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百草:於以採蘋,出嫁前的女兒採的是睡蓮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經小雅鹿鳴

”於以採蘋,南澗之濱,於以採藻,於彼行潦。“詩經國風南召採蘋

詩經百草:於以採蘋,出嫁前的女兒採的是睡蓮啊!

暮春的尾巴,荷花荷葉還躺在水底,睡蓮已經先浮出了水面。它們圓整的葉子,完全服帖在水面,荷葉出水大如錢,觀察了很多荷花,絕大多數的荷花葉子,都是先以捲曲的姿態出水,帶著嫩褐色的絨毛,在陽光裡逐漸展開巨型的傘葉,很少有如銅錢大小的荷葉。

如果要有,那也是睡蓮的。不過睡蓮的花和荷花如此的類似,只是小而袖珍,將它說成荷花也沒有錯。但是細細觀察起來卻區別大了。

比如此時春暮,不是荷花,而是睡蓮的天下。它們的葉子比荷花小,但服帖在水面,從葉子當中伸出修美的花苞。但也不是立在水上的,自然浮在水面,太陽好的時候,綻開潔白的層層的花朵,像碧綠夜空的繁星。給人安定清新的美。

詩經百草:於以採蘋,出嫁前的女兒採的是睡蓮啊!

該如何定義睡蓮呢,你比如說它懶吧,可它明明比荷花先展葉子先開花,但是你若說它勤快,設若你陰雨天去看它,它可以一整天不理你,甚至連花骨朵都藏在水底。睡蓮是出名的懶美人,太陽明晃晃地照在花頭上,它會給你滿臉的笑容,可是過了黃昏,它的花瓣就開始閉合。

如果一首詩是這樣寫的,那美麗的睡蓮開在夜晚,我告訴你,你可以馬上回懟他,你看過半晚的睡蓮嗎?

有人包括我也好奇,中國古代難道沒有睡蓮嗎?亦或者是睡蓮和荷花夾在了一起,都歸做了同一種類?

在中國古代是有睡蓮的。但最初的睡蓮和荷花是分開的。因為浮在水面的花朵,都歸在了一個大類叫做“蘋”。

詩經百草:於以採蘋,出嫁前的女兒採的是睡蓮啊!

詩經說“嗷嗷鹿鳴,食野之苹”。生活時代的吳國學者,是這樣解釋這個“蘋”,說它是河邊的艾蒿。但實際上就是從字形上來講,這個解釋也不是完全能夠對得上去的。蘋是浮在水裡的植物,完全依賴水。

當然浮在水裡的植物也多,難道荷花不是的嗎?但是你細細的研究起來,荷花還真的不是浮在水中的。荷花依靠水,但是它有自己的挺拔,無論是花和葉,都儘量的高於水面,而且有自己固定的紮在淤泥裡的根系,荷花開花結子,從根到莖,從花到果都可以食用。而且荷花不隨波逐水。再大的風浪也動搖不了根系。可以說在很早之前,荷花就和其他的水生植物分開來,它是作為一種重要的農業經濟作物,哪怕是野生的。

詩經百草:於以採蘋,出嫁前的女兒採的是睡蓮啊!

那麼回過頭來,我們來看一看蘋,這些在水中的蘋,也分了很多種類。《爾雅·釋草》蘋蓱,其大者蘋。在詩經的《國風召南》中有《採蘋》

”於以採蘋,南澗之濱,於以採藻,於彼行潦。“

這是說的什麼意思呢,是貴族的女孩子,在出嫁前要採集一些水草來祭祀先祖,開頭就是採蘋,可以知道這一種水生的植物一定不會太小,第二個是可以吃的,至少祖先吃過。

3000多年前的先秦或者更早的時代,農業還未發達,他們所住在的地區,水草豐茂,打魚,採集野生的蔬菜,是日常的生活,其中美味者奉獻先祖。而那個時候溫暖溼潤,時常有群鹿出沒,春天來了,這些小鹿在水邊,啃食新鮮的水上植物,這就包括了野生的,小小的睡蓮的葉子。

而那些準備出嫁的女兒,在可以吃的水生植物當中,就肯定會有大蘋,就是睡蓮。這是睡蓮的花采下來就會收縮成花苞,但是也不妨礙那種清新和美麗。

睡蓮雖然比荷花開得早,但是它們的花期長度彷彿,花又如此的類似,除了農民和漁民知道,荷花的經濟和營養價值會更高,普通的人,自然難以分辨其間的區別。所以歷代寫荷花的詩中間到底摻雜了多少睡蓮,是誰也說不清的。

但是睡蓮肯定是一種可愛的庭院的池塘水生花卉。

詩經百草:於以採蘋,出嫁前的女兒採的是睡蓮啊!

但是為了區別它和荷花,睡蓮也叫做子午蓮。《本草綱目拾遺》中,寫了“古人以為食品,祭用蘋蘩,即此。”也就是隻追溯到詩經的本來,那嗷嗷鹿鳴,吃的就是睡蓮嫩葉,那“於以採蘋”,就是來到河邊去採了睡蓮的花朵和葉子啊。

“今浙人呼為子午(蓮),較荷而小,缺口不圓。入夏開白花,午開子斂,子開午斂,故名。”《本草綱目拾遺》子午蓮

它說的睡蓮的這一個特徵,雖然不全對,但是大部分的睡蓮花的確是有驅光性的,光線或者太陽不充足的地方,它們會閉合,或者懶怠全開花。

雖然古詩詞裡沒有將睡蓮和荷花分開,但是也有很多尋找的樂趣。看每一首荷花詩,你就會想它這說的是荷花呢還是睡蓮花?

還有一種古詩詞中常見的白蘋洲,要知道正確的理解是開滿睡蓮的溼地,只怕很多古人用起來,是感覺白茫茫的水域,未必他們也真的知道,那原也是說的一片睡蓮盛開的地方。

詩經百草:於以採蘋,出嫁前的女兒採的是睡蓮啊!

所以關於睡蓮的詩,也留白給了當代。讓當代的詩人好好的歌詠,以填補空白。

歡迎你寫下一首關於睡蓮的詩!

初衣勝雪,為了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