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歌管與誰同”——楊吳、南唐、北宋,亂世人臣徐鉉之哀

“不知歌管與誰同”——楊吳、南唐、北宋,亂世人臣徐鉉之哀

有朋友問:“默飲數杯應未稱,不知歌管與誰同”透露出詩人的哪一種情感,為什麼“稱”字發平聲卻出現在上句句尾,是否合律?

這兩句詩,出自北宋初徐鉉的《題殷舍人宅木芙蓉》:

憐君庭下木芙蓉,嫋嫋纖枝淡淡紅。

曉吐芳心零宿露,晚搖嬌影媚清風。

似含情態愁秋雨,暗減馨香借菊叢。

默飲數杯應未稱,不知歌管與誰同。

這首詩的格律,其實是很簡單的。因為到了北宋初,詩的格律早已成熟,同時由於韻部劃分原來越細緻(《大宋廣韻》多至206部),詩人們也開始嘗試進行韻部的靈活變通,探索出一些特殊格式。

首句“憐君庭下木芙蓉”,平仄為“平平平仄仄平平”,實際上是第三字不論平仄的”平平仄仄仄平平“,是平起平收律句,根據格律詩”對、粘“規則,我們可以推匯出平起入韻格式的平仄關係: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逐字驗對,整首作品平仄嚴合,格律規整,但是後面四個韻字“紅、風、叢、同”是平水韻“一東”部,而首句入韻的韻字“蓉”卻是“二冬”部,屬於鄰韻。

宋朝詩人們在歸納前人詩作,發現大量類似問題,採取的特殊格式便宜處理——允許首句入韻的七律首句韻字入鄰韻,稱之為“孤雁出群格”。後期還發展出最後一個韻字可以入鄰韻,稱為“孤雁入群格”。

“不知歌管與誰同”——楊吳、南唐、北宋,亂世人臣徐鉉之哀

因為這種情況非常多,所以形成特殊規則,然後在創作中使用,由於被大多數人認同,這種韻格一直保留下來,我們今天還可以使用這種方法處理創作格律詩時首句韻字的問題。這是一種規則下的靈活變通,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原本的分韻過於細緻和死板,沒有跟隨口音發生變化。

如果我們使用新韻來處理這類作品,很多鄰韻早就合併了,就根本不存在特殊格式的問題了。

宋朝詩人做了很多這方面的探索,包括葫蘆韻、轆轤韻、進退韻,這些都是為了解決押韻不靈活的嘗試,其中“孤雁出入群”這兩種格式保留了下來,其它格式就很少有人再用了。為什麼後來不再流行這些特殊韻格呢?因為到南宋末,劉淵的《平水韻》對《大宋廣韻》進行了一次大的鄰韻合併,從原來的206個韻部,減少到了106個韻部。在當時來說,是先進的,時尚的,徹底解決了宋人口音中的鄰韻問題,自然也就減少了特殊韻格的出場次數——反正已經合併到一個韻部了,還說什麼孤雁?

當然了,也有例外,比如這首詩中的“一東”、“二冬”部,劉淵的《平水韻》並沒有做出合併,成為當代詩人學習平水韻比較頭痛的問題,一開篇兩個韻部就是一樣的發音“dong”,卻偏偏不是一個韻部。這隻能說,當時這兩個韻部發音還是有區別的,所以沒有合併。為什麼後來又過了這麼多年,這兩個韻部還是沒有合併呢?

“不知歌管與誰同”——楊吳、南唐、北宋,亂世人臣徐鉉之哀

那是因為元朝兵馬南下,中原口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文學體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詞、曲、小說)。後代人再整理韻書的時候,就不再針對詩來專門出韻書,對唐音宋韻的傳承也出現了很大差異。所以後來的《詞林正韻》、《十三道大轍》,直到如今的《中華新韻》、《中華通韻》都是以北方中原話口音作為基礎來整理了,底子不同,也就沒必要再去動平水韻。即使是後代詩人還在堅持用平水韻寫詩,想對平水韻進行最佳化,那按什麼標準去最佳化呢?按當下標準就是新韻,不存在遵古了,又何必再用平水韻?所以“一東”、“二冬”這個早該整改的問題也就隨著整個發音體系發生大的改變而被忽略,一直儲存至今。

就好像我車子有個小問題一直沒有修理,然後突然有一天,我連車子都換了,你說我還去管那個小問題嗎——平水韻中“一東”、“二冬”鄰韻,以及“十三元”之類的糊塗問題,為什麼一直到今天還在混淆學習古韻的人?制定標準的汽油車廠家都已經轉去生產新能源車了,誰還來管你二十年前油車上的小毛病?

