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平古 道兩次著名的奇襲戰

陰平古 道兩次著名的奇襲戰

陰平古道碑。(圖片由作者提供)

陰平古 道兩次著名的奇襲戰

青溪古鎮。

陰平古 道兩次著名的奇襲戰

陰平道通向莽莽秦嶺。

陰平古 道兩次著名的奇襲戰

青川唐家河陰平古道歷史悠久,古蹟眾多,風景優美。

陰平古 道兩次著名的奇襲戰

唐家河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沿著陰平古道巡山。

陰平古 道兩次著名的奇襲戰

陰平古道上的吊橋。

陰平古 道兩次著名的奇襲戰

落衣溝還儲存著一座清代的石拱橋。

陰平古 道兩次著名的奇襲戰

鄧艾畫像。

陰平古 道兩次著名的奇襲戰

傅友德畫像。

青溪鎮地處青川縣西部邊緣,位於岷山山脈南麓的摩天嶺腳下,青竹江上游,因清江河過境,以其水清澈,取“清”字去三點,故名“青溪”。與二省(四川、甘肅)三市縣(四川廣元、四川綿陽、甘肅文縣)交界,與青川縣橋樓鄉、房石鎮及甘肅文縣、綿陽市平武縣相鄰,集鎮距縣城喬莊59公里。據《華陽國志》載,自蜀漢建興七年(229)置縣,至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

青溪鎮三面環山,唯有一條與外界相連的大路,故而進可斷馬鳴閣道、陽平關(古稱陽安關,今位於陝西寧強縣),掌控漢中—劍閣一線的生命通道,切斷由劍閣入蜀部隊後路,形成關門打狗的戰略態勢;退可扼守陰平古道,佈防於海拔2227米的摩天嶺與北雄關、白水關一帶,保衛巴蜀 最重要的側門,也可出景穀道正道(今青川縣西)或陰平小路攻佔隴右武都,割斷河西平原與關中平原的聯絡,再配合出劍閣入漢中的部隊圍獵關中。如果說劍閣是把守入蜀的正門,青溪鎮便可算是蜀地的側門,歷代政權多重視於此,青溪鎮也由此醞釀出她獨具特色的歷史韻味。

三國名將鄧艾 偷渡陰平奇襲成都

高平陵事變後,經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代十四年經營,司馬氏在陸續平定毋丘儉、文欽、諸葛誕等人的反抗後,已較穩固地掌控了曹魏軍政大權。為最終奪取政權,司馬氏還需一場對蜀漢、東吳的大勝,以此來確立自己的地位。魏景元四年(263)五月,魏帝曹奐下詔伐蜀,以鍾會為主帥,攜軍十餘萬克漢中陽平關。姜維獲悉後,為守蜀國根本,從沓中一路轉進,與廖化出陰平,會軍張翼、董厥赴劍閣(今劍閣縣北)據守,這為鄧艾偷渡陰平創造了絕佳條件。

綿竹一陷 成都已無險可守

此前鄧艾已克沓中,姜維退出陰平後,鄧艾順勢而進。但鍾會因久攻劍閣不下,慮“糧運懸遠”,已打算撤退。鄧艾便向司馬昭建議在蜀軍主力被牽制於劍閣時,由其領軍三萬,一萬作前鋒攻擊,剩餘兩萬人負擔糧草軍械作後繼支援,從陰平小路攻掠漢德陽亭(即梓潼郡漢德縣陽亭,位於今劍閣縣中部,青川縣南部)再奔赴涪城(今綿陽),進而威脅成都,直搗腹心。為確保偷襲的軍事機密不洩露,鄧艾便由碧口出發,採取避實就虛的方略,翻越天險摩天嶺到達喬莊,下漢德陽亭,再轉向西北“行無人之地七百里”,敗降江油守將馬邈。

此時後主劉禪方才獲知鄧艾大軍已近成都的訊息,急令衛將軍諸葛瞻趕赴涪城抵禦鄧艾。由於諸葛瞻缺乏作戰經驗,認為援軍數量多於鄧艾,並且以逸待勞,導致判斷失誤,沒有聽從部將黃崇拒鄧艾於左儋道內的建議,而是駐軍在綿亭(今綿陽西)尋機與鄧艾決戰。最終蜀軍前鋒被鄧艾迅速擊潰,諸葛瞻被迫退守百里之外的綿竹關與鄧艾決一死戰,雖將士用命浴血奮戰,諸葛瞻仍不敵鄧艾,終歿於此。綿竹一陷,成都已無險可守,後主劉禪不得不於十一月上降表、送玉璽,“輿櫬自縛,詣軍壘門”向鄧艾投降。

