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悲劇治癒自己!

用悲劇治癒自己!

我是個心緒煩亂的人,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心慌意亂,悲觀主義總是輕而易舉地佔領思想的高地,於是一度十分排斥悲劇,不明白心情起伏已經夠厲害了,為何還要自尋煩惱看悲劇讓心情變得更壞呢?然而純粹的喜劇只能是幻想,大團圓不過停留在某一瞬間,九死一生,偶然性太強,年齡越大越現實,痛苦煩惱時看喜劇越發沒什麼作用,而崩潰療法似乎效果更好,在別人的悲劇裡,在放大的痛苦中,反倒得到安慰,獲得啟示,甚至實現精神上的昇華。

最近看海明威的書,幾本下來,傳遞的都是迷茫和絕望,可謂負能量滿滿。他的悲劇與托爾斯泰、雨果、羅曼羅蘭這樣的正能量大師不同,他從不會告訴你人生苦難的根源和消滅苦難的方法,因為他書中的苦難很個人主義,他從不講人生道理,卻一次次地把讀者帶到危險的境地下,然後用絕望的結局,用毫不留情的死亡結結實實地敲打你的靈魂。看完這樣的悲劇,總是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並不是為人物的悲劇命運感到惋惜,而是為他們在面對絕望和死亡時的從容和淡定感到震撼。

《喪鐘為誰而鳴》中,羅伯特預感到三天之後執行炸橋任務凶多吉少,他自我安慰的方法就是把這三天當做一生來度過。老游擊隊員安塞爾姆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時只是反覆祈禱自己關鍵的時候不要腿軟,要死得痛快一點,要死得像個人樣。《永別了,武器》中,上尉亨利被炮彈擊中,他只是感覺自己已經死了,沒有任何情緒波動。他的戀人護士凱瑟琳臨死前也只是說她不害怕死卻厭惡死。如果連死都不必害怕,那麼人生其他的煩惱又算得了什麼呢?

如果說死亡的結局是悲劇的核心,那麼人生本身就是一個悲劇,因為誰也不可能永生不死。在人生的悲劇中,註定煩惱多於快樂,痛苦多於幸福,在人生的後半場,年齡越大,悲劇的氣氛便越發濃重,即便沒有貧窮、災禍、疾病這樣看得見的苦難,也會不可避免地承受身體每況愈下的無助感以及孤獨無聊所帶來的內心折磨。在這樣的情形下,理應早早地做好精神力量的儲備,在美好的歲月裡盡享快樂,千萬別再沉浸於小小的煩惱之中,因為真正的驚濤駭浪都還在後面。

閱讀經典悲劇是治癒苦惱的最好方法。偉大的悲劇之所以有療傷治癒的作用,根本原因在於赤裸裸的真實,直達靈魂的坦誠以及深刻的哲學底蘊。正是這種巨大的精神力量,讓讀者不再糾結於人物命運的殘酷,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體驗受難者深入骨髓的痛苦,體驗他們擺脫痛苦的心路歷程,讓心靈得到磨礪和成長。

用悲劇治癒自己吧!在真正的悲劇面前,生活中的煩惱和憂慮是多麼的微不足道。人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