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的病因病機及中醫治療

痤瘡的病因病機

歷代文獻中記載痤瘡的病名有“皰、酒鼓、鼓、粉刺、麵粉渣、肺風粉刺”等不同的稱謂。但痤瘡的病因病機所論不多,僅以外邪、溼聚、血熱立論。如《素問。生氣通天論》雲:“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鬱乃痤。”又云:“汗出見溼,乃生痤痱。”指出本病由於

寒邪、熱邪、風邪,溼邪鬱於肌表,閉阻經絡,脂凝邪聚而成痤

。《外科正宗·肺風粉刺酒齄鼻》曰:“

粉刺屬肺,齄鼻屬脾,總皆血熱鬱滯不散,所謂有諸內,形諸外

。”《外科大成·肺風酒刺》亦云:“

肺風由肺經血熱鬱滯不行而生酒刺也

。”認為風熱之邪侵入體內,或素體血熱,或嗜食辛辣、肥甘,助生內熱,日久累及血分,而成血熱鬱滯,於是發為痤瘡。近年來,中醫從傳統的風熱、肺熱、血熱發病理論基礎上,提出了血瘀、溼熱、痰結、腎虛等觀點。禤國維認為痤瘡的發病多為腎之陰陽失調,

陰虛火旺

,或

肺胃虛熱鬱滯

,上攻頭面而成。朱仁康將囊腫型痤瘡分為2型,

肺風型

以清理肺胃積熱為主,

痰瘀型

以活血化瘀,消痰軟堅。王琦認為痤瘡患者多正值青年氣血旺盛,加之陽熱偏盛,溼易與熱相結,鬱於體表而發;或是飲食、生活起居不調助長溼熱內生,循經上行,發於面部導致痤瘡的發生,提出

從溼熱體質論治痤瘡

。劉慶幫則認為在痤瘡的發病過程中,“火熱”始終是一個基本因素,臨床上

將痤瘡之“火熱證”分為“心火上炎證、肝鬱化火證、胃火亢盛證、溼熱鬱滯證、氣虛發熱證、陰虛陽浮證、上熱下寒證、陽鬱伏火證、瘀熱互結證”等基本證型

。霍曉玲等提出“鬱”乃痤瘡發病的根本病機;透過區域性和整體辨證,辨明形成“鬱”之病機,從皮損辨別標鬱,從整體辨別本鬱,辨明標本,分型論治[1]。

趙雲芳認為

肺熱壅盛,腠理鬱閉

是痤瘡的主要病機;艾儒棣則認為

肺胃熱盛

是痤瘡的主要病機,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痤瘡,均有肺胃熱盛的病理基礎;肝、腎亦與痤瘡的發病關係密切。程桂英認為從經絡辨證的角度來看,肝經有分支循行至面頰、口周、前額,肝上注於肺,二者相通,肺經之病與肝經之病相互影響,痤瘡的發生發展與肝密切相關;另一方面,中醫素有“肝腎同源”之說,肝腎陰陽,息息相通,相互制約,協調平衡。有醫家認為,痤瘡的內在病因以腎陰不足為主; 《女科撮要》曰: “十二經脈,三百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注於面”,可見顏面與衝任經脈的關係密切。煙建華提出對於臨床兩乳脹痛,痤瘡於經期加重,行經後減輕,煩躁易怒的痤瘡患者,其病因主要與肝經鬱熱、衝任失調有關; 另外有學者提出在任何一種型別的痤瘡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瘀[2]。

痤瘡的中醫藥治療

1、內治法:應根據發病時間長短,皮損形態等不同表現分型論治,隨證加減。

肺經風熱證

:皮損以紅色或膚色丘疹、粉刺為主,或有癢痛,小便黃,大便秘結,口乾;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相當於痤瘡分級中的Ⅰ、Ⅱ級。應疏風宣肺,清熱散結,方藥為枇杷清肺飲或瀉白散加減,中成藥可選梔子金花丸等。

脾胃溼熱證

:皮損以紅色丘疹、膿皰為主,有疼痛,面部、胸背部面板油膩;可伴口臭、口苦,納呆,便溏或粘滯不爽或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或弦,相當於痤瘡分級中的Ⅱ、Ⅲ級。治法應清熱利溼,通腑解毒,方藥為茵陳蒿湯或芩連平胃散加減。便秘者可選用中成藥連翹敗毒丸、防風通聖丸等;便溏者可選用中成藥香連丸、參苓白朮散等。

痰瘀凝結證

:皮損以結節及囊腫為主,顏色暗紅,也可見膿皰,日久不愈;可有納呆、便溏,舌質淡暗或有瘀點,脈沉澀,相當於痤瘡分級中的Ⅳ級。治法應活血化瘀,化痰散結,方藥為海藻玉壺湯或桃紅四物湯合二陳湯加減,中成藥可選丹參酮膠囊、大黃蟄蟲丸、化瘀散結丸、當歸苦參丸等。

衝任不調證

:皮損好發於額、眉間或兩頰,在月經前增多加重,月經後減少減輕,伴有月經不調,經前心煩易怒,乳房脹痛,平素性情急躁;舌質淡紅苔薄,脈沉弦或脈澀,相當於有高雄激素水平表現的女性痤瘡。治法應調和衝任、理氣活血,方藥為逍遙散或二仙湯合知柏地黃丸加減,中成藥可選用逍遙丸、知柏地黃丸、左歸丸、六味地黃丸等。

