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林紓:譯名罵名滿天下,一生俠義又誰知?

譯者|林紓:譯名罵名滿天下,一生俠義又誰知?

林紓在中國文學史上大概不算無名之輩。他翻譯的《巴黎茶花女遺事》(1899),一時“銷盡支那蕩子魂”(嚴復語)。嚴復、康有為盛讚其譯文之精美、感情之真摯、影響之廣泛,鄭振鐸、周作人等紛紛認其為中國現代文學之先驅,當時在中國演出的莎士比亞戲劇基本均以林紓譯本為藍本,蘇曼殊、周作人等的寫作也多受他影響。一本譯著令林紓暴得大名,而將他推上時代風口浪尖的事件則是他與《新青年》同人關於古文存廢問題的爭論(1919),這使他成為眾矢之的。時代變得太快,二十年前林紓以古文譯西方名著,令世人驚豔;而當他在二十年後為風雨飄搖中的古文發言辯護時,卻成為眾人群起而攻之的靶心。不過二十年之間,林紓還是那個林紓,曾經譽滿天下的“前驅”一變為任人唾罵譏諷的笑談,這個社會怎麼了?歷史不理解林紓,任何變化於歷史而言似乎都是理所當然無須作出任何的交待,我們的歷史怎麼了?除卻譯名與罵名,林紓為人如何,有著怎樣的成長經歷,有什麼樣的性格和人生,歷史從未告訴我們。

譯者|林紓:譯名罵名滿天下,一生俠義又誰知?

林紓(1852~1924 年),近代文學家、翻譯家。字琴南,號畏廬,別署冷紅生,福建閩縣(今福州市)人。晚稱蠡叟、踐卓翁、六橋補柳翁、春覺齋主人。室名春覺齋、煙雲樓等

古文成就了林紓,又累他一身罵名。然而林紓對古文的情感與堅持卻是深入血脈,不計得失。林紓自幼家貧,父親不得不離家謀生,將林紓寄養在外祖母家。外祖母和一本《孝經》是林紓最早的啟蒙老師,每一個文字都被外祖母懷抱捂得溫熱。家中靠母親與姐姐刺繡度日,收入微薄,曾有過五六天不能生火做飯的日子,但即使貧困如此也不能撲滅他對文字的渴望。林紓七歲時在叔父的書櫥中讀到《史記》,興奮不已;八歲時將母親給他的零花錢積攢下來用來在舊書攤買來《左傳》、《漢書》殘本,孜孜閱讀。他在牆上畫下一副棺材,旁邊寫著“讀書則生,不則入棺”,幾乎成為林紓的座右銘。

林紓一生嗜書如命。十九歲那年,林紓的祖父、父親、祖母相繼過世,林紓患了嚴重的肺病,每日咯血不止,但仍於老屋之中就著母親、姐姐刺繡做工的燈光讀書,不讀完一卷不肯休息。二十歲時林紓嘔血不止,可以不服藥,卻不能有一日離開書畫。即使明日就死,只要今日已“飽讀吾書,且以畫自怡”,林紓便覺無憾。林紓的生死,不在於柴米油鹽,不關乎功名利祿,只取決於是否與文相伴。二十歲時,林紓校閱過的書籍已不下二千餘卷,對《史記》《漢書》尤為推崇。外祖母對林紓“畏天而循分”的期許也伴隨他一生,林紓自號“畏廬”,所有的詩集、文集,乃至墓碑,皆用此名。直到六十歲時,林紓仍在北京居所門宇上大書“畏天”二字,以志不忘。一個“畏”字,源於至親,應於大道,與林紓相伴一生。

林紓是個性情中人,曾拜拳師習武,少年時“被酒時時帶劍行”,被鄉人視為“狂生”。有詩人林述庵得知林紓的狂傲之態後大怒,要當著眾人之面毆打林紓,給他點教訓。但當林述庵讀過林紓的詩文後,卻大喜過望,約林紓在橋南水榭中相見。兩人一見如故,驚喜若狂,後林述庵作詩二首吟詠此事:“三生猖狂天下無,快劍斫斷紅珊瑚。三生意氣一時絕,摩弄雷霆走日月。”“一生抱酒杯,一生躡草履。兩生搖搖同過市,上樓飲酒忽大醉,熱血淋漓灑滿紙。一生狂叫一生哭,拼擲頭顱報知己。嗚呼!兩生但笑莫悲哀,賢愚千載歸塵埃。”二人豪氣干雲,遂結為莫逆之交,飲酒作詩,指點古今。林紓曾對林述庵笑言,若集二人之筆,倚靠在城門南樓,一定會令城樓震動,於文於友竟有如此自負。十二年後的夏天,林述庵不幸早夭,林紓“冒暑馳哭”,並收養林述庵年方十一歲的孩子林之夏,盡傳其畢生所學。

