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勸說大盜,卻被狂懟,碰了一鼻子灰,“盜亦有道”就出自於他

春秋時期,有一位男子名叫柳下惠。一天夜裡,他發現了一位在路邊受凍,奄奄一息的女子,他想都沒想便把女子用被子裹在懷中,沒有做任何越界的事。此事一直廣為流傳,被後人尊為在男女關係上的典範,“坐懷不亂”這個成語就是出自他。至聖稱他為“被遺落的聖人”,亞聖稱他為“和聖”。

然而,這位不為女色所動的聖人卻有著一個臭名昭著的弟弟,名叫柳下蹠,人稱“盜蹠”,是當時臭名遠揚的江湖大盜。柳下蹠手下有9000門徒,經常橫行天下、無惡不作。除了破門而入掠奪他人的財物之外,還經常掠奪良家婦女。

最糟糕的是,在古代以“孝”為本的社會里,柳下蹠對自己的父母兄弟、親人朋友完全沒有感情,從來不與他們有任何聯絡,可謂壞到了極致。

孔子勸說大盜,卻被狂懟,碰了一鼻子灰,“盜亦有道”就出自於他

孔子和柳下蹠的哥哥柳下惠是朋友,對於柳下蹠的惡劣行為實在是看不下去了,終於有一天,對柳下惠說到:“父母有教育子女的義務,兄長有引導兄弟姐妹的義務。先生是當今之聖賢,令弟卻是當今之禍害,如果讓令弟這樣繼續胡作非為下去,恐怕會使得整個柳下家族蒙羞啊!要不,先生前去勸說一番?”

這個時候,柳下蹠嘆了一口氣,緩緩地說到:“非我不想去勸說他,可我那個弟弟性格暴躁不聽勸告,我也拿他沒有辦法啊!但凡違揹他的意願他就會惱羞成怒、翻臉不認人的,我是沒辦法了,先生也千萬別去勸說他啊!”

孔子向來堅持以“仁義道德”為先,如今見到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人,自然不能坐視不管

於是孔子帶著自己的弟子顏回、

貢前往柳下蹠的根據地泰山南麓。

孔子勸說大盜,卻被狂懟,碰了一鼻子灰,“盜亦有道”就出自於他

當時,柳下蹠在自己的根據地一邊操練著隊伍,一邊飲酒作樂吃著切碎的人肝。孔子來到營帳外,請門衛傳話:“魯國人氏孔丘,素聞柳下將軍剛毅勇猛蓋世無雙,今日特來拜訪。”

柳下蹠聽聞孔子前來拜訪,頓時勃然大怒:“這個偽君子,滿口的仁義道德,全是胡說八道。自己不種地,天天酒足飯飽,卻裝作一副可憐農民的樣子;自己不織布,天天綾羅綢緞,卻假裝可憐在家中織布的農婦;自己強調有教無類,卻只收富貴人家的孩子,將貧窮的孩子拒之門外

整日周遊列國,美其名曰“遊學”、“傳經授道”,實則妖言惑眾、散佈偽學。按照他的那套理論,貴族永遠是貴族,窮苦百姓永遠是窮苦百姓,窮人永遠只能為權貴打工,永世不得翻身。趕快告訴他,給我滾出去,不然我要把他的心肝挖出來當午餐

!”

當門衛把這番話傳達給孔子後,孔子微微一笑,這都是他預想到的結果,可是孔子是見過世面的人,哪那麼容易被嚇退?於是對門衛說到:“我乃將軍之兄柳下惠先生的朋友,看在這個份兒上,將軍應該來見我!”柳下蹠一聽,心裡想到:這傢伙還挺固執的,看看他能出什麼么蛾子,就見一見吧!

孔子小心翼翼地走進柳下蹠的營帳,對著柳下蹠恭恭敬敬地行禮。而柳下蹠對孔子卻毫不客氣,拔劍怒吼到:“你個孔老頭子,有話快說!合我心意,就放你一條生路;若不合我心意,我就把你心肝挖出來當午餐!”

孔子勸說大盜,卻被狂懟,碰了一鼻子灰,“盜亦有道”就出自於他

能言善辯的孔子見此狀況,絲毫不慌,他沒有直接勸柳下蹠,而是先對他美言了一番。

孔子說到:“聽說有三種德行的人可稱之為人傑:身材魁梧,相貌俊俏,這是第一種德行,也是最上等的一種德行;洞穿世事,才華橫溢,這是第二種德行,也是中等德行;勇猛彪悍,行事果決,這是第三種德行,也是下等德行。

天底下很多人連其中的一種德行都不具有,而將軍不同,兼具以上三種德行。

將軍你身高八尺二寸,面容煥發光澤,雙眼炯炯有神,牙齒潔白如雪,嘴唇鮮紅如硃砂,聲音洪亮如洪鐘。然而,世人卻稱你為大盜。我深為將軍感到羞愧,在我看來,將軍不該背此惡名。

如果將軍聽我勸告,痛改前非,尊敬兄長,祭祀祖先,我將遊說諸侯列國,

派人為將軍建造城池,增派兵力,賞千金、封萬戶侯,一筆勾銷昔日之恩怨,從此堂堂正正立於世,這才是正人君子之道。如此一來,對天下人、對將軍都好,豈不兩全其美?”

