嗎?”

這句話的背後是對市場主體的定位。一直買奢侈品的,比如一度走上風尖浪口的郭美美,肯定不是馬雲的忠實客戶。也就是說,縱慾是消費的主體,是中低產階級,是整個社會消費結構中最龐大的體系——廣大人民群眾。

在股市中,散戶賺錢跟中彩票一樣難。

房市一直堅挺,但對普羅大眾來說,住房還是剛需。

精確對人性的精確計算,再對人慾進行精確制導式的刺激——消費刺激增長,誰在消費?誰在增長?

現時代,社會的病態已經不是隱態的“癮”,而是有目共睹的“病”,比如“上海團購名媛”,也有各種包裝出來的富二代……凡裝B的都是消費者,也是傻B;而有錢人還需要裝嗎?

唯利是圖、以貌取人、消費至上……導致這必定是個浮華、虛榮、膚淺的社會,虛榮的背後,什麼都可以用來交易,比如人格人品,比如貞操,比如權力……所以,必定會有各種骯髒的交易、邪惡的交易、醜陋的交易。

人性中惡的種子,將會有無量的因緣助其成長,然後生起無量的現行,這才是最可怕的!!!

人性一旦坍塌了,世界就離毀滅走進了一步。

人慾不斷擴張,還談什麼環保?

所以,消費刺激增長,是凱因斯的話,是資本主義的話,是以資為本的思想邏輯。我們換了個詞,叫做刺激消費,拉動內需。

我的感覺,今天的人類就像個強姦犯,已經極度腎虛,而且六親不認亂倫邪行,還在不斷地給他注射春藥,讓他強姦自己的母親——地球……

地球在呻吟,我在流淚……

經濟也者,經世濟民之用也!

一切治生產業,要維繫區域內的生息繁衍的平衡,維繫人與自然的平衡,取用合理,張弛有度,收支有節。

天地間陰陽往復,生滅流轉。任何一味的增長,也即膨脹,結果就是毀滅。

毀滅不是好、不是不好,不過又進入一個新的輪迴。

人要養生,養生的核心在於對慾望的合理控制。注意,我這裡用的是控制,而不是徹底壓制甚至斷除。那是違揹人性的。控制的最大成就,是轉化。所以,我個人認為,宋明理學的侷限性在於“滅人慾”,換個字,“轉”就對了。

所以樸素的道家思想叫“化物”。

禮樂的目的在於春風化雨般的規範世風,政治的目的在於以教化民,上合天道,下承地德,中利人性,如是才能生生不已。這也是華夏文明源遠流長的因緣所在。

社會的發展、進步,是個動平衡的過程,剛柔相濟、強弱相當,動靜相宜、進退相彰。

發展,不是單方面的增長如現時代盲目狹隘地追求經濟增長,這是西方經濟學挖下的一個陷阱。發展是保持國家、社會、民族肌體的健康和強大,保持內在的和諧與穩定,保持對全人類、所有生命的認同與理解,保持對天地萬有、對自然的尊重與保護。

進步,是屬於思想層面的,是一種最基本的但是卻能夠支撐整個社會的根本認知。

認知的提升,是人類生命個體邊界的突破,是人慾的控制,是人性的昇華,是人——這個生命群體的整體性的超拔。

當是時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但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動,亦為天下大同、文化復興之天賜良機。所謂東西文化衝突,“衝突”是邊見,若站在人類文明史的角度看,則是大融合的前兆。兩股力量相較相搏,亦必相融。所謂“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到了華夏文明以禮化物的時候了。

斯禮也,乃華夏文化之道體。

經濟發展沒有錯,科技進步也沒有錯,人有慾望更是自然本性,又豈能會錯?

既然沒有錯,那麼病從何而來?

——想錯了,最初的那一念錯了,初心錯了,認知錯了。

因地未真,果遭迂曲。

凡錯了的,並不知道錯。

不知道錯了還在錯的路上一意孤行,可恨,但也可悲、可憐。所以需要教化。

“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

因此,我們需要做的是引導、引領。

這個是我、是中國的責任。

不承擔這個責任,怎麼對得起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國的稱號?

凡大國,必有歷史、必有文化、必有情懷、必有擔當!

人——國民亦如是!

最後,不管多遠大的理想、目標、願景,都得始於足下,譬若:“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得回到一個最現實的基本點:

我現在所操作的一切,公司也好、事業也罷,在於做好“卑”和“邇”,如果不能夠做到合理控制自己和身邊所有參與者的“慾望邊界”,反倒激發、放縱了個人的慾望,做它何用?

養子貽害,不如及早除之!

諸君,什麼是發展?什麼是進步?

得有自己的答案!

圖片:網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