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雕琢很難嗎?教你做一個風華絕代的古代文青!

   古典詩詞創作難與不難?創作不難,寫的優美動人就不那麼容易了。對下面這首網友七絕問題的分析與雕琢,只要弄明白之後,才子才女就不值錢啦。別笑,真的挺簡單的。

七絕 踏青

網友原作

桃花映日彩雲飄,知己與君多話聊。

欲問春風誰嫵媚,喧天笑語樂逍遙。

文字雕琢很難嗎?教你做一個風華絕代的古代文青!

北京:中央黨校春花綻放芬芳四溢 風景如畫惹人醉

調整後作品

桃花灼灼白雲飄,碧水青山不寂寥。

欲問春風誰嫵媚,夭紅羞向故人搖。

“桃花映日彩雲飄”,桃花映著陽光,彩雲在飄動。看似這是在刻畫一個畫面,一個場景。但是讀者讀完腦海裡的這個畫面還不夠清晰與生動,很難有什麼具體印象。問題出在哪裡?“桃花映日”這裡的“映日”不是詩詞的語言,沒必要說映日這件事,可以換為一個桃花鮮豔開放的畫面就好,自然會令人感覺陽光明媚。而且下一句還有彩雲飄,說明天氣好,映日就沒必要直接再寫一次出來。比如,“桃花映日”可以改為“桃花灼灼”,自然感覺明媚。

至於“彩雲飄”可以改也可以不改。如果前面改用“桃花灼灼”,這裡可以考慮用“白雲飄“,變成“桃花灼灼白雲飄”,兩種色彩鮮明的對比衝突,可以令讀者腦海裡的畫面很清晰。

七絕第一句為起,那麼 第二就是承。原作這句 “知己與君多話聊”承得太快,變得前後不夠勾搭不夠緊密,跳躍太大。把第二句推倒重來,改為“碧水青山不寂寥“,以“不寂寥“這三個字把” 桃花、白雲、碧水、青山“統一在一個畫面裡,又給後面的句子留下拓展空間。不寂寥,那它們在做什麼呢?這樣就有一個懸念一個伏筆。

文字雕琢很難嗎?教你做一個風華絕代的古代文青!

九寨溝的桃花開了

“欲問春風誰嫵媚“這句作為絕句的轉句,在寫作手法上很正規,可以不改動。既對第二句的不寂寥做了一個迴應,又用問答式的提問給後一句留下很大的空間。那第四句該如何回答?

第四句原作是“喧天笑語樂逍遙”,必須摒棄這種句子。這種句子是一種類似口號體的寫法,為總結性地概括語氣,不適宜作為感性思維的詩句。而且第三句是“欲問春風誰嫵媚“的提問,那麼第四句就必須對此有個迴應。這種回可以明面上的肯定式迴應,也可以不明確地迴應,而是做出一個姿態來回應,讓讀者自己去品味,究竟誰更嫵媚?讓讀者自己去做判定的寫法會讓讀者更有代入感,會有一種我已經在這畫面裡,身在其中的感覺。這種寫法會比明面上肯定式回答的寫法更有餘味。

調整後的詩,第一二句是畫面描摹與呈現,第三句為擬人口氣提出問題,第四句改後是對第一句桃花的進一步深入刻畫。桃花是含羞向故人招手?還是向故人搖動花枝(腰肢)?還是面對故人來到,感到沒有故人嫵媚,而慚愧並扭捏起來呢?“夭紅羞向故人搖“這種很細微處的擬人刻畫,裡面包含的情感不同的讀者可以不同解讀,因此就留下了比較大的聯想空間,餘味會比較深邃悠長。

上述就是對原作進行調整的整體思路。但是,原作要表達的與朋友踏青看花,很熱鬧很高興的意思已經沒有了。如果要保留這種意思,那麼第二第三第四句都要完全調整,尤其第三句的意思是要改掉。但是個人比較喜歡第三句要表達的意思,所以第三句完全保留,第二第四句完全不要,圍繞著第三句來做文章,這樣就成了新的一首詩。

文字雕琢很難嗎?教你做一個風華絕代的古代文青!

    讀完上面的分析與調整思路,是不是很簡單?你也可以試試創作一個!萬事開頭難,寫熟了,張口即來,你就是詩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