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爾鐵塔有什麼用?還差點被拆了賣掉,為何現在能成為法國的標誌?

說到各個國家的地標性建築,比如咱們的萬里長城、比如美國的自由女神像、比如英國倫敦的大本鐘,那如果是法國呢?我相信,你會毫不猶豫地說出:埃菲爾鐵塔這個名字。甚至腦袋裡還會勾勒出它大致的樣貌。但咱們再把這幾個建築物拿出來分析一下會發現:我們的萬里長城在古時是用來抵禦遊牧民族侵犯的,自由女神像是為了慶祝美國獨立一百週年。大本鐘最初是為了紀念維多利亞女王,而埃菲爾鐵塔呢?似乎好像沒有什麼實質上的意義。再加上,就算是今天,建造它都小有難度,更別說19世紀的80年代了。甚至曾幾何時,埃菲爾鐵塔還差點被拆了賣掉。那麼,這問題就來了:當初法國人為什麼要建造這個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實質意義的鐵塔呢?它的命運又為何險些被拆掉,變成了法國的文化標誌呢?

埃菲爾鐵塔有什麼用?還差點被拆了賣掉,為何現在能成為法國的標誌?

首先,我們先穿越回1872年的法國。為什麼我要選定這一年呢?因為前一年,在與德國前身普魯士王國的戰爭中,法國人再次向日耳曼人展現了他們的優良傳統,時任皇帝拿破崙三世親率十萬大軍舉白旗投降。既然仗打輸了,割地賠款是必須的。德國人俾斯麥一張嘴就是50億法郎。一說到割地賠款,你可能馬上就會想到晚清。畢竟,也是同一時期,清朝在與西方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時,同樣支付了很多賠款。如果把清朝前前後後的賠款加起來,大概有12億兩白銀。按照當時的購買力來說,50億法郎與這12億白銀是差不多的。換句話說:這場普法戰爭,讓法國人直接虧到姥姥家去了。所以按常理來看:由於國庫空虛,休養生息才是最好的做法。在我們文化傳統中,有這麼一種說法:叫沖喜!意思就是,當你連續倒黴運的時候,就應該辦點喜慶的事來沖掉身上的黴運。而後來法國人也用事實證明了:沖喜是不分國界的。沖喜沖喜,衝的到底是什麼喜呢?法國人看完黃曆後一拍大腿:1789年攻佔巴士底獄的法國大革命,眼瞅著就要一百週年了,咱們就在首都巴黎辦個世界博覽會吧。一方面,可以向世人展示一下法國強大的工業實力,一方面還能撫平民眾在普法戰爭帶來的創傷。更重要地是:此時法國在海外還有著大量的殖民地,如果不支楞起來,那殖民地的利益可就保不住了。目標既然有了,法國人就開始緊鑼密鼓地開始籌辦。但既然是博覽會,你總得有個標誌性的建築吧?這個建築怎麼造也要比美國的塔高吧?看到這些要求後,各路的建築師紛紛投稿。有的建築師覺得:這個塔應該是個燈塔,這樣就有一種點亮整個巴黎的趕腳。聽起來,這個想法是非常完美的。但到最後,它也只是停留在了想象的階段。

1881年,一位名叫巴托爾迪的雕塑家在設計完自己的作品後發現:由於雕塑的成品會被放置在高處,所以,需要一位工程師來幫他解決一下關於風力方面的問題。於是,他開始四處尋找高人。老話說的好啊:嘴勤能問出金馬駒來,這麼一天,有人告訴他:一位名叫古斯塔夫·埃菲爾的小夥,在工程方向頗有成就。於是,巴托爾迪就主動聯絡了埃菲爾,一番操作後,埃菲爾就給雕像內部設計出了一套完美的鋼鐵支架。最終在1886年10月28日,這個雕像出現了美國紐約的自由島上。說到這相信你大概也猜出來了,它就是法國人送給美國的自由女神像!從今天的角度來說,能參與自由女神像這樣作品的設計,一定會讓埃菲爾在法國工程界名聲大噪。

埃菲爾鐵塔有什麼用?還差點被拆了賣掉,為何現在能成為法國的標誌?

