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蘇木亞

阿舒的話:

我們這樣的城市人,已經習慣了現代商業文明給我們帶來的便捷:召之即來的網約車,需要即可擁有的外賣,隔日送達的快遞。千里江陵一日還,在今天已經不再是童話了。

但對一些偏遠地區如草原來說,人們面臨著截然不同的處境:

一邊是便利的現代生活,一邊是原始的牧場生態。當傳統文明與現代便利在牧場相遇,生活在這裡的牧民還將延續過去的節奏嗎?

今天的推送,我想要介紹下面這篇講述牧民生存智慧的文章,他們在堅守著倍受自然環境考驗的傳統勞作方式,但也接受現代科技帶來的便利化輔助。值得我們細細思索的是,

現代商業的進入,對牧民這些草原文明的傳承者們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也許不會立刻有答案,但至少,開始討論,就是一種進步。

草原上的蘇木亞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一首《敕勒歌》,彷彿已把草原上的事道盡。古代牧歌的詩意加上遠離塵囂的純粹,讓草原生活至今都有一層理想色彩——

藍天綠草,把酒暢飲,縱馬狂歌。

但那是呼倫貝爾這樣的幸運兒才能擁有的。

阿木古郎草原沒有這種期待濾鏡。

它隸屬於內蒙古四子王旗,沒有蒙古包,沒有馬頭琴,沒有篝火與歌舞,也不會有穿著民族服飾的蒙古族姑娘款款而來。即便盛夏時節,它的沙質草地也不茂盛,遠看蔥蘢,近看則像極了中年人的頭頂,只有蜣螂在忙著搬運牲畜糞便。

牧民蘇木亞就生活在這片草原。

他承包了兩千五百畝草場,養著四百多隻羊。秋夏正是羊群“抓水膘”的季節,牧民通常要在清晨五六點起床放羊,忙到晚上八點後羊群入圈才能停歇。在羊群恣意生長的黃金季節,吃午飯變成偶爾的事情,晚飯也常拖到夜宵時間。最難熬的是,

中午日頭最為濃烈,草原幾乎無處可躲,牧民的面板經年累月全曬成了黑紅色。

草原上的蘇木亞

沒有異域風情,沒有現代化便利,阿木古郎的蘇木亞們,沿襲著靠天吃飯的傳統方式,依靠著遠超想象的勞動維持生計。

人類的現代化始於1776年。這一年,亞當·斯密發表了《國富論》,美國人發表了《獨立宣言》,瓦特發明的新型蒸汽機正式投入使用。此後的世界,在相當短的時間裡極速改變著。

現代文明的強弱程度由沿海到內陸逐漸遞減,世俗規則中主流與邊緣的界限也由城市中心向國家邊界延續。蘇木亞這樣依靠自然生態維持生計的群體,仍遊離在世俗定義的進化體系之外。

對他們來說,生活並不是個是輕鬆的話題,可大多數人選擇用最簡單的方式面對。

他們面對生活的堅韌與孤勇,是最普通的人類生存智慧。

草原上的蘇木亞

草原遊牧民族常常與中原農耕文化一起,作為不同文明的象徵。在城市化程序不曾停歇的當今,農耕從邊緣重新回到大眾視野,遊牧卻逐漸成為歷史。

1951年,遊牧定居政策推行,內蒙古草原在30年內完全告別遊牧生活。新一代的蒙古族牧民,不再隨著季節尋找營盤,而是成為草原上的固定居民,擁有一片專屬草場,相互做著相隔一公里的鄰居。蘇木亞就是其中之一。

牧羊人的生活已經不似外界印象中充滿著遷徙與冒險。蘇木亞家固定在草原一隅,由兩間紅磚房組成。儘管他承包的草原面積廣闊,但住所非常緊湊。他和妻子全部的飲食起居,都集中在其中一間不到十平米的屋子裡,另外相對寬敞的房間用來放雜物。

