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古錢的你可知道何為祖錢、母錢?

祖錢又稱為“雕母”或稱“雕祖”。清代的祖錢,據鮑康《大泉圖錄。光緒重寶條》:“福卿(許福卿工部景福,為寶泉局監鑄)雲:”每改元鑄新錢,先選至潔之象牙刻作樣錢,呈錢法堂侍郎鑑定,然後以精銅鑿成祖錢。其穿空(局呼金口)非錢局人不能鑿,再用祖錢翻砂鑄錢母,以後開鑄,則悉用母錢印範“。頒發各省者,亦謂之母錢,外省呈進者為樣錢。或雲初開鑄時,先鑄大錢三枚,為之母錢。

收藏古錢的你可知道何為祖錢、母錢?

祖錢雕刻精良,文字端莊大方,銅質呈金黃色,地章平整(也有地章微鼓者),穿空成方形,輪脊低平。從以上情況分析,作為一枚雕母,首先應具備金黃色的銅質,銅材的顏色分多種,所謂金黃是經過九煉的銅材,清代的風磨銅由高麗進貢,康熙通寶羅漢錢與流通中的制錢相比,已很細緻,若與雕母銅質相比只能達到四煉而已。

銅雕母的錢文精美,字口深峻,筆劃比同版別的流通錢略瘦挺拔,錢緣輪廓與字口同樣深峻,內郭和錢穿亦頗規整。雕母錢通體精細,俗稱”刀痕化盡“,雕刻痕跡雖已被修飾掉了,但若仔細觀察和細審,仍能尋到刻鏤的痕跡。鑑定雕母時注意錢體應金黃色較流通錢稍大些,厚重,文字略瘦挺拔,地章是否有雕鏤痕跡。

收藏古錢的你可知道何為祖錢、母錢?

母錢,是以祖錢翻砂鑄成的錢,為了以後大批開鑄,即以此錢製成多枚印範母錢。外省開鑄所用母錢,均由部(工部、戶部)頒發,稱部頒母錢。母錢的特徵:錢徑小於祖錢(雕母),但略大於一般流通錢。銅質較好,錢的外緣輪廓、內郭穿口和字口深峻不及雕母,錢文筆劃仍纖細挺拔,但遜於雕母。錢體上已不見刀痕,個別母錢如細審仍可發現雕痕。

鐵母,是為鑄造鐵錢而翻砂成的母錢。鐵母的稱謂不能單從字面去理解,它不是用鐵材雕成的雕母,或用鐵材翻砂鑄成的母錢。鐵母的特點是它與同級(小平、折二、折三或折五等)銅錢相比,錢體稍大,厚重,內穿特大(廣穿)、拓圖可見宋元通寶鐵母。

收藏古錢的你可知道何為祖錢、母錢?

鐵母與鐵範銅錢。鐵母是為鑄造鐵錢而由雕母翻砂鑄成的母錢,再由母錢鑄成一般的流通錢,因材質不同又分銅錢和鐵錢。”鐵母“與”鐵範銅“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古錢愛好者與研究者,往往不加區別,混為一談。漢以來用母範,唐以後至清末用母錢,”鐵範銅“是在大批鑄造鐵錢之前,先將銅液注入,澆鑄出銅錢作為試驗,以檢查試驗效果。鐵錢始於唐代,如鐵開元通寶,鐵乾元重寶等,之後,宋代於四川鑄鐵錢一直不衰,鐵錢的形制和錢文特徵與同樣錢文的銅錢不盡相同。這些以銅汁澆鑄的樣品,或稱試鑄品也就是常說的試”範“錢(唐以後已不用錢範鑄錢,而改用母錢),俗稱”鐵範銅“,其正名應定為:鐵式銅錢。即與鐵形制完全相同的銅錢。這種試鑄品也可稱樣錢,此錢出土的流傳極為稀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