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竺可楨的“科學救國”之路

大家|竺可楨的“科學救國”之路

△ 竺可楨

竺可楨的“科學救國”之路

△ 影片《先生竺可楨》

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號載著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飛向中國空間站,執行在軌駐留6個月的載人飛行任務。他們將在空間站中完成“跨年”,這無疑標誌著我國航天事業又一次進入了新的篇章。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容易十分自豪地感慨:“我非常幸運,我從事的這一項工作,跟祖國的繁榮昌盛和民族的復興緊密地聯絡在一起,我非常感恩能夠進入這一行業,能夠生活在這麼美好的時代,國家有這麼多重大工程,讓我們有機會去探索浩瀚的宇宙。”

早在先秦時期,屈原就以一篇《天問》展開了對宇宙的想象:“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人類永恆的追求。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對於學者而言,投身科學,就意味著探索未知,就意味著創造未來。近代以來,中國就經歷了從科學救國到科學強國的轉變,這其中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就是曾任浙江大學校長的紹興人——竺可楨。

大家|竺可楨的“科學救國”之路

△ 任東南大學地學系主任時的竺可楨

竺可楨,中國近代著名科學家,教育家,中國氣象學、地理學的奠基人之一,更是近代科學救國思想的主要倡導者和實踐者。1890年3月7日,竺可楨出生於浙江紹興東關鎮(今屬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受到紹興古先賢陸游和王陽明的影響,心懷科學種子和愛國熱情。

1915年,25歲的竺可楨在哈佛大學研讀氣象學,併成為哈佛大學“中國科學社”第一批成員。他從《科學》第2卷第2期發表文章以後,成為《科學》雜誌最重要的作者之一,後來又成為中國科學社最主要的領導者之一。正是因為他的有力倡導,在當時的留美學者中逐漸形成了科學救國的思潮。

大家|竺可楨的“科學救國”之路

△ 1916年2月,竺可楨在《科學》雜誌發表據其碩士論文改寫的《中國之雨量及風暴說》,這是他中文發表的第一篇研究論文。(圖/浙大檔案館)

1918年,竺可楨開始回國任教,陸續在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南京高等師範等學校講授地理學、氣象學知識,1936年開始擔任浙江大學校長。1937年的“七·七”盧溝橋事變,標誌了日寇全面侵華的開始。中國北方的諸多大學懷著“教育救國,科學興邦”的夢想,開始南遷。而南方的學校也未能倖免。

地處南方的浙江大學,師生們雖然能夠正常上課,但是預感國難當頭,義憤填膺。浙江大學立刻成立了“特種教育執行委員會”,校長竺可楨號召全校師生以拯救中華、轉移國運為己任,“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敵焰迫近杭州時,竺可楨率校西遷江西泰和,開始了浙大西遷之旅。歷時兩年多,穿越江南六省,行程2600公里,終於於1940年抵達貴州遵義、湄潭、永興,堅持辦學七年,譜寫了一部偉大的“文軍長征”史。

大家|竺可楨的“科學救國”之路

△ 1939年竺可楨與浙大校友的合影。

1938年6月,浙江大學有一批學生行將畢業。畢業典禮上,竺校長髮表了充滿激情的講話。他要求學生以天下為己任,使中華成為不可滅亡的民族。“不求地位之高,不謀報酬之厚,不憚地方的遙遠和困苦,凡是吾人份內所應該做的事就得去做”。竺校長最後號召畢業生:“現在救國的責任,已在諸君身上,希望大家能擔當起來。”

也就是在這段日子裡,竺可楨倡立了“求是”的校訓,匯聚和保護了一大批如蘇步青、王淦昌、貝時璋、胡剛復、蔡邦華、王國松、王璡等一代知識分子精英。他們胸懷報國之志,陋室棲身,儉餐淡食果腹,創造了累累教學科研成果。培養了一大批如李政道、程開甲、葉篤正等新一批蜚聲中外的科學鉅子。為新中國成立後科學事業發展儲備了重要的人力資源。使浙大崛起成為全國著名高等學府。

大家|竺可楨的“科學救國”之路

△ 坐落於紹興上虞東關鎮西大木橋頭的竺可楨故居

如今再回顧這一段科學救國之旅,令人難以忘懷的不僅是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為祖國開拓科學疆土的熱忱,還有那一份求是、求真的探索精神,那是知識分子的中國魂,也是民族進步的靈魂。

本文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留言聯絡。

- END -

撰 文|曉  寒

編 輯|漢 華、晴 一

更多閱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