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是草木,摸不著的是鄉情——讀《故鄉樹下》

看得見的是草木,摸不著的是鄉情——讀《故鄉樹下》

趙欣瑜

農曆八月的最後一天,窗外是纏綿了兩天的秋雨,絲絲涼涼的秋意順著呼吸爬入肺腔,引起的卻是心頭的情緒。我按下被秋風吹得胡亂翻飛的《故鄉樹下》(矯發 劉固霞著 青島出版社),不禁感慨萬千。

《故鄉樹下》是一本關於故鄉高密的回憶與展望之作。封面上的繁體字“鄉”不正是兒郎們背井離鄉,內心永遠回望的情感載體嗎?故鄉是古往今來每個遊子永遠的牽掛,是無數文人墨客為之歌嘆詠唱的溫情之地——那裡有父老鄉親,有熟悉的一草一木……作者用最接地氣的語言文字,以散文的方式記錄了高密鳳都的人和事,記錄了一段有血有肉、有歡笑有悲痛、有絕望有希冀的家庭史、鄉村史。

看得見的是草木,摸不著的是鄉情——讀《故鄉樹下》

我尤愛第一輯“庭院深深”與第二輯“鄉里鄉親”。

讀大學的時候,我坐了三個半小時(2013年煙臺還未開通動車)火車去往煙臺。那是我第一次離開高密,也是第一次深刻理解何為“故鄉”。此前,我一直都在鳳都高密的懷裡長大,因未曾遠離便不知何為思念。回家時火車窗外的景色紛紛繁繁一閃而過,奶奶打電話問我到哪裡了,我說進入高密地界了。彼時我並不知道身在何方,但故鄉的牽引讓我這樣懇切地回答奶奶。此後多次返鄉時我終於發現,當初我誤打誤撞的懇切回答,也許是血脈里根深蒂固的緣分吸引吧——窗外的景色只要變得一馬平川便是生我養我的故鄉了。

看得見的是草木,摸不著的是鄉情——讀《故鄉樹下》

畢業的時候,我掙扎於回到高密還是去往更大的城市,導師說只有聽從內心的聲音才不會後悔。在2017年的八月,我坐著動車回家,乘坐大巴回到那個生我養我的村莊。微涼的夜晚,拖著行李箱,我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抬眼看到滿天的星星,鼻翕間盡是熟悉的玉米秸稈的香甜和青草的清香。炊煙裊裊,香氣騰騰——是前屋奶奶烀的玉米餅子香,是隔壁大娘五花肉翻炒的大醬香,是屋後新嫁來的小媳婦煮的地瓜香……我豁然開朗,不再糾結。正如作者矯發從父親那裡聽到的:“出門在外想不開的時候,老家都會給你答案的。”

故鄉高密不似北上廣那般繁華,但是村西頭那幾棵歪脖子老槐樹,鄰村那棵有幾百年歷史的銀杏,承載著我們年幼時的無限快樂。故鄉的一草一木,自由生長,孩童或是攀爬或是盪鞦韆,或是騎著當大馬或是折榆錢槐花,就連大街上好看的花也被不懂事的揪兩把。正因為這樣,歷經波折的草木那粗糲的表皮,鏤刻出的痕跡永遠帶著溫情。

看得見的是草木,摸不著的是鄉情——讀《故鄉樹下》

也好像每個村裡都有那麼一個長相醜陋可內心溫暖善良的老頭(《老人和鍾》),一個有如閏土般命運不濟的老實人(《大地鴻溝》),一個考試落榜自此消失的少年(《落榜少年》)……《故鄉樹下》的情真意切讓我沉浸其中:朋友離別前的掙扎呻吟,親人去世時的絕望悲痛,鄉里鄉親互幫互助的溫暖柔情,祖輩父輩類於“學問不成,莊戶不能”的誠摯教導。作者用樸素的語言,講述著家鄉人們一代代的發展進步、村落的歷史沿革、地形地貌的滄桑鉅變,一段段人文歷史、鄉音鄉情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在字裡行間。翻開序言的時候,那些人就從書裡走出來,熟稔的同讀者打著招呼。

看得見的是草木,摸不著的是鄉情——讀《故鄉樹下》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個人認為能讓讀者獲得一些感悟,喚起一些共鳴便是好書。上大學時選修美學課,曾就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深入與老師探討過,規則的、壯觀的、華麗的便是公認的美嗎?音樂廳裡的音樂就比鄉間小調更高雅嗎?和而不同,世界因為不同才如此精彩紛呈。鄉親們家家戶戶門前種的那些花花草草,雖比不上牡丹的雍容華貴,國色天香,但那一草一木都是故鄉的顏色、故鄉的根脈。看得見的是草木,摸不著的是鄉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