蘇木亞家裡沒有電視,沒有冰箱,抑或是任何你認為生活不可缺少的小家電,甚至,連電燈都不是必需品。

屋外擺放著的兩塊太陽能板,是這個三口之家平日的基本電力來源。

草原上的蘇木亞

組成蘇木亞家的更大部分是半包圍著住房的羊圈

,冬季的用紅磚封了頂、圍了牆,夏季的直接由鐵絲圍成。網欄裡的四百多隻羊的吃喝拉撒,是蘇木亞每天忙碌的全部,也是全家人的生計所託。

“兩千畝草場”有多大呢,相當於三個天安門廣場的大小,比許多大學校園還要寬敞。在當地“普遍五千畝起”的牧場規模下,蘇木亞的草場面積一般大,羊也不算多。即便如此,管理這片草原也需要藉助現代科技的力量,蘇木亞靠的是一輛紅色的“豪傑”摩托車。

作為人類最為古老的生產活動之一,牧羊人的日常工作簡單而繁瑣,如控制羊群,讓羊呆在通風涼爽的地方;阻止羊群進入別人領地;防止羊群聚集生病或被傷害……其他季節牧民也很難清閒,

春季接羊羔,秋季貼秋膘,冬季防風雪,還有剪毛、擠奶等瑣碎工作擠滿了日常。

在《蒙古民族形成史》一書中,莉·列·維克托洛娃判斷草原地區在四千多年前就開始了遊牧生活。放牧、剪毛、接羔,這些現代牧民沿用的技能也全部來自於遊牧社會的代代相傳。蘇木亞的勞動方式,與數千年前的祖先相比,恐怕並無太多差別。

可是,今天的時代又的的確確不同。現代化程序將天南海北的物理差距縮小,蘇木亞早已用上智慧手機,他能嫻熟地使用微信和家人朋友聯絡,也習慣每隔兩天就開啟小程式買雞蛋和蔬菜,等待社群電商次日送達。

摩托車代替了蒙古馬,現代網際網路科技為牧民生活提供了便利,其他世俗意義上的先進生活方式在這裡則很難被接納。根據內蒙古統計局的官方資料,在舉國慶祝北京奧運會的2008年,在內蒙古的蘇尼特左旗,每百戶牧民中只有26戶有電視機,6戶有電冰箱,1戶有計算機,還有38戶在靠蠟燭照明。至2016年末,內蒙古全區農牧民即使平均下來,每百戶擁有電冰箱87。5臺,淋浴熱水器13。45臺,空調僅為2。19臺。

蘇木亞這樣的傳統牧民與現代文明的相處模式,是選擇性地接受便利功能後仍迴歸最初的生活狀態。

而現在,這種自然選擇面臨著傳承的斷層,它並不來自於更高階的文明的侵襲,而是人類對更舒適的生活環境的嚮往。

在阿木古郎草原,年輕人正在不斷出走,走向呼市乃至更主流的中心城市。這種普世意義上的追求在當地牧民看來理所當然,“年輕人誰還回來放羊啊,這麼苦,也沒有前途。”

草原上的蘇木亞

對牧民家庭來說,走出去才能有更好的未來。

蘇木亞家一進門的牆上,最顯眼的地方貼著一張獎狀,那是正在上初中的兒子這學期得的。他兒子高高瘦瘦面板黝黑,與典型的蒙古族男士無異,說最喜歡在草場上玩,但也向往南方城市的大學。對於未來是否會回到草原的問題,他陷入語塞,似乎從未想過,只有藍芽耳機裡流行樂的聲音隱約透傳出來。

在阿木古郎,似乎所有人都堅信,年輕人不會回到草原來。

文明的邊界

確實,從任何一個大城市來阿木古郎草原,都要花費相當的時間和體力。畢竟,從這裡繼續向北一百公里,就會到達中蒙邊境,不同的文明在這裡接壤與分割。

但邊緣並不意味著阿木古郎草原是文明的荒漠。

在這片草原的深處,有個名叫“大廟”的現代化小鎮。

當地人之所以管這裡叫大廟,是因為小鎮上坐落著錫拉木倫廟,一座始建於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的藏傳佛教寺廟。