然而,事實上,人家老早就有了自己的建築公司。甚至1884年,當他公司的設計室主任拿著這張草圖來找埃菲爾時,埃菲爾並沒有表現出有多大的熱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兩年後的1886年,他還為尼斯的天文臺設計了圓頂。雖然這一年埃菲爾已經54歲了,但小編還是想說:埃菲爾就是父母嘴中那位別人家的孩子。當然,最終,埃菲爾還是決定來做這項工程。1887年,他準備與巴黎政府聊聊鐵塔的細節。正常來說,如此巨大的工程,巴黎政府應該是大包大攬的。比如資金的籌措、人員的排程工作都是政府來完成。而現實是什麼呢?當預算的數字650萬法郎擺在政府人員面前時,政府人員面露難色,並表示:唉呀,小埃同志,你也知道。普法戰爭咱們打輸了。這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我幾個銀行那這東拼西湊的之後,只有150萬法郎。要不,剩下那500萬法郎,您就。。。。。哎?如果此時,你是埃菲爾。你相信巴黎政府真的只能拿出150萬法郎?這個工程,你還會繼續幹下去嗎?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放棄。但要知道埃菲爾不但是個工程師,人家還在經營自己的公司啊。所以,埃菲爾提出了這樣的條件:從鐵塔建成之日起後的20年,鐵塔帶來的所有門票收入都歸我所有。20年後,您想拆就拆,想賣就賣。還沒等埃菲爾說完最後一個字,巴黎政府立馬拍板表示:不許反悔啊。雖然現實的過程不像小編說的這麼戲劇性,但可以肯定的是:最初巴黎政府對鐵塔並沒有寄以太高的期望,所以出的錢越多,就意味著越虧錢。甚至還想過,等世博會一結束就拆掉。再加上這麼個龐然大物維護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而且,在後來的施工過程中,法國的藝術界的態度更是讓巴黎政府堅定了自己最初的想法。我們都知道巴黎嘛,算是藝術家的天堂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畫家、文學家、音樂家的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而當時這些人對鐵塔的態度是出奇的一致,他們認為:與巴黎聖母院、盧浮宮、凱旋門相比,這麼個黑咕隆咚的大煙囪,簡直就是巴黎的恥辱。而這些藝術家裡,就有咱們相對比較熟悉的莫泊桑和小仲馬。有了藝術家們的“肯定”,政府越來越覺得自己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畢竟等世界博覽會結束之後,如果鐵塔效果不錯,有人參觀的話,我們賺到了遊客和城市形象;要是沒人參觀,只要給埃菲爾稍加施壓,沒準第二年就有拆了的可能。所以,一直到鐵塔建成之前,巴黎政府都覺得自己是撿到了一個大便宜。當然,不管外人怎麼看不上,埃菲爾和他的團隊可一點都沒大意。在接下來的兩年裡,埃菲爾帶領著50個工程師,用5300多張圖紙清晰地描述了18038個部件的具體位置和安裝方法。最終在1889年3月按時完工。而且,更令人欣慰的是,沒有發生比較致命的事故。雖然在建造時,備受指責,但隨著5月6日世博會的開始,這份指責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瘋狂的人群。這裡面就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另一位名人:愛迪生。當然,還有一位,他就是前面提到的莫泊桑。為什麼要提這位文學家呢?因為,在埃菲爾鐵塔建成後,他幾乎每天都在鐵塔下面吃飯。至於為什麼?莫泊桑表示:只有塔下是整個巴黎看不到埃菲爾鐵塔的地方。別說,這歪理還挺打動人的。看來,人類終究逃不出:王境澤的真香定律!

埃菲爾鐵塔有什麼用?還差點被拆了賣掉,為何現在能成為法國的標誌?

