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寫一首婉約風的《滿江紅》,葉嘉瑩點評:隱藏無限痴情,真豪傑

南宋的傳奇詞作家辛棄疾,不僅詞填得好,武藝更是過人,還能統兵打仗,是一位典型的文武全才。他填詞的風格多變,不僅擅寫豪放詞,作起婉約詞來,也絲毫不遜色於前人。

辛棄疾有“一絕”,就是非常喜歡以《滿江紅》那種慷慨的曲調,填寫深婉紆曲的愛情詞。他隱居帶湖的時候時,就曾經寫過一首《滿江紅·中秋寄遠》。

辛棄疾寫一首婉約風的《滿江紅》,葉嘉瑩點評:隱藏無限痴情,真豪傑

在這首詞裡,辛棄疾透過對賞月宴會的描寫,抒發了自己內心豐富細膩的情感。葉嘉瑩先生贊其:隱藏無限痴情,真豪傑,其志過人,其情也必過人!

那麼,辛棄疾這首《滿江紅·中秋寄遠》裡面到底寫了什麼,為何能夠引發葉嘉瑩先生如此的讚歎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滿江紅·中秋寄遠》賞析

《滿江紅·中秋寄遠》——南宋·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管,一聲吹裂。誰作冰壺涼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問嫦娥、孤令有愁無?應華髮。

雲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但願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白話翻譯:

快步登上西樓,如果去太晚了,就怕天公放出浮雲,把明月給遮住了。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要喚來待女,以纖手按玉笛,一聲吹破那天空中的浮雲,讓我能夠飛上九重天。

看那廣寒宮,就好似玉壺裡的冰涼世界一樣。又像是剛剛被人用玉斧修葺過一般,真的非常可愛。我問月宮中的嫦娥,你孤零零一個人待在那上面,心中真的不愁煩嗎?

辛棄疾寫一首婉約風的《滿江紅》,葉嘉瑩點評:隱藏無限痴情,真豪傑

面對我的問題,嫦娥沒有正面回答,只以滿頭的白髮作了迴應。宴席上仙女斟仙酒,不斷地為我添杯。瓊玉製成的酒杯,滑不留手。天仙們長袖善舞,歌聲更是如泣如訴。

她們都在哀嘆,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想要用玉斧去重磨新月,但是才剛剛磨好,它卻又缺了。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每晚的月亮都和這夜裡的月亮一樣圓。

我想,懂得人情世故的人,未必會以這種方式來看待離別。

不如把從前的那些離恨,都看作是歡樂的前奏。等到離人歸來的時候,再一起訴說吧!

辛棄疾這首詞寫得是非常有想象力,絲毫不遜色於蘇軾的“我欲乘風歸去”。在詞的開頭,主人公就行動起來了。他說“快上西樓”,為什麼要“快上”呢?因為他急切地想要去賞月!

賞月在中秋節裡暗示的是“團圓”的意思,因此辛棄疾急著想去賞月,可以理解為他急著想要與什麼人團圓。

他心裡害怕去晚了,浮雲遮住了月亮,就錯過了好時機。

要是萬一真的去晚了,又該怎麼辦呢?不怕,他其實還有一個備選的方案。如果真的遇到這種情況,他就馬上叫來婢女,讓她吹笛子,然後“一聲吹裂”!