鄧艾滅蜀 直搗黃龍而竟全功

縱觀此次鄧艾滅蜀之役,關鍵有三:

一是,鍾會在劍閣的正面戰場上拖住了姜維、廖化的主力部隊,使得蜀國後方防禦空虛,給鄧艾可乘之機。

二是,鄧艾行軍至碧口,沒有選擇繼續沿河谷傍道而行,由白水街直穿青川經青溪過平武南壩(古江油戍)抵達涪城。因為這條路全線沿河谷構造而成,只有青溪鎮至南壩鎮間一座被稱為“橋子頂”的高峰(海拔2300米),其餘路途均較和緩平順,是由甘入川的正路;但此線居民聚居點較多,且路程長,不利於掩軍突襲的戰術。於是鄧艾選擇從碧口出發,翻越海拔2227米的摩天嶺,直抵喬莊鎮,此後再繞道雁門壩(即漢德陽亭,另一說為馬角壩)直驅平武。此路雖崎嶇坎坷,摩天嶺險峻難攀,但由碧口到喬莊只有數十里,還可避開戍守在白水關的蜀軍,到雁門壩後再“行無人之地七百里”至平武,完美地隱藏了鄧艾的戰術動作。

三是,鄧艾抵達青川喬莊鎮後,他面臨兩個選擇,一是奔赴劍閣配合鍾會前後夾攻奪取蜀大門;一是佔江油作為小後方,在此休整,然後直取成都,達成一舉滅蜀的壯舉。鄧艾選擇了第二種方法。如果配合鍾會拿下劍閣,打通入蜀道路,迎鍾會所率大軍入蜀,看似穩妥,但若不能全殲姜維、廖化,姜、廖必定會逐城、逐關退守,拖延戰事,鍾會所擔心的“糧運懸遠”情況必然更加惡化,既與原先“衝其腹心”的謀劃不符,而且也失去了偷渡突襲的銳氣和突然性,導致風險增加。若待部隊稍事休整完畢,趁蜀內空虛,閻宇率領的巴東援軍尚遠,下江油、克綿竹,則成都面前一片坦途,而且姜、廖部也被牽制在劍閣,難以回顧,看似孤軍深入,實則直搗黃龍,一戰而竟全功。此戰過後,鄧艾名噪海內、百世流芳,唐、宋時皆配享武廟。偷渡陰平也成為世界軍事史上一次經典的突襲戰例。而青溪鎮境內的摩天嶺作為鄧艾奇襲滅蜀的最重要一站,留下了諸多供後人憑弔的傳說和遺蹟。著名的有落衣溝遺址,相傳為鄧艾“鑿山通道,造作橋閣……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時遺落衣物之處。有寫字巖古蹟,其石峭壁如鏡,刻有“鄧艾過此”四字,現已毀。此外還有聽信溝、打箭坪、印盒石等古蹟遺址。

明朝大將傅友德 強渡陰平滅掉明夏

明洪武三年(1370),明軍在主帥徐達的帶領下已連克山東、河南、河北、山西、甘陝等地,大破擴廓帖木兒於甘肅定西(今甘肅定西市),打掉了元廷在中原地區最後一個有力據點。“不五六年間,群雄斂跡”,僅剩巴蜀地區的明夏政權依靠幼主明升、左丞相戴壽憑藉地利苟延殘喘。而原明夏太祖皇帝明玉珍已於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春過世,新繼幼主無力彈壓,大臣間相互爭權,經明昭之亂後,內患頻起,雖然朝局最終被戴壽勉強平定,但夏國元氣已傷。