故事說到這,你可能會想:既然能帶來不菲的收入,看來埃菲爾鐵塔是不會被拆除了。其實還真不是。時間再來到1925年。這會第一次世界大戰剛打完沒多久。法國人可以說為勝利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於是,很多報紙就寫道:(埃菲爾鐵塔的金屬結構似乎是生鏽了,高昂的維修與保養費,政府已無力承擔,也許賣掉它是最好的選擇。)當然,當年的這種無良小報和今天網際網路上的營銷號是一個性質:無下限的追求流量。顯然,這篇關於賣掉埃菲爾鐵塔的報道也是如此。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一位名叫盧斯蒂格的職業騙子看到這份報紙後覺得:賣塔這事沒準還真是個商機。由於此時埃菲爾鐵塔的所有權早已歸巴黎政府所有,所以,盧斯蒂格就假扮政府官員,按照廢鐵的價格對外出售埃菲爾鐵塔。兩次!最後,當受害者發現自己被騙之後,人家盧斯蒂格早已登上了去往維也納的火車。雖然賣塔這個小插曲是一場騙局,但不可否認的是:埃菲爾鐵塔建得再好再漂亮,大家也會看膩,而且,那個年代交通又不便利。所以,雖然從一戰結束到二戰開始之間這段時間,埃菲爾鐵塔平均每年都能吸引48萬的遊客,但就像報紙中說的那樣:高昂的維護費用,也著實讓人很頭疼。當然,如果說以上這些事是可以預期的,那麼接下來,埃菲爾鐵塔連同盧浮宮等建築則迎來了生死存亡的一刻。

埃菲爾鐵塔有什麼用?還差點被拆了賣掉,為何現在能成為法國的標誌?

1940年5月,德國人繞過法國人修建的馬其諾防線,1940年6月14日,德軍挺進巴黎;8天后,時任法國陸軍元帥貝當在投降協議上簽字了。不過,雖然法國人投降了,人家保留了最後一絲的尊嚴。由於埃菲爾鐵塔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塔,所以,法國人意識到,德國人來之後,塔尖上飄的一定是納粹的旗幟了。於是,他們將埃菲爾鐵塔內部電梯的電纜剪斷。這就導致等德國人真來了以後,納粹士兵不得不 爬到 最頂端才可以換上自己的國旗,也許是經驗不足的緣故,德國人沒想到上面的風那麼大,剛掛上去沒多久,國旗就被風吹走了。沒辦法,士兵只能拿一面小一點的國旗再爬一次。而希特勒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來到巴黎,是第二年的6月23號。基本算是一年整了。並且還留下了這樣一張照片。

埃菲爾鐵塔有什麼用?還差點被拆了賣掉,為何現在能成為法國的標誌?

當然,希特勒來到巴黎留下的可不只是這一張照片。在參觀完拿破崙的墓地、埃菲爾鐵塔、盧浮宮等建築之後,他對著身邊的建築師朋友說道:雖然巴黎很美,但柏林一定要比它更出色。等我們的霸業完成之時,巴黎將永遠活在柏林的陰影之下。從這一番話中,我們能感受到,此時的希特勒還是希望自己的柏林能夠在藝術的角度上去超越巴黎。但隨著戰事的不斷變化,希特勒在對待巴黎的態度上也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1944年8月23日,隨著盟軍的不斷接近,巴黎的解放也是指日可待。當然,知道這一點的除了巴黎市民還有,就是希特勒。於是,他立即命令當時的巴黎軍事總督迪特里希·馮·喬利茨將軍,立即用炸藥摧毀巴黎的所有歷史古蹟。埃菲爾鐵塔自然也不例外。希特勒的原話是:城市決不能落入敵人的手中,除非它變成了一堆廢墟。但,咱們中國有句老話: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再加上,二戰都打到這個時候了,喬利茨將軍也深知:納粹已是無力迴天。於是,他並沒有執行此時已接近瘋狂的希特勒的命令。1944年8月25日,喬利茨將軍投降!可以說,正是因為喬利茨將軍的手下留情,才有了今天巴黎這座城市。所以,他經常被視為“巴黎的救世主”。1966年11月5日,喬利茨將軍因戰爭性疾病而去世,多位法國高階軍官出席了這場葬禮。

埃菲爾鐵塔有什麼用?還差點被拆了賣掉,為何現在能成為法國的標誌?

故事說到這,大家似乎也能感受到埃菲爾鐵塔之所以能一直矗立在戰神廣場,除了最初的機緣巧合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在建造上,確實領先於當時世界的工藝水平,還有就是,埃菲爾鐵塔雖然不像我們的萬里長城一樣擁有禦敵的功能,但它也見證了法國人從一戰到二戰,再到今天這一百多年間的興衰史。從這個角度來說:埃菲爾鐵塔與我們的萬里長城一樣,都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瑰寶。好,最後,仍然是一個小問題。今天咱們聊了巴黎甚至是整個法國的地標性建築,那麼,大家可以把自己家鄉的地標性建築寫在評論區,看看誰的最難猜。當然也有可能這個建築會出現在後面的影片中哦。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