古詩詞格律學習平水韻是重要的,那是因為我們要賞析古詩,學習古詩在格律之上的精巧寫作手法,不可能不從平水韻,也就是唐音宋韻上去尋求,但是創作古詩,個人是建議使用新韻的,當然選擇是自由的。在遇到新舊韻有衝突的情況下,最好以新韻為主——你寫的作品,是給當代的人看的,讀的,吟誦的。

詩以言志,你用來言志的載體,如果別人讀不懂,就毫無意義。

詩是韻文,但是沒有誰規定這個韻就一定要用舊韻。

“不知歌管與誰同”——楊吳、南唐、北宋,亂世人臣徐鉉之哀

扯遠了,說回這首作品。這就是一首平起入韻,押平水韻的孤雁出群格七律,格律是規範的。

那麼這個“默飲數杯應未稱”的“稱”字就肯定是讀第四聲,是仄聲,即“稱心如意”的發音。不管首句鄰韻也好,任何變格也好,除了第一句,所有格律詩的單數句尾字音調都是和韻腳相反的。這首詩押平聲韻,那麼單數句尾就一定是仄聲。如果是押仄聲韻,那麼單數句尾就用平聲斷句以示區別。比如柳宗元的《江雪》是押仄聲韻,所以它的第三句就是“孤舟蓑笠翁”,用“翁”字結尾斷句。

我們只要看到韻腳押平聲韻的格律詩,它的單數句尾字一定是發仄聲,如果是多音字,那就是發三四聲的那個音,如果是一個我們平時讀一二聲的那字,那麼這個字就一定是入聲字——這也是我們倒推學習積累入聲字的一個方法。否則的話就是出律,就不是近體詩了。

我們要養成古詩詞閱讀的條件反射,這就是學習格律的好處。

我們來看看這首詩的意思。內容上其實也不復雜,前三聯寫木芙蓉,最後一聯發感慨,關鍵就是他為什麼發出這樣的感慨,他的嘆息中包含著怎樣的人生經歷和情感,才是我們要搞清楚的重點。

徐鉉這個人,最早仕於楊吳,後來在南唐李後主手下逐漸出頭。當北宋要南征的時候,他曾經多次代表南唐出使北方,和趙匡胤進行了是否有必要開戰,是否一定要滅南唐的辯論。他本身在詩詞史上不算出名,但是他間接地為我們貢獻了一個很有名的句子。因為徐鉉口才很好,和趙匡胤爭辯的時候,說南唐以兒子的身份侍奉宋,你做老子的怎麼要攻打兒子呢,江南何罪之有呢?趙匡胤被弄得無話可說,乾脆就不講理了,講出了一句千古金句:“不須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

“不知歌管與誰同”——楊吳、南唐、北宋,亂世人臣徐鉉之哀

這就是耍賴皮了,你南唐確實沒有罪,但是懷璧其罪。只跟你講實力,不跟你講道理了。

南唐滅後,徐鉉跟隨李煜入宋,後主被軟禁,徐鉉就做了降官。後來有一次徐鉉去探視李煜,後主和他一起喝酒,追憶往事,大發感嘆,說當初不該誤殺了自己的大將,導致了這樣一個結果。然後徐鉉就把這番話上報了,當然估計也是不得不報,沒多久李煜就被賜死了。雖然野史中大多是說小周後受辱,李煜寫下了“雕欄玉砌應猶在”的詞昭示反心而被誅殺,這個就很難說了。總的來說,徐鉉也算得上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的典型,他後來為李煜寫的墓誌銘,還是文采很高、很華美的。

本以惻隱之性,仍好竺乾之教。草木不殺,禽魚鹹遂。賞人之善,常若不及;掩人之過,唯恐其聞。以至法不勝奸,鹹不克愛。以厭兵之俗當用武之世;孔明罕應變之略,不成近功;偃王躬仁義之行,終於亡國,道貌岸然有所在,復何愧歟!

徐鉉是個文采很好的人,和當時韓熙載共稱“韓徐”,領袖南唐文臣。他文思敏捷,寫詩文從來不打稿子,都是一揮而就。這樣導致他的詩文很流暢,一氣呵成,但是深度就不夠。我們要想寫有深度的文章或者詩歌,必須幾易其稿,然後逐漸開發自己的思維,才能把主題深化明瞭,做好內容。寫得快的,隨口吟的小詩,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思想深度,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所以我們看到前三聯都是在寫木芙蓉的顏色、形態、生長環境什麼的,但是如果結合徐鉉這個人的官場經歷和他在歷史上起到的這些作用,我們就能夠體會到他為什麼會在尾聯忽然發出一個感慨。粗看之下,他這首作品並非在頸聯轉(起承轉合),但實際上在頸聯的寫景,徐鉉就已經開始注入了自己的情感了。