2、外治法:中藥溼敷:馬齒莧、紫花地丁、黃柏等水煎溼敷,每日2次,每次20min,用於炎性丘疹、膿皰皮損,起到清熱解毒,減輕炎症的作用。中藥面膜:顛倒散(大黃、硫磺等量研細末),用水或蜂蜜調成稀糊狀,塗於皮損處,30min後清水洗淨,每晚1次。用於炎性丘疹、膿皰、結節及囊腫皮損,起到破瘀活血,清熱散結的作用[3]。

痤瘡的中醫治療特色

[4]

1、從風論治:

《黃帝內經》雲:“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鬱乃痤”;《石室秘錄》雲:“粉刺之症,乃肺熱而風吹之”;《儒門事親》《外治壽世方》中有“風刺”的記載。因此古代醫家注重從風治療本病。從風論治又分為風熱和風寒,疏散風寒常用

防風、白芷、荊芥

等。發散風熱常用的藥用有

菊花、薄荷、蟬蛻、牛蒡子

等。菊花,《綱目拾遺》雲:“專入陽分。治諸風頭眩,解酒毒疔腫。”薄荷,《本草綱目》雲:“利咽喉、口齒諸病。治瘰癧,瘡疥,風瘙癮疹。”蟬蛻,《本草綱目》雲:“治頭風眩運,面板風熱,痘疹作癢,破傷風及療腫毒瘡,大人失音,小兒噤風天吊,驚哭夜啼,陰腫。”牛蒡子,《本草綱目》雲:“消斑疹毒。”這些都是古代醫家治療痤瘡及面板病的常用藥。

2、從肺論治:

主證為肺經風熱,手太陰肺經起於中焦而上行過胸,肺經有熱,則循經上燻,壅於胸面,故胸面生疹。《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決》雲:“肺風粉刺,此症由肺經血熱而成”。臨床見顏面、胸背散在紅粟,色淡紅或鮮紅色,或伴癢痛,舌紅苔薄黃,脈浮數。治宜清肺散熱,主要藥物:

黃芩、桑白皮、枇杷葉、甘草、梔子、連翹、金銀花、黃連、白花蛇舌草、生地、丹皮

等。使用頻次最高為黃芩、桑白皮和枇杷葉。枇杷葉,苦,微寒。歸肺,胃經,具有清肺經風熱,降逆止咳之功。《食療本草》雲:“枇杷葉,煮汁飲,主渴疾,治肺氣熱嗽及肺風瘡,胸、面上瘡”;《本草再新》雲:“枇杷葉,清肺氣,降肺火,止咳化痰,止吐血嗆血,治癰瘓熱毒”。黃芩,苦,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日華子本草》雲:“黃芩,下氣,主天行熱疾,療瘡,排膿”;《神農本經》雲:“黃芩,主諸熱黃疽,腸僻,洩利,逐水,下血閉,(治)惡瘡,疽蝕,火瘍”。臨床上這些用藥均為各代醫家常用的清肺熱之藥。

3、從脾胃論治:

主證為胃腸溼熱、脾虛溼熱及肺胃溼熱,足陽明胃經起於顏面而下行過胸,胃經積熱,則循經上行,滯於胸面,而生痤瘡。臨床見皮疹紅腫疼痛,或有膿皰,伴見口臭,大便黏滯不爽,納呆,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等。主要藥物有

黃芩、梔子、茵陳、黃連、大黃、薏苡仁、甘草、桑白皮、連翹、金銀花、蒲公英、生地

等。黃芩,《別錄》雲:“療痰熱,胃中熱”;《日華子本草》雲:“下氣,主天行熱疾,疔瘡,排膿”。梔子,《本經》雲:“主五內邪氣,胃中熱氣,面赤,酒皰皶鼻,白癩,赤癩,瘡瘍。”茵陳清溼熱。黃連,《別錄》雲:“調胃厚腸,益膽,療口瘡”。大黃,《別錄》雲:“除痰實,腸間結熱”。

4、從肝和衝任論治:

主證為肝經鬱熱、衝任失調,臨床症狀主要是伴有痛經、月經不調等症。主要藥物有

益母草、香附、當歸、柴胡、白芍、紅花、丹參、女貞子

等。益母草,《綱目》雲:“活血,破血,調經,解毒”。香附,《滇南本草》雲:“調血中之氣,開鬱,寬中”。當歸,《雷公炮製藥性解》雲:“入心、肝、肺三經”;李杲:“當歸梢,主癥癖,破惡血,併產後惡血上衝,去諸瘡瘍腫結”。柴胡,《本草再新》雲:“入心、肝、脾三經”,和解表裡,疏肝。白芍,《日華子本草》雲:“治風補癆,主女人一切病”,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主治月經不調。

參考文獻:

[1]黃雲,李麗瓊.痤瘡的病因病機及中醫治療進展[J].雲南中醫中藥雜誌,2014,35(06):83-86.

[2]郭瀲,李詠梅.痤瘡的中醫藥治療研究述評[J].中醫學報,2012,27(06):759-761.

[3]項蕾紅.中國痤瘡治療指南(2014修訂版)[J].臨床面板科雜誌,2015,44(01):52-57.

[4]顧煒,張小卿,吳景東.從中醫病因病機與常用藥探討痤瘡的中醫治療特色[J].遼寧中醫雜誌,2016,43(04):739-742.

痤瘡的病因病機及中醫治療

整理丨菟絲子

圖片丨石靜

版權宣告

本平臺所使用的圖片、音影片、文字僅用於學習交流,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侵權及使用不當情況請及時與我們聯絡刪除或協商授權事宜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