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張禮標 || 舊時的乞討風俗

(地方史)張禮標 || 舊時的乞討風俗

舊時的乞討風俗

張禮標

古代戰亂頻繁,自然災害多,不是旱就是澇,又有蝗蟲為害,百姓民不聊生。據《杜橋志》記載,宋皇祐五年(1053)至民國36年(1947),椒北平原歷史上有記載的旱、澇、蝗,就有76次。遇到天災人禍,百姓流離失所,逃荒要飯的多。例如:民國十八年(1929年),椒江兩岸先發蝗災。立秋後,8月14日大雨,平地積水五六尺,街上好行船,全年顆粒無收。有一首歌謠形容當時的慘況,歌謠雲:民國十八年,大水沒屋簷。三個大銅錢,老婆送到眠床前。貧困人家典妻鬻子,要飯成群。台州的歷次難民潮,一些落魄文人和能說會道的人,因各種原因致貧,也加入了乞討行列。於時,為了多討到食物果腹,帶表演性的乞討出現了,例如;打卦,掃地畚斗,望麒麟圖,小狗搗米,道情……各行各業都有祖師爺,乞丐的祖師爺,奉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伍子胥。值得一提的是,行有行規,要飯的也不例外,要飯的規矩是,乞討者不得在人家“後門”要飯,也不得走進人家“門檻內”。違反了這兩點,要不到飯不說,而且要遭到人們的斥責。以上的種種,形成了台州獨特的乞討風俗。

(一)打卦:俗稱“打卦仙,打卦仙大都是能說會道,頭腦活絡的人”。先用毛竹的竹龍根剖開成對,削成太極陰陽魚形狀為卜卦,卦鑽孔穿小繩索結環,便於卜卦,後用有鐵鉤的小竹竿收回卜卦。打卦者取卦在手,口中念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文王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卦頭雖小,落地分明。”隨手把卦扔在門內地上,“打卦仙”會根據門內鞋子多少,和鞋子的價格,來判斷這戶人家,人丁是否興旺,生活水平怎樣,乞討者專揀吉祥的話語,說詞一番。

(二)掃“地畚斗”:乞討者手拿一個長柄的小畚斗,一把小掃帚,象徵性在地栿檻上掃幾下,邊掃邊說:“右手金掃帚,左手金畚斗。掃掃地栿頭,主人家嫂養豬大如牛”。

(三)望“麒麟圖”:小竹竿上掛著一幅白布上畫有色彩斑斕的麒麟,稱“麒麟圖”。乞討者手指麒麟的各個部位,邊指邊說:“望望麒麟頭,主人家嫂養豬大如牛。望望麒麟眼,男女勞動搞生產。望望麒麟背,來年生個小寶貝,又看又可愛……”

(四)小狗搗米:用木條做成一個架子,花布條纏繞架子,架子中間放微縮的搗臼跳,搗臼跳前端上下固定小銅鈸。隨著主人發出的指令,小狗踩踏跳板,一踩一鬆,上下銅鈸相撞,發出清脆的“鏘鏘”的響聲。小狗的踩踏猶如舊時農村常見的搗米動作,故名“小狗搗米”。乞討者隨著小狗踩踏搗臼跳,撞擊銅鈸的聲音,小狗每搗一下,他說一句,共十句:

一搗榮華富貴,二搗金玉滿堂,三搗穀米成倉,四搗四方大利,五搗五子登科,六搗六國封相,七搗七女下凡,八搗八仙慶壽,九搗九九歸元,十搗十完全,生個兒子中狀元。

(五)台州的“道情”源於宋代,盛於清末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通常為單人表演,演唱時,藝人左臂懷抱道情筒,左手夾持響板,上下兩片相擊,右手三指在道情筒下端皮膜處叩擊鼓面,邊唱邊擊,其音調隨演唱故事情節波瀾起伏,抑揚頓挫。題材大部分是傳統戲曲、歷史演義故事和民間新聞,透過道情藝人“以情道理,以理釋情,勸人行善,鞭撻勢利”的演唱,道情成為農耕時代普通百姓口頭教育方式的重要載體,起到“教化”作用。傳統的曲目有《小方金拜壽》、《知足拜歲》、《司義逃走》、《金滿大鬧臺州府》。金滿鬧臺州的“道情”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台州的“道情”,經幾百年的演變,如今已登上了大雅之堂,入選了浙江省的非遺名錄。出新聞,道新聞。新聞要出那府那縣那鄉村?新聞要出臺州府、臨海縣、杜橋直落穿山村,穿山有個名金滿,聚眾起義抗朝庭。金滿大王本戲長長本,我摜開兩頭取當中,今天我單唱金滿大王劈監救妻大鬧臺州城……以上是金滿道情的開場。

如今時逢盛世,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舊時這些乞討的風俗,如一騎絕塵,已漸行漸遠,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