草原上的蘇木亞

錫拉木倫廟原本有五大獨貢(殿),建築群南北延伸約2裡,東西約4裡,是內蒙古西部最大的召廟之一。目前僅保留下來兩座獨貢,成為人們日常的夙願寄託之處。

1999年,阿木古郎被確定為神舟飛船的主著陸場,此後每一艘代表著中國最高科技水平的神舟飛船都降落在這裡。這讓阿木古郎名聲大噪的同時,收穫了貫通草原深處的公路與現代化的基礎設施。

對都市裡的人而言,現代便利是一張離不開的溫床,但對蘇木亞而言,琳琅滿目的世界至多像一個商場。偶爾,他會到商場裡面進行消費,選擇他所需要的東西,比如摩托車,太陽能板,手機,以及更舒適的衣服和鞋子。而在選擇過後,他會回到以傳統遊牧為底色的日子裡。

距離蘇木亞家約兩公里的小鎮大廟,有學校、加油站、派出所、衛生所和養老院,以及二十多家蒙餐飯店。

草原上的蘇木亞

這裡是草原深處的香榭麗舍大道。而趙英楠,是維繫運轉的中心人物。

趙英楠是錫林郭勒人,出生於1986年,在小鎮經營著一家超市,是這裡少見的青壯年留守者。他學的是獸醫專業,去過北京和青島,輾轉多地後,2003年隨戀人到她從小生活的阿木古郎草原定居。

趙英楠的超市極具現代元素,支援移動支付,熟食、鮮啤等一應俱全,接近一百平米的鋪子裡,兼具超市、快遞站點、社群提貨點等功能。更準確地說,這兒更像是城市裡的社群居民服務站——每天上午,住在附近的大爺們會過來小酌幾杯,相互問候與交流。

通常,年過五旬的大爺斌巴喝完一瓶二鍋頭,老朋友們就陸續過來了,大家一起喝著鮮啤續上昨日未完的話題。

如果沒有到城市中接受教育,趙英楠也許已經紮根在某片草原深處。但現在,他們成為了草原上的新生能量,用已經開拓的眼界,努力將城市文明的實現方式帶到草原,為牧民提供生活便利。

根據內蒙古統計局的資料,2000年,牧區人口總數約192萬,而到2019年,已經減少了近30萬人。傳統牧民的生活邏輯,決定了蘇木亞的選擇。但也有人選擇了不那麼辛苦的生活方式。

牧民畢力格離開草原很久了,早已在呼和浩特定居。他在大專畢業後,以不顧一切地姿態扎進現代文明的懷抱,現在經營著一家旅遊公司。他直言,自己永遠不可能再回到牧區。他的父母,也沒有像大多數草原上最後一代牧羊人那樣留守牧區,而是僱人打理自家的草場。

讓畢力格這樣魁梧得彷彿能解決一切困難的蒙古大漢堅定信念的,是外界難以想象的自然力量。

牧民的風險大抵可分為兩種,一是大自然的不可抗力

,如沙塵,雨雪,乾旱,狂風;

二是畜群本身的不穩定狀態

,例如,冬天羊群會為了取暖,全部擠向避風處,這會造成許多羊被踩踏致死。

草原上有一種職業,叫“抖沙工”。春季,草原上往往沙塵肆虐,在沙塵過後,牧民應及時清理羊身上的沙塵,否則,沙子會影響羊絨質量,在吸熱之後甚至會燙傷羊皮。可春季也往往是牧民接羔的忙碌時節,他們很可能幾天不睡覺,只為順利接羔。

一些牧民因此會選擇僱人抖沙。“平均每隻羊就能抖下幾斤沙子,”畢力格說,“一隻羊大概能收三四塊。”如果牧民養了一千隻羊,那麼抖沙會花去近四千塊。

大多數人很難想象,一場風沙過去,竟然有人會付出真金白銀的損失。

而這不是草原牧羊人面臨的唯一考驗。

當草原進入春天,牧草陸續長出,羊群在吃了一冬天的枯草之後,會格外貪食新鮮的青草。可是,這時的青草數量不多,分佈也不勻,羊群便會漫山遍野尋找青草。這會直接導致羊群奔跑過度,一些身體瘦弱的羊,可能會因此累死。這種現象被稱為“跑青”。為了避免“跑青”,牧民在春天剛開始的時候,一定要避免羊群跑到陽坡上去。

