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天地之中,根在河洛,河南如何以黃河之水書寫中華文脈?

今日看點

黃河之水浩浩湯湯,孕育出輝煌燦爛的華夏文明。進入新時代,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掀開了新篇章。作為我國文明主要發祥地之一的河南,也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黃河時代”。近日,全國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課題組走進河南省,實地考察河南段黃河沿線流域及相關區域,探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河南經驗。跟隨本篇圖說來看看古老華夏文明與浩蕩大河氣象的交織相會吧!

本文字數:1650字

閱讀時間:5分鐘

圖說|天地之中,根在河洛,河南如何以黃河之水書寫中華文脈?

人文始祖文化在河南

位置優越,土地肥沃的中原大地上,先民們逐漸學會了開墾荒地,種植農作物,並創立了遠古文明。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的特質也使得這片沃土成為帝王將相必爭之地。“河圖洛書”“三皇五帝”“姓氏起源”……一個個輝煌的符號共同構成河南的文化稟賦。

01.

仰韶村遺址核心展示園

圖說|天地之中,根在河洛,河南如何以黃河之水書寫中華文脈?

圖說|天地之中,根在河洛,河南如何以黃河之水書寫中華文脈?

圖片來源於言之有範 ▲

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堪稱

“早期中華文明的胚胎”,

也可稱為黃河文化之根。

彩陶是仰韶文化的標識,分佈範圍尤為廣泛,

以“弧線原點”紋樣為代表的多種紋飾,

構思精巧,變換無窮,達到史前藝術的高峰。

02.

廟底溝遺址核心展示園

圖說|天地之中,根在河洛,河南如何以黃河之水書寫中華文脈?

圖說|天地之中,根在河洛,河南如何以黃河之水書寫中華文脈?

圖說|天地之中,根在河洛,河南如何以黃河之水書寫中華文脈?

圖說|天地之中,根在河洛,河南如何以黃河之水書寫中華文脈?

圖片來源於言之有範 ▲

廟底溝文化是仰韶文化的一種型別,

有著長達1000年的歷史,

紅底黑花的彩陶紋飾代表了仰韶文化彩陶工藝的鼎盛時期,

掀起了中國史前非常壯闊的

一次藝術大潮。

繁華三千尺,舉步宮城間

從夏代到北宋的3000多年間,河南是國家的政治中心,中國八大古都有四個在河南。無論是青銅文化鼎盛時期的夏商洛陽、鄭州、安陽,王朝繁盛時期的漢唐洛陽,還是豔麗華彩的北宋開封,都是那個時代文化的最高代表。

01.

偃師夏商文化核心展示園

圖說|天地之中,根在河洛,河南如何以黃河之水書寫中華文脈?

圖說|天地之中,根在河洛,河南如何以黃河之水書寫中華文脈?

圖片來源於言之有範 ▲

夏朝已經開始使用綠松石,且製作技藝精湛嫻熟。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綠松石龍形祈,

製作精美、技術高超、體量巨大、形象複雜,

為中國後世龍崇拜找到最直接、最正統的根源,

是中國出土最早的一個龍形器具。

02.

隋唐洛陽城核心文化展示園

圖說|天地之中,根在河洛,河南如何以黃河之水書寫中華文脈?

圖說|天地之中,根在河洛,河南如何以黃河之水書寫中華文脈?

圖說|天地之中,根在河洛,河南如何以黃河之水書寫中華文脈?

圖片來源於言之有範 ▲

“中茲宇宙,均朝宗於萬國”,

應天門、天堂明堂、九洲池等建築攜盛世氣象,

彰顯著作為當時世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雄偉氣魄。

深埋於地下的遺址不再沉默,文物的生命力得到延續,

高度的文化自信跨越時光而來,依然動人心魄。

03.

龍門石窟核心展示園

圖說|天地之中,根在河洛,河南如何以黃河之水書寫中華文脈?

圖說|天地之中,根在河洛,河南如何以黃河之水書寫中華文脈?

圖說|天地之中,根在河洛,河南如何以黃河之水書寫中華文脈?

圖片來源於言之有範 ▲

龍門石窟被稱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鏤空的耳環、細膩的掌紋……

細節之中彰顯出高超的雕刻技藝和對本民族審美意識的強烈追求,

模糊性別的菩薩與金剛,

是力量與美的統一體,更是頑強精神的象徵。

治黃精神一脈相承到如今

九曲黃河萬里沙,黃河既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世界上最為複雜難治的河流。但無論是三門峽的“中流砥柱”,還是小浪底的“調水調沙”,正是中原人民在黃河治理上孜孜以求、鍥而不捨的精神,才換來了黃河歲歲安瀾的奇蹟。

01.

三門峽水利樞紐核心展示園

圖說|天地之中,根在河洛,河南如何以黃河之水書寫中華文脈?

圖說|天地之中,根在河洛,河南如何以黃河之水書寫中華文脈?

圖片來源於言之有範 ▲

三門峽是黃河入豫第一站,

巍峨聳立的“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作為“萬里黃河第一壩”,

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黃河上興建的第一座以防洪為主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

成為中國人民治黃精神的生動註腳。

02.

小浪底水利樞紐核心展示園

圖說|天地之中,根在河洛,河南如何以黃河之水書寫中華文脈?

圖說|天地之中,根在河洛,河南如何以黃河之水書寫中華文脈?

圖片來源於言之有範 ▲

在三門峽水利樞紐下游130公里處,是小浪底水利樞紐,

也是滾滾黃河變身“千頃澄碧”的重要關卡。

小浪底水利樞紐控制流域面積佔黃河流域面積的92。3%,

能夠有效減緩下游河床的淤積抬高,

換來湖光山色、千島星布得獨特自然風光。

完整的地貌景觀,豐富的支津文化,

以及治河經驗的關鍵性和民族形成的熔爐性,

共同決定了河南黃河文化的龍頭地位。

將黃河文化這篇大文章做好做實,

讓“老家河南”,

成為一個來了都說“中”的地方。

圖片 | 來源於言之有範

責編 | 孫巍 張雨曦

美編 | 趙凱強

宣告 | 文中圖片和文字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版權方持權屬證明與我方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言之有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