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七老王寅春和顧景舟、朱可心的作品有何不同?

紫砂七老是近代紫砂業內技藝最巔峰的七人之一,其中

顧景舟先生

被譽為

光素器宗師

朱可心先生

被譽為

花器宗師

王寅春先生

被譽為

筋囊器宗師

實際上,老一輩的紫砂藝人在方、圓、筋囊、花器等皆有涉獵,且都造詣破深,只是後人根據他們的風格多讚譽其主要特長。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王寅春先生和顧景舟、朱可心的同款作品的對比

,看看王寅春先生高超的制壺技藝。

玉笠壺

朱可心先生作品

紫砂七老王寅春和顧景舟、朱可心的作品有何不同?

此壺以紫泥為原料,泥料潤澤,壺身圓潤有型,壺嘴曲環有度,彷彿漁翁魚竿,垂釣江面。壺把舒適穩定,壺蓋疏密有致。

壺鈕細膩光滑,壺體,鈕,蓋,身筒三點一線,比例協調。遠觀此壺,壺體線條舒展流暢,勻稱柔和,風格清和恬淡,寧靜祥和,給人以清靜氣爽的感覺。

統觀此壺,形如斗笠,蓑衣之翁獨釣寒江,令人回味。

王寅春先生作品

紫砂七老王寅春和顧景舟、朱可心的作品有何不同?

紫砂七老王寅春和顧景舟、朱可心的作品有何不同?

紫砂七老王寅春和顧景舟、朱可心的作品有何不同?

王寅春先生的玉笠壺在壺身上部收斂的更為急,更顯張力,壺口做壓截蓋處理,朱可心先生款作嵌蓋處理。

此壺身通體光順,而朱可心先生則在壺身做四道淺筋紋,在下腹收底出更是此二款最為明顯的區別,王寅春先生做剎凹處理,並作線條裝飾,層次感極為豐富。

最後則是在壺把的處理上更為特別,以分叉線條的處理呼應壺身下腹裝飾,貫氣而端莊,可見功力。

笑櫻壺

顧景舟先生作品

紫砂七老王寅春和顧景舟、朱可心的作品有何不同?

紫砂七老王寅春和顧景舟、朱可心的作品有何不同?

砂質細膩,色澤溫潤;壺身肩寬,腹起開始漸漸內收,直至圈底,接明足。

肩部以上作頸,起一圈稜線, 將頸部與壺身區分開來,與壺鈕、壺身形成上中下三部分,層次感分明。三彎壺流與壺口持平,出水順暢有力。圓形耳把 帶飛扣,線條靈動,美感十足。

整器看似造型簡單,但細細研究,便可發現壺身每一根線條、每一個轉折均是精心之作, 經得起反覆推敲。可謂多一分則嫌多,少一分則嫌少。

王寅春先生作品

紫砂七老王寅春和顧景舟、朱可心的作品有何不同?

笑櫻壺是上世紀末六七十年代時期的經典壺型,王寅春先生與顧景舟、朱可心都曾做過此款,各有不同。

王寅春先生的笑櫻與顧景舟先生款最大不同點,就是在於其壺身的肩部處理,顧景舟款的壺肩是極挺飽滿的,整器是上挺下收,重心在肩。

而王寅春款則是肩部緩出與壺身結合,追求線條的順暢自然,中鼓而下收,重心在中腹。

此外在流嘴及壺鈕的處理上各有不同,這個就是個人的風格手法了。

笑櫻壺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對製作者要求極高,豐肩斂腹之比例稍有所差,則底足、流、柄都會隨之改變,立時風格迥異,這一點在這兩款上是非常直接的表現了。

其實這四把壺皆是精品之作,沒有高低好壞之分,只是作者因各自對壺體高低,壺流、壺把、壺蓋等比例的理解不同,而展現出不同的韻味。

喜好的話,更多是個人的主觀因素了,那麼這其中你比較喜歡誰的作品呢?不妨聊聊~

掃碼進【紫砂】交流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