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上游名勝——雪峰和清水巖

晉江上游名勝——雪峰和清水巖

沿晉江溯流而上,到南安縣洪瀨鎮,崗巒起伏、群峰聳峙,遠望楊梅山,林壑幽美,氣勢不凡,這就是著名的南安雪峰寺所在地。

雪峰寺是泉州古老的風景名勝之一。早在唐僖宗年間(公元874-888年),就出了一名高僧義存,賜號“真覺大師”,這裡是他“梵修”的地方,也是他葬父母的地方。北宋時學官蘇祖舜在義存的父母墳前豎“雪峰父母墳”石碑一塊,這就是雪峰名稱的由來。南宋時天錫和尚開始在此建庵,以後又有人依山築樓,擴建僧院,逐漸把這裡建設成為晉江上游很有名氣的風景名勝,吸引了不少高僧、遊客來此駐錫掛杖,觀光覽勝。

這裡的風景名勝被人概括為“四景八趣”,很有特色。

四景是:談心泉。在初入山門處,有石澗流泉,水聲潺緩,聽者為之心情神爽,疲勞頓消;緩步徑。稍進山中,石徑逶迤,花樹掩映,香氣襲人,鳥語聲聲,緩步而行,妙趣橫生;芭蕉阪。順徑而下,綠水漣漣,石頭壘壘,中有一石,形似芭蕉,隸書題刻躍然眼前;山月樓。建於寺中,登上大樓,晉江流水,帆影往來,可盡收眼底,特別是月夜,可飽賞清風明月,幽趣獨具,故有此名。

八趣是:晴窗曉日,指山月樓前清晨景色;花塢晚霽,指緩步徑花間行感受;薜蘿凝煙,指山岩間之松筠薜蘿;北牗涼風,指夏夜在此消暑乘涼;苔階浥露,指夏日在苔階夜坐奇趣;山樓夜月,指在山月樓賞月過夜;石竇鳴泉,指在洗心泉聽流水淙淙;空庭蕉雨,指在芭蕉阪觀賞雨景。明代詩人黃克晦有五律一首,概括了這四景八趣,其詩云:

日落多山氣,林深步月涼,

梵鍾過水斷,樵徑入雲長。

坐石喧禽語,開簾散佛香,

清樽從此夜,夢月白如霜。

晉江上游名勝——雪峰和清水巖

在晉江上游還有另一個著名風景名勝清水巖,座落在安溪縣蓬萊山的山巔水涯之間,山上巉巖奇偉,山中水聲潺潺,恍如人間仙境,向為泉州人和外地來客所向往。

蓬萊山舊名張巖山,清水巖是山中最美的地方,北宋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永春人陳普足在此修身,設道場,建廟宇,並行醫濟人,澤及四鄰,稱“普足禪師”。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大師在山中圓寂,並藏骨於此,後人為紀念他的功德,諡稱“清水祖師”。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泉州開元寺正隆禪師入山主持巖事,經營達二十四年之久,把年久傾廢的殿宇修葺一新,其規模和氣魄大大超過往日。現在的清水巖大概就是當年規制的重現。

到清水巖去,古往今來大抵從蓬萊山下的鶴前始步,以前是沿石徑陟登五華里即可到達,現在則公路盤桓直登山頂,更加方便。大概到了“護界宮”,山路就平坦了,林蔭夾道,流水聲聲,鳥語花香,景色宜人。山中景物,最引人注目者,一為覺亭,一為“枝枝向北”古樟。覺亭原名來憩亭,建於南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現在的亭子是近年重建的。其所以叫來憩亭,是因為嘉定年間(公元1208-1225年)縣令趙彥侯甃池引泉,公暇則攜琴遊息於此。現在看來,這裡仍不失為登山遊憩的好地方。“枝枝向北”古樟在覺亭之側,樹身高大,枝葉撐天,奇怪的是,樹身粗大達七攬圍,枝幹卻全部朝北,民間傳說宋代的岳飛抗擊金兵,精忠報國,後來被秦檜殺害的千古奇冤,激怒了這株古樟,枝枝朝北如千夫直指奸臣。比較有科學頭腦的,則認為古樟如此體態,乃與山勢和風向有關。

現在的清水巖,除巖宇修葺一新外,並建有“清水山莊”於其上,可以接待海內外遊客。明代的黃風翔對清水巖的讚美詩,現在讀來,仍感親切動人。其詩云:

空亭谷口敞睛暉,

迢遞層巖一徑微,

翠壁丹崖開寶地,

寒花野草拂禪衣。

苔邊雲影僧頻掃,

松下棋聲鳥不飛,

選勝何須方外去,

浮生到此已忘機。

本文選自泉州歷史文化中心叢書《話說泉州》

晉江上游名勝——雪峰和清水巖

泉州歷史文化中心原創內容

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得版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