孔子勸說大盜,卻被狂懟,碰了一鼻子灰,“盜亦有道”就出自於他

我們不得不佩服孔子的口才,他明白對付大盜,不能只以品德修為來說服他,還得從很多方面曉以利弊,讓他明白從中能得到什麼好處。

可柳下蹠和一般的大盜不一樣,只見他橫眉蔑視了孔子一眼,緩緩地說到:“你也不必費盡心機地來吹捧我,我聽說喜歡阿諛奉承的人背地裡也喜歡詆譭別人。

你想用賞千金、封萬戶侯、建造城池這些條件來誘惑我,這套對我沒用,只能騙騙那些凡夫俗子。

堯舜擁有了天下,子孫卻無福享受,夏禹、商湯、周武王奪取了天下,子孫後代也沒有享受至無窮無盡啊!不還是滅亡了?功名利祿這樣的東西能永久地享受下去嗎?貪求功名必會招來災禍,一切皆因違背天時。”

柳下蹠並沒有停下來,接著說到:“自從刀耕火種以來便是以大欺小、恃強凌弱的社會,大的部落吞併小的部落,勢力大的人群欺負勢力弱小的人群,哪裡還有什麼道義可言呢?世人所遵從的黃帝不也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嗎?在與蚩尤大戰的時候,殃及多少無辜?殺害多少生靈?

唐堯不慈愛,虞舜不孝順,大禹打破了禪讓制度,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王位,開啟了世襲之制,商湯放逐夏桀,武王囚禁文王。這六人都是為世人所推崇的,卻都有人性罪惡的一面,他們皆被利益所誘惑,違背了天道。

孔子勸說大盜,卻被狂懟,碰了一鼻子灰,“盜亦有道”就出自於他

緊接著,柳下蹠又將話鋒轉向了孔子:“你自稱研修古之經典,傳授儒學,其實只不過是藉此名義來控制住天下的輿論,讓天下人都尊你為“聖人”。你身著錦衣綢緞,滿嘴在說百姓生活是如何如何之艱苦,不過是偽善罷了。要說大盜,我看天下最大的盜就是你!

天下人都說你孔老夫子能夠制止暴力,禁軌不絕,可你的學生子路想要殺掉篡位的暴君卻不能成功,反而被剁成了肉醬。你周遊各國,其根本原因不過是因為在自己的家鄉魯國不被世人所容納,在衛國被鏟削掉所有的足跡,在陳國蔡國受困,在齊國被逼到走投無路,不能容身於天下。一個沒有辦法在社會上立足的人又何以能將自己的學說傳世呢?你所說的那一切還有任何價值嗎?

孔子勸說大盜,卻被狂懟,碰了一鼻子灰,“盜亦有道”就出自於他

柳下蹠絕非一般的大盜,他讀過的書可不比孔子少。他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說得有理有據,讓孔子沒有任何的反駁之機,這在孔子的一生當中恐怕僅此一次。

柳下蹠最後還說:“人這一生,活得開心自在就好,所謂的仁義道德根本就是扯淡,你還是趕快滾吧!就你那套學說,純屬歪理,恐怕也只能欺騙欺騙你自己還有那些愚昧無知的人了。想欺騙我,想都不要想。”

就這樣,孔子灰溜溜地回去了。後來見到了柳下惠,柳下惠從他的面部表情一眼就看出了。柳下惠問到:“先生是不是去勸諫我那個弟弟碰了一鼻子灰啊?”孔子感嘆到:“誒,我應該早聽先生教誨,此番前去實在是自討苦吃啊!”

孔子勸說大盜,卻被狂懟,碰了一鼻子灰,“盜亦有道”就出自於他

其實不僅關於柳下惠有一個成語,關於柳下蹠也有一個成語“盜亦有道”,這個成語廣為流傳

現在當然不止侷限於“盜”這一行了,它適用於各行各業,意思是說各行各業都有它的規矩。

像軍閥吳佩孚、上海青幫老大杜月笙,他們固然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可他們做事都有自己的規矩,有自己的底線,並且從不逾越,這也就是他們能成就一番霸業的原因。說起來,還要感謝祖師爺柳下蹠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