辛棄疾寫一首婉約風的《滿江紅》,葉嘉瑩點評:隱藏無限痴情,真豪傑

那麼,婢女“吹裂”的到底是什麼呢?很顯然,辛棄疾想要婢女想要吹裂的,自然是那天上的浮雲了。在這裡,

辛棄疾其實是暗用了一個典故,它出自《國史補:李舟著笛記》。

這個故事的大意是,李舟擅長作笛子。有一次,他得到了一段非常好的竹子,於是他就製成了一把笛子,並贈給了天下第一的吹笛的高手李牟。

李牟拿到笛子以後,感到非常高興。有一天晚上,李牟就坐船到江心去吹笛子,結果笛聲驚動了岸上的一個黑衣人。

黑衣人在岸上向李牟招手,李牟便像俞伯牙遇到鍾子期一樣,邀請黑衣人上船,探討音樂方面的話題。談了一會兒以後,黑衣人借了李牟的笛子,自己吹奏了起來。

結果,這個黑衣人的笛子吹得非常厲害,頓時山河搖盪、風雲變色。最後,天空裂開了一道口子,黑衣人自己也化龍而去了。

辛棄疾在這裡借用了“一聲吹斷橫笛”的典故,只是把“吹斷橫笛”改成了“吹破”天上的雲。

他想要表達的就是,自己就像黑衣人化龍一樣,藉著笛聲吹裂雲天,飛上了廣寒宮。

辛棄疾寫一首婉約風的《滿江紅》,葉嘉瑩點評:隱藏無限痴情,真豪傑

接下來的故事,就是發生在天宮裡面了。辛棄疾化龍上天,首先映入他眼簾的,是一片冰壺裡面的清涼世界。

這世界是嶄新的,好像是八萬二千工匠,剛剛用玉斧頭打磨出來的一樣。

“玉斧修月”這個典故,出自《酉陽雜俎·天咫卷》

,故事中說:在唐朝太和中期,鄭仁本的表弟去嵩山玩,遇到一個人在山中睡覺,他就問那人到底是幹什麼的。

對方自稱自己乃是天上修月亮的工匠,並且還說那天上的七寶圓月,是八萬二千個像他一樣的工匠,用斧頭一斧一斧地開鑿出來的。

因為有了“眾人開鑿”的這一層意思,所以“玉斧修月”這個典故,在宋代以後的詞作中,比喻的就是“恢復疆土”。

那麼寫到這裡,辛棄疾這首詞的隱喻大概是什麼,我想大家應該已經懂得了。辛棄疾所盼望的團圓,並不是與某一位或者某幾位親人的團圓。

他盼望的,是與逝去的故土的團圓。

辛棄疾也希望能像黑衣人化龍一樣,憑藉一聲笛音吹裂浮雲,將他帶入到理想的國度。不過當他到了廣寒宮中後卻發現,在那個地方,只有嫦娥孤零零地一個人等著他。

辛棄疾寫一首婉約風的《滿江紅》,葉嘉瑩點評:隱藏無限痴情,真豪傑

理想中的月宮,就是辛棄疾想要收復的故土

。然而。

在這片疆土之上,卻只有一個神話中的仙子罷了,並沒有南宋的一兵一卒。

於是,辛棄疾就忍不住問嫦娥了,你一個人在這裡,會覺得寂寞嗎?這裡的潛臺詞是:

這麼多年來,你為了堅持理想,孤身一人奮鬥,你難道不感覺到寂寞嗎?

對方默默不語,只是將自己滿頭的白髮,展示給辛棄疾看。這個時候我們應當注意到,這裡的“嫦娥”,事實上就是辛棄疾的另一個化身。

按照弗洛伊德的說法,這裡的“嫦娥”就是辛棄疾的“超我”。登上月亮的他,其實是他的“自我”。

“嫦娥”代表著辛棄疾復國的理想,為了這個理想,他離經叛道,將自己永久地放逐。

留守在這個理想的廣寒宮裡,辛棄疾感到異常地孤單。因為在那裡,他根本找不到一位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於是他愁得頭髮都全白了。

詞的下半闋,繼續講著這個神話故事。

“嫦娥”為辛棄疾奉上了瓊漿玉液,又為他表演了屬於天宮的舞蹈。可是事實上,這就是辛棄疾一個人在自娛自樂而已。

辛棄疾寫一首婉約風的《滿江紅》,葉嘉瑩點評:隱藏無限痴情,真豪傑

想象中的他,那個“嫦娥”,此時唱出來的歌聲,應該是非常傷感的。他感嘆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最叫人遺憾的就是,剛剛找人把月亮打磨圓了,可是如今它又缺了。

月圓還缺,象徵著辛棄疾的理想,看著看著就要實現了,可是結果馬上就又落了空,並且他的願望總是落空。

故事講到這裡,詞中人已經傷心到了極致了。

因此,情感上必須要有一個轉折。於是辛棄疾說:

“但願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看承”是一個古漢語詞彙,意思就是“看待”。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大家都在盼望著月亮每一晚都能像中秋節晚上的月亮那樣圓,但是現實哪能盡如人意呢?

懂得人情世故的人,也不會像這樣看待“離別”的問題。

忘了那些讓人覺得遺憾的往事吧,把它們看作歡樂的序曲吧。等到我們實現理想,與親人團圓,或者收復了疆土的時候,再來訴說以前的辛酸。

結語

辛棄疾這首詞寫得的確是用情極深,它的優點是

含蓄婉轉,情志皆美。想象力豐富,且做到了哀而不傷。

暗用“

吹斷橫笛

”,明用“

玉斧修月

”,兩則典故寓意十分耐人尋味。

辛棄疾寫一首婉約風的《滿江紅》,葉嘉瑩點評:隱藏無限痴情,真豪傑

別人寫這種長調,多半都是上半闋寫景,下半闋再去抒情,可是辛棄疾卻不是這樣的。他經常會把整個上、下闋打通來寫,同時還把現實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混雜。

“嫦娥”就是辛棄疾理想的化身,為了替國家恢復故土,他用自己的精神化身,永遠地守護著那片國土上,從少年到中年,再從中年到暮年,一直未曾有過絲毫的改變。

然後再回想當年,辛棄疾也曾像月亮上的嫦娥一樣,帶領著“八萬二千戶”計程車兵,一起去收復理想中的家園,眼看著就要成功了,可是希望卻馬上又破滅了。

詞中涉及嫦娥的部分,寫得真的是非常催人淚下。但是,辛棄疾畢竟還是辛棄疾。一味地哀傷,絕不是他的性格。於是他在詞的最後又反過來安慰自己:“人情未必看承別。”

世間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

還是不要一直耽於這種離別的哀愁了。幹大事兒的人,哪有那麼多的空閒傷感呢

?不如開心一點,等到疆土恢復,或者離人歸來以後,再去訴說!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