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痛苦的兩種解藥,你會選哪一種?

人生痛苦的兩種解藥,你會選哪一種?

人生中的快樂轉瞬即逝,痛苦總是揮之不去;希望總是虛無縹緲,失望總是不期而遇;美好和醜惡總是相伴而生,幸福和苦難總是如影隨形;一切都那麼飄忽不定,都那麼閃爍不明。於是,人對自己提出了問題:我是誰,人的生命有什麼意義,我應當怎樣活。

哲學與宗教分別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一般而言,哲學被視為以理性、邏輯來解決人生的意義問題,宗教則以信仰的方式來賦予人希望和安慰。但這篇選自

《東方哲學》(第十四輯)

的論文《哲學信念、意向結構與世界圖式》卻認為,哲學不需要“信仰”,但並非就是以“理性”為本質,哲學與宗教的本質區別不在於是否有理性,不在於是否有信仰,在於“信念”的不同。

哲學信念、意向結構與世界圖式

中西哲學論衡之一

文 | 崔宜明

無可置疑,理性是哲學的靈魂,哲學所建構起來的世界圖式是人的理性的產物,從而與巫術的、神話的和宗教的等其他世界圖式相區別,並且標識著人類文明發展的高度。

但是,哲學並不因此就僅僅是人類理性的事業,理性也並非就是人的本質。

哲學不僅僅是人類理性的事業,在根本上是人的事業。

作為人的事業,哲學所做的事情是,以理性為工具,藉助已有的世界圖式成果,儘可能綜合新的人類生活經驗,努力把握人類世界演變的大趨勢和想象各種發展的可能性,以說明“這一個世界”。在這裡,“這一個世界”含蘊著人這種存在物對作為一切存在物最終和最高根據的“那一個東西”的根本性訴求,而人類理性是服務於這一根本性訴求的工具。

我們從考察“這一個世界”信念開始來說明哲學在什麼意義上是人的事業。

就人類所感知到的經驗而言,不僅被感知到的現象無限豐富無限複雜,而且一切都在變動不居之中,乃所謂“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莊子·齊物論》)如果把所存在著的一切統稱為“世界”的話,那麼,說所謂世界不過是無數碎片的偶然堆積,而且連這些碎片也是虛幻的,恐怕是駁不倒的。

人生痛苦的兩種解藥,你會選哪一種?

莊子鼓盆圖

比如在佛教學說中,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稱之為“無自性”,所以這個世界不過是人的幻覺,並且還存在著其他無數的世界,其中包含著這個世界中的人透過修行可以“往生”的那個“真實的世界”。如果有人認為這種學說是“非理性”的,並且指望透過理性的討論去駁倒它,肯定會碰得頭破血流。因為,佛教的這些學說不僅博大精深,在思辨性上更是出類拔萃。

其實,那些“高階宗教”都藉助於理性來論證其信仰的正確性和絕對性,都發展出了獨特的哲學系統,這些哲學系統不僅繁富複雜,而且都具有在人類理性範圍內的邏輯自洽性,都不可能在人類理性的範圍內被駁倒。所以,這些宗教的根本區別不在於是否有“理性”,在於理性“之前”的不同“信仰”。

進而,哲學與這些宗教的根本區別也不在於是否有“理性”,在於理性“之前”的獨特“信念”——“這一個世界”。

#人之有限性

人,無論是在整個人類還是在個體的人的意義上,以至於在各種各樣的中間體諸如國家、民族、階級階層、家族家庭等等的意義上,都是有限的存在物,有限性就是人這一存在物的“存在”本質。人的“存在”本質可以這樣來描述:其“存在”的確定性只是透過不確定性才被意識到,並且不得不以尋找和定位自己的確定性為人生的終極使命。

人有意識,知道自己“活著”,“活著”的狀態卻是這樣的:快樂總是轉瞬即逝,痛苦總是揮之不去;希望總是虛無縹緲,失望總是不期而遇;美好和醜惡總是相伴而生,幸福和苦難總是如影隨形;一切都那麼飄忽不定,都那麼閃爍不明。於是,人對自己提出了問題:我是誰,人的生命有什麼意義,我應當怎樣活。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是各種各樣的,但是提出這些問題才是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建構性事件,它意味著透過對“活著”的反思開啟出對“存在”的最初領悟,並且“逼迫”人的“存在”本質對人自己敞開。