林紓另有一位至交好友王灼三,有志於科舉卻因家境貧寒無力負擔,林紓便為他籌借經費,助他赴考。相傳有一年,林紓與王灼三在同一考場考試,林紓快要完卷時聽到遠處有人咳嗽得十分嚴重。林紓登上桌案遠遠望去,原來正是好友王灼三正在咯血。林紓急忙離座要過去救人,卻被巡視官阻攔。林紓憤憤地說,“我是林紓,我的朋友病重將死,我要去救他,今天的考試我已決意放棄了!”於是拿出試卷,塗掉自己的名字,跑到王灼三身邊時,王已暈倒失去意識。在林紓的救治下,王漸漸甦醒過來,眼光仍頻頻看向自己的卷子。林紓知道這位朋友對科舉十分在意,拿起他的卷子看看,發現文章已經寫完,只是缺一首詩,便想請隔座一位考生代他作詩。這位考生是王灼三的老師,但他志在自己中舉,不願幫忙。林紓再三懇求,而他則仍是拒絕,林紓忿然將卷子扔下,將王灼三揹回他的家中。送王回家之後,林紓回到科場附近的一家茶肆,等到該生考完走出考場,林紓徑直上前揪住他的頭髮,罵道,“你與王有師生之情,對待他卻像對陌生人一樣,你平時以道義自居,道義何在?”說著揮拳打去,旁觀者心裡更加敬重林紓。不久王灼三病逝,王妻苦無出路,閉門自縊,林紓破窗而入將王妻救出。林紓知道王家生計困難,為王灼三妻女奔走籌集四百金以供日用,並將王灼三的兒子王元龍領回家中,代朋友撫養孩子長大成人,直至娶妻生子,併為王灼三嫁女。

林述庵、王灼三這兩個朋友的兒子,均在林家長大成人,一個在林家十一年,一個十九年。林紓一生少有寬裕之時,在很長的時間裡是以賣文賣畫為生,但賙濟親友卻不遺餘力。林紓過世後家中一片蕭索,苦無積蓄,生計難以維持,子女更是無以教養。林紓的老友們感嘆林紓風義敦厚,四處奔走,方才為他的子女籌集到教育需用的資財。敬重古文如林紓者,遠不是刻板陳腐的酸儒,他從古文所記載的古人事蹟中讀出來的,是一片古道熱腸,任俠仗義。

林紓不通外文,譯書全需與人合譯。令林紓聲名大噪的《巴黎茶花女遺事》便是由王壽昌手捧法文原著、口述小說內容,再由林紓通理潤色,以精美的古文寫出。當時林紓喪妻不久,心境悲涼,每次譯到深情繾綣、纏綿悱惻之處,便與王壽昌二人相對而哭。此書出版,流下多少讀者的熱淚。從《茶花女》到《湯姆叔叔的小屋》,從《伊索寓言》到《魯濱孫漂流記》,從《霧都孤兒》到《大衛·科波菲爾》,林紓從此迎來十餘年的翻譯高產期,1915年時便已成就譯著一百三十餘本,譯文一千二百萬言。他情感充沛、文思敏捷,林譯小說的神韻較之原著往往有過之而無不及。林紓以自己的才華釋放出古文的巨大潛能,證明古文絕非“已死的文字”,並且古文與西方各族的思想感情並非不能相通。古文於林紓而言絕不僅僅是冷冰冰的紙面符號而已,古文伴隨林紓成長,是他一生的驕傲,更承載著他衷心敬慕的古人風義、天理綱常。

1915年《新青年》同人率先向古文發難,更有激進如廢漢字的偏激主張。此時,從前的文壇精英們,如提倡政治革新的“清末公子”陳三立等,對文壇政壇已是心灰意冷,自認“神州袖手人”。精於古文者如嚴復,因為相信“優勝劣汰”,更因為相信古文的生命力,認為古文必定勝出而無須多費口舌,對於時代風潮毫無警覺。亦有媚世者,不惜為風雨飄搖中的古文再下辣手。在這場紛爭中,最奮起、最動情、最持久為古文辯護者,當屬林紓。他深知古文之雄偉深沉,又深感社會運動的浮淺粗暴,擔心文言所繫的倫理道德亦隨之覆滅,因此他撰文反對白話文運動,致信蔡元培要求管束運動者,寫《荊生》等小說以想象的方式為古文打抱不平。但在受到蔡元培的拒絕後,又遭到《新青年》同人乃至全國範圍各大報刊的攻擊嘲諷。一時之間,批“林”成風,其中不乏赤裸裸的人身攻擊,甚至連他最為人稱道的譯著成就亦被劉半農等一筆抹殺。當時仍然堅持古文閱讀與寫作的年輕人已經不多,古文的氣運即使沒有這場運動也已是日暮西山。何況當時“反傳統”已是大勢所趨,單憑林紓一人,無法與整個時代衝撞抗衡。但林紓沒有審時度勢、和光同塵的機巧,惟有一片道義熱忱化作了滿腔激憤。當他面對整個時代社會的口誅筆伐,終於自感無力挽瀾,只能慨嘆一句“吾輩已老,不能為正其非”。但他亦並未放棄對古文的信仰,而是轉而退守家中,為摯愛的古文延續命脈。直到生命垂危,離世前一天,仍用食指在兒子手中寫道:“古文萬無滅亡之理,其勿怠爾修。”

林紓一生最引以為傲的是自己的古文,奈何卻以譯文名世。世人多知以小說《荊生》、《妖夢》影射新文化運動的“老頑固”林紓,卻不知其人仗義豪俠的真性情,不知他與文言的淵源與深情,不知他“衛道”的憂慮與苦心。直到現在,留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關於的林紓的寥寥幾語,無奈仍是盛大的譯名與喧囂的罵名。

如果可以祈求,可不可以有這樣的一本歷史,不談功名只談人:褪盡無明無謂的喧囂,衝破被強加被評斷的枷鎖,擯除非此即彼的判斷;去傾聽局中人的喃喃自語,去理解他們的執念和信仰,去看見那一雙雙真真切切灼如星火、滿含熱淚的眼睛。

本文原載於《書屋》2017年第3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