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史二名詞解釋

古代文學史二名詞解釋

古代文學史二名詞解釋

01

詩文革新運動

北宋中葉,歐陽修登上文壇,學作古文,倡導古文運動,並很快成為文壇領袖。他不遺餘力地褒獎提攜王安石、曾鞏和三蘇,在明確理論指導下積極從事古文創作,形成了浩大的聲勢,確立了古文在散文領域的正宗地位;古文領域的革新也影響到詩歌創作,作詩也講“氣格”,出現了“以文為詩”的現象,開創了一代詩風。人們把這場有推動宋代文學發展、使宋文、宋詩都能夠自具面目而獨樹一幟的文學變革稱為詩文革新運動。

02

詩界革命

戊戌維新失敗之後,梁啟超亡命海外,以“新民”即啟發從覺悟為宗旨,提倡和發動文學界的全面革命,而最先提出的是“詩界革命”。在1899年的《夏威夷遊記》中,梁啟超首次標示詩界革命,批評了千年的古典詩歌傳統,第一個尖銳指出傳統詩的終結性命運。在對黃遵憲等人的新學之詩的經驗教訓作了檢討之後,提出詩界革命應以“新意境”、“新語句”、“古風格”三者具備為衡量標準。1902年,在其《飲冰室詩話》中,將詩界革命的標準修訂為“以舊風格含新意境”,或“熔鑄新理想以入舊風格”,成為詩界革命的綱領。詩界革命除黃遵憲這位代表作家之外,梁啟超是發難者,康有為為巨擘,其餘則有丘逢甲等。“詩界革命”對此後的舊體詩創作有深遠影響,並在觀念上為“五四”的新詩運動作了準備。

03

三言

是馮夢龍編篡整理的三部擬話本小說集的總稱,它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每集各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它是以普通市民及其生活為主要表現物件,具有雅俗共賞性質的新型通俗小說形態,是明代擬話本小說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之一。

04

四大奇書

從清代開始,人們通常把《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金瓶梅》稱為中國古代小說的“四大奇書”。這四部小說基本上代表了中國古代小說的四種類型,即歷史演義小說、英雄傳奇小說、神摩小說和世情小說;實際上,它們又是南宋時期說話藝術中主要四家的延續和發展:即《三國演義》是講史小說的發展,《水滸傳》是說鐵騎兒的發展,《西遊記》是說經小說的發展,《金瓶梅》則是小說家小說的發展。

05

三體詩

宋初詩壇詩派林立,主要有三派:一是白樂天體,代表人物是李昉、姚鉉和王禹偁,他們倡導學習白居易後期的閒適唱和詩;二是西昆體,代表人物是楊億、錢惟演和劉筠,他們倡導學習李商隱的近體律詩;三是晚唐體,代表人物是林逋等,他們推崇賈島、姚合,多寫閒情逸趣。宋初“三體”詩,即指三個詩派。

06

四大傳奇

指元代後期出現的著名南戲《荊釵記》、《劉知遠白兔記》、《拜月亭記》和《殺狗記》,簡稱荊、劉、拜、殺。傳奇原指唐代文人創作的文言小說,後來被借用作戲劇的名稱,元代的南戲劇本均注有“元傳奇”字樣。至明代,傳奇成為由南戲發展而成的南方諸聲腔戲曲的通稱,主要指弋陽腔和崑山腔的劇本,以別於北雜劇。即是說,傳奇作為戲曲文學形式,是從元代南戲開始形成。故元后期的四部著名南戲被稱為“四大傳奇”。

07

小說界革命

是晚清文學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1902年,梁啟超創辦《新小說》雜誌,並發表了《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一文,正式提出了小說界革命的口號,重點論述了小說界革命之必要,指明小說界革命的中心意圖是“改良群治”,認為“欲新民,必自新小說始”。它適應了晚清社會文化與文學求新求變的內在要求,促進了新小說的誕生和興盛,取得了比詩界革命、文界革命更大的成功。

08

義法

義法是方苞的文學見解。他認為作文要講究義法,義,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言有物,是說文章要有內容;言有序,是說文章要有條理、有層次、有技巧,也就是指形式。方苞主張要寫好文章,必須學習古文的法則,必須向古代學習。這既是道統又是文統,是道統和文統相結合的完整的體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