我“存在”,但是我的“存在”是一個問題,因為我的生活充滿了不確定性,我不知道“我是誰”,不知道為什麼活著。但是,之所以會有“我是誰”“為什麼活著”等等問題,恰恰是因為我已經存在著了;之所以會把那一切理解為“不確定性”,是因為“我”的存在已經是確定無疑的了,雖然我還根本不認識“我”和“存在”。但是,我的存在的確定性給出了我活在不確定性的狀態中,反過來說,是“活著”的狀態的不確定性確證了我的存在的確定性。

接下來的事情是,

人要去回答“我是誰”“我應當怎樣活”一類問題,也就是以尋找和定位自己的確定性為人生的終極使命。

對這些問題的回答當然是各種各樣的,但是,從根本上說,這些回答都源自某種世界圖式,並且要麼是宗教的,要麼是哲學的。

#相信一個世界的哲學

哲學認為只有一個世界,這個現實的生活世界是唯一的世界,

用胡塞爾的話說:“在進行科學研究之前,這個世界就在日常的感性經驗中主觀地相對地被給予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顯現,對每一個人來說,這種顯現都被看作現實存在的東西。我們的存在有效性之間的這種差異,在交往中我們早就彼此覺察到了。但是我們並不因此認為存在有許多個世界。我們必然相信這個世界,它的諸事物是同一的,只是以不同的方式顯現給我們。

人生痛苦的兩種解藥,你會選哪一種?

德國哲學家胡塞爾

當然,“這一個世界”同樣是“信念”,這個信念包括兩個方面:(1)我們所生活於其中的這個世界是真實的,儘管所存在的現象無限豐富無限複雜,且在變動不居之中,但是這些現象不是虛幻的,而是實際存在的,稱之為“表象”;(2)這個世界是“一個”,它是一個普遍聯絡的統一體,不是無數碎片的偶然堆積。

在這個信念的兩個方面中,後一個方面是根本性的,因為只要這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絡的統一體,那些現象是實際存在著的萬事萬物的表象就是理所當然的了。反之,那些現象究竟是毫無意義的碎片堆積還是實際存在著萬事萬物的表象是無法被理性所證明的,何況就算能夠證明它們是實際存在著的萬事萬物的表象,還需要再去證明萬事萬物是如何構成“一個”世界的。

“這一個世界”信念是理性“之前”的東西,並且是理性之所以能夠展開為認識世界活動的絕對前提。

哲學和宗教都建基於某種對“世界”是怎樣存在著的“相信”乃至於“信念”之上。

哲學“相信”現實的經驗世界是唯一存在著的世界,並且“相信”這是“一個”世界;後一個“相信”賦予了前一個“相信”某種建構性的內容,因此成為“信念”。

#相信多重世界的宗教

宗教“相信”存在著多重世界,

並且“相信”現實的經驗世界是低階的不太好的世界,在經驗之外存在著一個高階的更好世界;後一個“相信”也賦予了前一個“相信”某種建構性的內容,因此成為“信念”。但問題在於,想象中的高階的更好世界是無法直接經驗的,它是“真實”的嗎?它“存在”嗎?這是“信念”回答不了的,宗教的“信念”只是建構出了某種價值觀,對“好”和“壞”做出了界定,沒有也不可能對“存在”有所言說,所以就只能在想象中以經驗世界為藍本——保留和強化經驗世界中一切“好”的東西,並且把一切“壞”的東西顛倒過來成為“好”的東西——建構起一個更好世界的觀念。

於是,“信仰”登場了:在低階的不太好的現實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中的高階的更好世界之間有著巨大反差,那個在想象中高階的更好世界越是完美無缺,生活在低階的不太好的現實的經驗世界就越是痛苦,——並且,就越是“真實”!

