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密織人才之網,全週期培育創新“第一資源”

上海密織人才之網,全週期培育創新“第一資源”

2021年院士增選結果日前揭曉,上海再添11名兩院院士。儘管他們的研究領域各不相同,但履歷上透露出一些“巧合”:11位新科院士中,9人曾是學科帶頭人,5人入選或提名“上海市科技精英”,3人獲啟明星計劃支援。

從資助35歲以下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啟明星計劃,到支援50歲以下優秀科研骨幹的學術/技術帶頭人計劃,抑或是表彰對學術、產業有突出貢獻的“上海市科技精英”評選……越來越多登頂中國科技金字塔尖的人才成長,與上海各類人才培養計劃和選拔專案一路相伴。在上海的兩院院士中,有17人從“啟明星”“學科帶頭人”一路走來,拾級而上。

自上世紀90年代起,上海相繼佈局了一系列面向優秀科技創新人才的培育計劃,目前已形成結構較為完整、覆蓋不同成長階段的人才培養體系,為各類人才搭建起無縫銜接、拾級而上的人才“天梯”。隨著創新沃土越植越厚,越來越多頂尖人才從中走出,金字塔型人才結構、高品質人才生態正在形成。

從“青科”到院士,他們的成長與人才計劃相伴

在今年上海11位新科院士中,有5人曾獲上海市科技精英的稱號或提名,分別是李勁松、朱合華、吳明紅、範先群和賈偉平。如果把“聚光燈”擴充套件到16屆(歷時32年)上海市科技精英評選全過程,可以發現,從157名科技精英和200多名科技精英提名者中,已走出81名兩院院士。

上海市科技精英評選十分強調候選人學術理論水平的超前性。藥物學家陳凱先、空間電源專家李國欣、計算機化學拓荒者鄭崇直、精細化工專家錢旭紅等,都是先獲提名獎再被評上科技精英的。

如果說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至多評選20人的科技精英評選是“優中選優”,那麼由市科委於1995年設立的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計劃,則給了更多科研中堅向領軍人才成長邁進的機會。它把目光投向在某一學科、專業技術領域做出過具有國際水平研究成果,或對相關學科領域發展有較大影響的突出貢獻者。迄今為止,該計劃已經資助了1966位優秀學術/技術帶頭人,從中走出了57位院士。

定位於“科研第一桶金”的啟明星計劃,30年來也從一點星光發展到群星閃耀:20人當選兩院院士,209人入選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7人入選國家優秀青年,成為上海高層次科技人才的“蓄水池”。

平臺舞臺不斷擴容,從重視學術到產學兼有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上海科技人才培養、選拔計劃的支援力度不斷增加,支援廣度不斷擴容。參與多年科技精英評選工作的市科協工作人員回憶,最初幾屆精英們幾乎清一色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近年來,人才選育的觸角越來越廣,越來越多不同領域、不同機構的專家出現在科技精英的榜單上。

從確立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的戰略需求出發,2005年,市科委同時設立啟明星計劃(B類)和優秀學科帶頭人計劃(B類),由此培養和選拔一批引領企業技術創新的“青科”和科研骨幹。2012年,為鼓勵產學研合作,又增設技術帶頭人(高校、科研院所)計劃專案,參與企業專案研究開發的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可以企業為依託單位申報優秀技術帶頭人。今年,為支援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該計劃再次擴容,增設優秀技術帶頭人(技術轉移類)。

截至目前,入選啟明星計劃和優秀技術帶頭人計劃的企業人才累計分別達816人和650人。

人才階梯不斷前移,為“青科”成長“續航增程”

早在1991年,上海就設立了面向35歲以下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啟明星計劃。這也是國內率先發起設立的面向年輕科技工作者的人才培養計劃。從最初的5萬元“鉅額”資助,到如今的40萬元專案支援,從每年資助100人到200人,持續30年的啟明星計劃不斷為青年科技人才成長提供“續航增程”的動力。

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李偉記得,在迫切需要“第一桶金”資助的科研起步階段,啟明星計劃給予團隊的40萬元經費讓他培養了第一個學生,在導師趙東元院士的指導下,課題組逐漸壯大。透過啟明星聯誼會,他結識了多位材料專家,他們以傳幫帶的方式幫助李偉儘快成長。而藉助啟明星“朋友圈”,李偉接觸到產業界的合作者,這讓他在做基礎研究時就已經在思考如何將論文變成產品。

2014年,上海將優秀科創人才培養計劃體系從“啟明星”的35歲再往前推了3歲,設立面向32歲以下年輕人的揚帆計劃,鼓勵嶄露頭角的優秀“青科”大膽探索,發展新興學科、邊緣學科、交叉學科,推動新科研領域的誕生。至今,先後有1344位揚帆計劃獲得者(佔比60%)後續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專案的資助,14位入選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019年市科委又增設青年學術帶頭人計劃,為42週歲以下年輕人單獨開闢“賽道”。

作者:沈湫莎

編輯:施薇

圖源:視覺中國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