草原上的蘇木亞

理想情況下,一隻羊的市場售價一千元以上,蘇木亞的四百多隻羊至少價值五十萬元。羊的成熟週期短,妊娠週期也短,一年可以產羔六至八隻,蘇木亞的資產還會以穩定的速率增加。

但如果一場自然災害襲來,他很可能會直接破產。農民一年欠收,來年便可重新播種,但

牧民遭遇天災的損失,大機率需要好幾年時間來恢復元氣。

生存的智慧

現代設施對牧民而言是功能性的,其所帶來的豐富度與舒適性,對牧民們吸引力有限。因此即使面對這些現代文明幾乎都束手無策的難題,草原牧民仍選擇追隨傳統。

畢力格將牧民的思維方式概括為危機感思維。“

他(牧民)總擔心會出什麼事兒,不是這出事兒就是那出事兒,所以沒有辦法放鬆。

”他覺得,人們都覺得電視、冰箱這種現代裝置很方便,但牧民的生活狀態不允許他們思考如何享受生活,“除非他們把羊全賣了,住到城裡去。”

那些真正走出牧區的人,他們已經是完全的現代人了,他們不會再回來了。

但留下來的草原文明傳承者,還在用生存智慧不斷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幻,以最直接的體力勞動化解這些自然困難。他們不接受大規模舍飼,拒絕成為草場的老闆或工人,讓牧民的身份發生轉變。

他們抗拒的是變成一個商人,這樣牲畜就成了純粹的商品,而不再是與命運相連的重要部分。

草原上的蘇木亞

假如將紅磚房換成蒙古包,將摩托車換成矮腳馬,蘇木亞一家真正被現代文明最佳化的部分簡直微乎其微。相反,傳統的遊牧生活模式異常明顯:

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住所不在乎大小,能遮風擋雨即可。牲畜是生活的全部,他們照顧牲畜,牲畜則為他們提供肉奶皮毛,彼此相依為命。

可是,社會從來都是在大分化和大改組中進步的。人口從鄉村向縣城流動,從偏遠向中心流動,現代化是近三十年的時代大勢。畜牧經濟的脆弱性,讓這些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始終卡在傳統與現代的夾縫中。

但沒有人能夠定義哪一種選擇更正確,也沒有人能評判蘇木亞堅守牧民傳統或是畢力格擁抱現代生活哪一種更合理。

達林太與鄭易生在合著的《牧區與市場》一書中寫道,“

草原畜牧業名存實亡,作為文化載體的牧區社群瓦解,有些牧民也許還留在草原,但再也不是草原的主人。

這顯然是對趙英楠這類群體進行的判斷,但在當下,已變得不再適恰。

第七次人口普查,內蒙古全區60歲及以上人口為475。72萬人,人口老齡化率接近20%,在全區老齡化率超過20%的5個盟市中,四子王旗烏蘭察布市最高,達到29。95%。到2015年末,內蒙古牧區人均居住面積為26。07平方米,是1990年的2。2倍,而城市的這一資料是3。5倍。

老齡化程序之下,發展相對滯後的農牧區無疑更需要趙英楠這樣的角色——

為蘇木亞這種傳統牧民提供基礎消費服務,也是農牧社群居民社交的宇宙中心。

草原上的蘇木亞

當然,牧民生活無法像高鐵提速一樣代代翻新,也無法隨現代科技加快步調,且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如牧草的生長,動物的產仔,旱季的降雨,都純粹倚賴自然規律的饋贈。堅守這種生活無關精神,也不用覺得它有多高尚,因為人活著是本能。

幸運的是,在現代商業如快遞、社群電商的持續下沉中,以往傳統與現代兩種文明的角力,逐漸演變成自然滲透的狀態——

現代商業發展不以破壞或試圖改變傳統生態為目的,而是成為獨特生活方式的輔助工具。

*本平臺所使用的圖片、音樂、影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絡以協商相關事宜。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