出兵前 朱元璋密囑徵蜀方略

明洪武四年(1371),明軍分為兩路出兵伐蜀,一路為湯河、廖永忠部,在瞿塘與夏軍正面交戰。另一路為傅友德、顧時部。出兵前,朱元璋密囑傅友德徵蜀方略:“蜀人聞我西伐,必悉精銳東守瞿塘,北阻金牛,以抗我師。若出不意,直搗階、文,門戶既隳,腹心自潰。兵貴神速,患不勇耳。”傅友德在朱元璋的謀劃下完美執行了此次徵蜀方略。先佯言出金牛道進攻,引起駐守瞿塘的夏軍注意,然後派人偵知階州(今甘肅隴南市武都區西北部)、文州(北周、唐為文州,宋廢,元復為文扶州萬戶府,今甘肅文縣)守衛力量薄弱,於是領兵急渡陳倉,以五千精銳為前鋒,攀山越谷、不分晝夜趕至階州。階州守將丁世珍出城迎戰,慘遭大敗,於文州城前三十里,斷白龍江橋以阻傅友德。傅友德命士卒修橋搶渡,在五里關(今文縣城北關家溝五里關)再敗丁世珍,攻下文州全境。

至此,陰平古道門戶大開,傅友德迅速透過白水江,抵達碧口,此時距離成都尚有多處天險,但夏國人心離散,險關已無人可守。傅友德由陰平正道透過,軍至杲陽關(今青川縣三鍋石鎮關埡山),龍安宣慰司同知薛文勝率軍投降,“供給軍儲,指引道路”。其後傅友德部勢如破竹,高歌猛進攻克綿州(今綿陽),並命人將捷報書於木板,放入漢水向瞿塘一線對峙的兩軍傳遞,宣揚軍威,然後繼續向前攻擊漢州(今廣漢市)。在傅友德攻擊江油時,戴壽方獲知階州、文州失守的訊息。為確保成都安全,急調瞿塘守軍精銳奔援漢州,但還未趕及,漢州城已被傅友德攻破。

破重慶 明升恐懼之下遣使請降

傅友德趁士氣高昂之機,繼續率兵大敗來援的戴壽部,進而圍攻成都。與此同時,由於瞿塘方向守軍力量被削弱,湯河、廖永忠在接到傅友德的捷報和朱元璋的問責旨意後,由廖永忠率水師擊破瞿塘,攻克重慶門戶銅鑼峽,夏國君主明升恐懼之下遣使請降。戴壽接到妻兒老小來信,聞聽明升已在湯、廖兵鋒所迫下投降,喪失鬥志,在封籍府庫向傅友德投降後,與向大亨、莫仁壽等人鑿船自沉而死。

此次滅夏之戰,因“一戰戴壽披靡,再戰因逼成都”“戴壽為傅將軍生擒於成都,於是中國清寧”,潁川侯傅友德被明太祖朱元璋評為滅夏第一功臣。

傅友德滅夏與鄧艾入蜀有相同之處,卻也不盡相同。相同之處一在於二者都有偷襲的背景。鄧艾偷渡陰平,翻越摩天嶺,傅友德佯稱出金牛道攻擊,卻從陳倉轉道偷襲階州、文州。二在於兩次戰役都各有伐蜀主力部隊在正面戰場牽制敵軍,為偷襲行動掩護。三在於偷襲得手後,鄧、傅都選擇倍道而進趨赴成都,沒有與主力匯合夾攻敵軍主力的打算。不同之處一在於鄧艾需要顧忌白水關的蜀漢戍軍,所以選擇翻越摩天嶺繞過白水關直抵青川喬莊,再赴漢德陽亭。傅友德則是在掃除階、文兩州抵抗力量後,陰平道已無人能守,所以選擇由陰平正道挺進。二在於蜀漢政權中心在成都,夏國政權中心在重慶,防衛重點不同。但由於成都控制著金牛道以南的劍閣、綿竹等地,在地緣上佔據著四川盆地的決定性地位,不容有失,這也是戴壽揀選瞿塘精兵援救成都的重要原因。三在於鄧艾面對的蜀漢政權雖內部有嫌隙,但政權仍較穩定,軍隊主力集中。傅友德攻擊的明夏政權則主幼闇弱,內部動盪不安。明玉珍死後各大臣相互爭權,右丞相萬勝、知樞密院事張文炳、明玉珍義子明昭矛盾爆發,互相殘殺,待左丞相戴壽勉力平定朝局後,平章吳友仁又佔據保寧府(今蒼溪、閬中處),專權妄為。夏國動亂的朝局、離散的人心是其覆滅的重要根由之一。

文圖來源:四川省地方誌工作辦公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