“不知歌管與誰同”——楊吳、南唐、北宋,亂世人臣徐鉉之哀

首聯“憐君庭下木芙蓉,嫋嫋纖枝淡淡紅”,這個很好理解。標題是《題殷舍人宅木芙蓉》,這個“君”就是指殷舍人。

你房子下面的這些木芙蓉,真可愛啊。“憐”就是愛,憐愛。對句就相當於白話,甚至都不用解釋。

頷聯“曉吐芳心零宿露,晚搖嬌影媚清風”,這一句有一個關鍵的字要解釋一下,就是“零”,不是0的意思啊。大概到十九世紀,這個“零”才代表數字“0”。“零”字的原意是指零零落落的小雨,但是用在這裡,實際上是墜落、飄落的意思,是一個動詞。

“曉吐芳心”——早晨花骨朵舒展開了,“零宿露”——一夜附著的露水因此滑落。這是觀察和描寫都很細微、精緻的動態畫面。“晚搖嬌影媚清風”,這一句也很簡單,但是也可以說開始注入徐鉉本人的感情了。因為徐鉉作為官場中人,是需要事主的,特別是他曾經在楊吳、南唐、北宋三朝為官,這種早晚的木芙蓉狀態變化,很難說沒有對映他自身的官場際遇。我們現在可能感覺不到,認為他只是簡單地在描寫芙蓉,但是作為有這種經歷的人,看到這種景象,有時候會不自覺地聯想到自身身世飄零的去國降臣情節,自哀自怨。

詩人都是多愁善感之人,更是如此。

頸聯“似含情態愁秋雨,暗減馨香借菊叢”,這一句就很明顯了,如果我們代入徐鉉的情感來看的話。他現在入了宋,只能夾起尾巴做人,所以“暗減馨香借菊叢”。“菊叢”指什麼?可能就是北宋官場,“暗減馨香”可能就是指自己無法再堅持原來的臣德,已經沒有辦法了,只能這樣,因此才會有愁態,當然這裡還是寫芙蓉愁秋雨。事情、指代真真假假,但是愁思是千真萬確的。

“不知歌管與誰同”——楊吳、南唐、北宋,亂世人臣徐鉉之哀

這麼愁怎麼辦呢?尾聯就結合到人了。

尾聯“默飲數杯應未稱,不知歌管與誰同”,這麼愁就喝酒吧。安安靜靜地喝了幾杯,感覺還是不稱心如意,總覺得還是無法排遣,又無法表達得太過明顯。作為一個降臣,他無法真正吐露心中的愁緒和苦悶。“不知歌管與誰同?”在一邊享受著絃歌樂舞的時候,不知道還有誰的心態和我一樣呢?

其實這種心態的人比較多,像虞世南,由南朝陳入隋,最終入唐,在唐朝為臣得到了很大的尊重,但是他的心態總是沒有李唐舊臣的那種興奮,作為一個滅國臣子,雖然被明主重要,卻總是覺得無法面對自己的過往和舊主。徐鉉就是這種心態,他在南唐時深受李煜器重,如今既要忠於新君,卻又要面對舊主。這種夾縫中的人生,無論你喝多少酒,只要沒喝醉,總會覺得哪裡不稱心如意。他的不稱心是看木芙蓉引起的嗎?確實是,看到木芙蓉早上這樣,晚上那樣,聯想到自己的官場身世,這種心態確實是看木芙蓉引起的,但是和木芙蓉關係又不大。

除非是南唐當時戰勝了宋,他才可能才稱心如意。所以這首作品,有詩人自身很強的情思在裡面。前面三聯寫木芙蓉,從頸聯開始糅雜自己的情感,到尾聯比較含蓄地表達了自己作為降臣的鬱悶心態。

“不知歌管與誰同”——楊吳、南唐、北宋,亂世人臣徐鉉之哀

這首七律沒有嚴格遵守起承轉合,尾聯也沒有合回去。我們完全可以看作一首絕句,把他的中二聯去掉,才能更容易感受到他的詩眼在哪裡:

憐君庭下木芙蓉,嫋嫋纖枝淡淡紅。

默飲數杯應未稱,不知歌管與誰同。

是不是更加清晰明瞭?我們只需要首聯、尾聯四句,形成一首絕句,就能看得更清楚,他純粹就是借木芙蓉來感嘆自己的心態——無可奈何,又很無力,沒有辦法的愁緒。中二聯雖然很華麗,實際上並不算重要,都是鋪陳過渡的作用,尾聯才是真正表達自己的寫作心態。

這樣是不是對這首作品的內容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呢?不過要說明一下,這些內容情感是個人根據徐鉉的官場經歷推匯出來的。詩讀得多了,再加上了解一定的歷史知識,有詩人的背景生活,就能感受到詩人的心態,他為什麼這麼寫。在別的地方找不到這首詩的賞析,這首作品也不需要解釋,詩不難,無非就是觸景生情。

我們這裡分析的是他為什麼會觸景生情。

不知歌管與誰同——太平犬記亂世臣。

“不知歌管與誰同”——楊吳、南唐、北宋,亂世人臣徐鉉之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