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趣談: 濼 (400)

80歲的快樂老人用書法

演示漢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談漢字的故事

漢字趣談: 濼 (400)

漢字趣談: 濼 (400)

漢字趣談: 濼

“濼”(luo2 po1),這是一個形聲字。甲骨文的“濼”字源自古代的一眼泉水,即現今山東濟南市的“趵突泉”。“濼”是由“水”+“樂”所構成。

“樂”是古代先民定期或不定期舉行祭祀、聚會、男女青年尋找情侶的“火堆活動”。在需祭祀的日子或採獵獲豐後,先民們夜晚燃燒堆放在舉行活動場地上的松柏樹枝,先行祭祀,然後男男女女圍著火堆一邊舞蹈,一邊口中呼喊著喲!喲!喲!松柏樹枝燃燒發出的噼噼啪啪聲伴松柏果實爆裂聲,這熱烈紅火歡娛的場面正是樂的本義。

“火堆活動”是在一眼出水量很大的泉邊舉行,久而久之,先民們便稱這眼泉水為“濼”,這也是上古先民生活的真實記錄。這個“濼”就是今天山東濟南的“趵突泉”。

《生活日報》2002年11月5日報導,經專家考古論證,商末帝乙、帝辛(紂)克東夷時(公元前1542年),甲骨卜辭中的“濼”字即是今日趵突泉。可見上古先民數千年之前已在此“依泉而居”。

金文小篆隸書楷書承續甲骨文字形。漢字簡化時“樂”字寫作“樂”,“濼”字規範寫作“濼”。

“濼”的本義是指在舉行“火堆活動”旁邊跳躍奔突、噴湧不息的泉(趵突泉)。後指山東省境內的“濼水”。說文解字:“濼,濼水,齊魯間水也。從水,樂聲。”

“濼”又指湖泊,山東省濟南市內大明湖就是“濼”(趵突泉)等眾多泉水匯流聚集而成。

“濼”也指一大灘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