生命體驗到的痛苦呈示出現實的經驗世界是“真實”的,它無可置疑地“存在”!但這僅僅是人的心靈對“存在”的呈示,不僅不是“存在”呈示在生命體驗中的全部,更重要的,它不是“存在”本身。於是,就需要對應著痛苦的生命體驗把什麼東西“填充”在“存在”之中,而那個被填充在“存在”之中的東西——無論具體的描述是如何不同——就叫作“神”。由此,“信念”發展到了“信仰”。

對宗教來說,“神”就是“存在”,宗教對“神”的言說就是對“存在”的言說,但這種言說僅僅建基在人類對痛苦的生命體驗之上:存在著一個神,唯有這個神可以把人從痛苦中解救出來,只要人服從神的意志、遵從神的教誨。所以,宗教以信仰為前提和核心,那個想象中的高階的更好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具體的細節統統無關緊要,只要你信仰那個超驗的神就夠了。正因為神是超驗的,所以需要信仰;正因為痛苦的感受呈示出“存在”的真實性,所以對神的信仰需要喚醒人的全部痛苦體驗;正因為對神的信仰包含著人類已經有的、正在有的和可能有的全部痛苦體驗,所以神是“真實”的,神無可置疑地“存在”。

#理性和信仰之前,先有信念

人們通常以是否“理性”來區分哲學與宗教:哲學的本質是理性,宗教的本質是信仰。但這是錯誤的。哲學不需要“信仰”,但並非就是以“理性”為本質,因為在“理性”之前有“信念”。

宗教“相信”存在著多重世界,並且以現實的經驗世界是低階的不太好的世界,在經驗之外存在著一個高階的更好世界為“信念”;這就不僅承認了無從經驗東西的存在,並且堅持“存在”是超驗的;然後,人類理性開始工作,於是有了宗教哲學。也就是說,“一個高階的更好世界在經驗之外存在著”的“信念”為人類理性確立了目標,人類理性是服務於這個“信念”的工具。

哲學“相信”現實的經驗世界是唯一存在著的世界,這就拒絕承認一切無從經驗的東西存在;哲學以“這一個世界”為“信念”,堅持認為“存在”就在人類的經驗現象“之中”;然後,人類理性開始工作,於是有了哲學。

也就是說,“這一個世界”的信念為人類理性確立了目標,人類理性是服務於這個“信念”的工具。進而,對於哲學來說,既然“這一個世界”信念在認識這個世界之前就已經存在,並且作為人類生活包括認識活動乃至於人的經驗得以產生的絕對前提而存在,它作為人的理性的擔保者,不僅規定了理性的本質和活動方式,而且給出了理性活動的方向和終極目標。

“信念”是有充分理由的“相信”,沒有任何信念是理效能駁倒的,對一種信念的批駁不過是另一種信念的自我確證活動。

所以,哲學與宗教的本質區別不在於是否有理性,不在於是否有信仰,在於“信念”的不同。

(有刪節,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點選下方購書

感受東方哲學的魅力

人生痛苦的兩種解藥,你會選哪一種?

東方哲學(第十四輯)

鄧輝 編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上海貝貝特

2021-7

《東方哲學》是上海師範大學哲學系主辦,上海市道德文明與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市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上海師範大學中國傳統思想研究所主編的連續性學術集刊,受上海市高峰高原計劃(I類)建設計劃/哲學規劃專案支援。本系列叢書的宗旨在於做純粹的中國哲學文化研究,本輯主要由“名家論壇”“先秦哲學研究”“宋明哲學研究”“近現代哲學研究”和“經典文獻校勘和研究”“滬上哲學動態”等欄目構成,尤其強調了經學的解讀和先秦哲學的研究,以儒家為主線,輔以道家,匯聚了海外內諸多學者名流的前沿研究成果。本書主要內容涉及自先秦至近現代的東方哲學問題,是當代學者對“在中國”的各種“哲學”的研究論集,亦是瞭解東方哲學、東方文明乃至整個人類文明的一把極為重要的鑰匙。

  閱讀更多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