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閱讀】度日消磨時光的常用語,令人想起那些哲人

【週末閱讀】度日消磨時光的常用語,令人想起那些哲人

我對某些詞語賦予特殊的含義:拿“度日”來說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時候,我將“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陰”,而風和日麗的時候,我卻不願意去度,這時我是在慢慢賞玩,領略美好的時光。壞日子,要飛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來細細品嚐。“度日”“消磨時光”的常用語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習氣。他們以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於將它打發、消磨,並且儘量迴避它,無視它的存在,彷彿這是一件苦事,一件賤物似的。至於我,我卻認為生命不是這個樣的,我覺得它值得稱頌,富有樂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還是如此。我們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賜,它是優越無比的,如果我們覺得不堪生之重壓或是白白虛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們自己。

不過,我卻隨時準備告別人生,毫不惋惜。這倒不是因生之艱辛或苦惱所致,而是由於生之本質在於死。因此只有樂於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惱。享受生活要講究方法。我比別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為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時光無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緊時間,去留住稍縱即逝的日子;我想憑時間的有效利用去彌補匆匆流逝的光陰。

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暫,我愈要使之過得豐盈飽滿。

跳舞的時候我便跳舞,睡覺的時候我就睡覺。即便我一人在幽美的花園中散步,倘若我的思緒一時轉到與散步無關的事物上去,我也會很快將思緒收回,令其想想花園,尋味獨處的愉悅,思量一下我自己。天性促使我們為保證自身需要而進行活動,這種活動也就給我們帶來愉快。慈母般的天性是顧及這一點的。它推動我們去滿足理性與慾望的需要。打破它的規矩就違背情理了。

我知道愷撒與亞力山大就在活動最繁忙的時候,仍然充分享受自然的、也就是必需的、正當的生活樂趣。我想指出,這不是要使精神鬆懈,而是使之增強,因為要讓激烈的活動、艱苦的思索服從於日常生活習慣,那是需要有極大的勇氣的。他們認為,享受生活樂趣是自己正常的活動,而戰事才是非常的活動。他們持這種看法是明智的。我們倒是些大傻瓜。我們說:“他一輩子一事無成。”或者說。“我今天什麼事也沒有做……”怎麼!您不是生活過來了嗎?這不僅是最基本的活動,而且也是我們的諸活動中最有光彩的。“如果我能夠處理重大的事情,我本可以表現出我的才能。”您懂得考慮自己的生活,懂得去安排它,那您就做了最重要的事情了。天性的表露與發揮作用,無需異常的境遇。它在各個方面乃至在暗中也都表現出來,無異於在不設幕的舞臺上一樣。我們的責任是調整我們的生活習慣,而不是去編書;是使我們的舉止井然有致,而不是要打仗,去擴張領地。

我們最豪邁、最光榮的事業乃是生活得寫意,一切其他事情,執政、致富、建造產業,充其量也只不過是這一事業的點綴和從屬品。

【週末閱讀】度日消磨時光的常用語,令人想起那些哲人

我們平常所稱的“朋友”與“交誼”無非是因某種機緣或出於一定利益,彼此心靈相通而形成的親密往來和友善關係。而我這裡要說的友誼,則是兩顆心靈疊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渾然成為一體,令二者聯結起來的紐帶已消隱其中,再也無從辨認。倘若有人硬要我說出為什麼我愛他,我會感到不知如何表達,而只好這樣回答:“因為那是他;因為這是我。”

這種結合出於某種我無法解釋的必然如此的媒介力量,超乎我的一切推論,也不是我的任何言辭所能夠表達。我們未謀面之前,僅僅因為彼此聽到別人談及對方,就已經渴望相見。別人的話對我們的感情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們光聽說對方的名字就已經心心相印。按常理來說,那是不可能產生這種效果的。我想,大概是天意註定的吧。一次重大的喜慶節日,我們偶然在市會上相會了。初次晤面,我們便發覺我倆彼此傾慕,互相瞭解,十分投契;從此以後,兩人便成了莫逆之交。他用拉丁語寫了一篇出色的詩作,已經發表,內中道出了我們很快交好的原因。此種相交迅速達到了完美的程度。

我們兩人都上了年紀,他還比我大幾歲,未來交往的日子屈指可數,我們的交情開始得太晚了。因此務須抓緊時間,而不能按通常平淡之交的規矩行事,那是需要長時間的謹慎接觸的。像我們這樣的友情,別無其他榜樣效法,自己本身就是理想的榜樣,它只能與自己相比。既非出於某種特殊的敬重之情,也不是由於三幾方面乃至許多方面的敬意。那是一種無以名之的混為一體的精華之物,它控制我的全部意願,使之與對方的意願融合在一起,消失到對方的意願中去。同樣的熱望,同樣的追求,也支配著他的全部意願,使之與我的意願融合在一起,消失在我的意願之中。我說“消失”,那的確如此,因為我們兩人沒有保留自己任何東西,屬於他的,屬於我的都沒有。

人人都應有自知之明,這一訓誡實在十分重要。智慧與光明之神就把這一條箴言刻在自己神廟的門楣上,似乎認為此警語已包含他教導我們的全部道理。柏拉圖也說:所謂智慧,無非是實施這一箴言。從色諾芬的著作中,可知蘇格拉底也曾一步一步地證明這一點。無論哪一門學問,唯有入其門者才會洞察其中的難點和未知領域,因為要具備一定程度的學識才有可能察覺自己的無知。要去嘗試開門才知道我們面前的大門尚未開啟。柏拉圖的一點精闢見解就是由此而來的:有知的人用不著去求知,因為他們已經是知者:無知的人更不會去求知,因為要求知,首先得知道自己所求的是什麼。

因此,在追求自知之明的方面,大家之所以自信不疑,心滿意足,自以為精通於此,那是因為:誰也沒有真正弄懂什麼。正像在色諾芬的書中,蘇格拉底對歐迪德姆指出的那樣。

【週末閱讀】度日消磨時光的常用語,令人想起那些哲人

我自己沒有什麼奢望。我覺得這一箴言包含著無限深奧、無比豐富的哲理。我愈學愈感到自己還有許多要學的東西,這也就是我的學習成果。我常常感到自己的不足,我生性謙遜的原因就在於此。

阿里斯塔克說:“從前全世界僅有七位智者,而當前要找七個自知無知的人也不容易。”今天我們不是比他更有理由這樣說嗎?自以為是與固執己見是愚蠢的鮮明標誌。

我憑自己的切身經驗譴責人類的無知。我認為,認識自己的無知是認識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那些既已看到自己或別人的虛浮的榜樣還不願意承認自己無知的人,就請他們聽聽蘇格拉底的訓誡去認識這一點吧。蘇格拉底是眾師之師。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