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乏味的對白和驢唇不對馬嘴的唱詞毀了一出好戲!

最近受邀讀一個劇本,據說是寫給某個秦腔劇團的,當然,也可能是寫給其他劇種的,因為劇作者並不是西北人。

讀過之後自然要給劇團提意見,撓頭想了想,先用千兒八百字闡述了一下主題內涵是多麼高妙,場次結構是多麼合理,人物性格是多麼鮮明,矛盾衝突是多麼激烈,云云。

實話實講,這個戲的主題確實不錯,雖然是新編歷史劇,但卻洋溢著濃郁的時代價值,矛盾很激烈,能讓演員在矛盾中塑造人物,把故事講清楚,也就把人物樹立起來了。在這幾年看過的新編戲裡面,確實是不錯的佳作。

然而這個戲最大的問題是,唱詞寫得不好,對白寫得不好。對白淺白到毫無情趣,基本就是生活對話,你一言我一語,老戲裡習慣使用的比喻、調侃通通沒有,更不要提到傳統戲曲文學常用的比興手法。

“趕坡”進窯之後,王寶釧和薛平貴的一段對話,像什麼“如今知道了,好比棒槌敲牙,有些夯口難叫”,“蚧蚪爬到碾盤子上,你先冰著去”。這些充滿民間智慧的比喻和歇後語,頓時讓觀眾更有興趣。

我一直都記得很多年前看到肖玉玲主演《玉堂春》的一個細節。王金龍喬裝探監,扮演禁婆子的王輔生說了兩句話,一句是問話時說“半夜三更喊叫著,得是坐監呀咋呢”,一句是索取賄賂後說“娃還是個內行”。前一句引人發笑,後一句令人深思,這種來源於民間的小智慧小聰明,立即就將人物性格描述清楚了。

反觀當下劇目創作,總把英雄人物無限拔高,對話都特別高尚,將觀眾推到千里之外;即便是給劇中的反面人物或者丑角人物寫對話,也往往只是變化形式,而不是從生活中提取,讓觀眾也親近不起來。

唱詞更是離譜。我懷疑劇作者不是西北人,就是因為唱詞不押韻,豈止是不押韻,字數也七零八落,上句要是寫7個字,下句就敢寫5個字。

別讓乏味的對白和驢唇不對馬嘴的唱詞毀了一出好戲!

板腔體的劇種相當重視唱詞的對仗。即便是唱詞並非針對反對,也要堅持把意思順延下去的串對。這是板腔體之所以稱為板腔體的前提,除了叫板類、滾白類的板式,大部分時候還是要對仗的。

當然,秦腔音樂的包容性很強,上句十個字,下句二十個字也能裝得下,還能再適度重複。但這是偶一為之,而不應該通篇都是,更不應該像該編劇所言“大膽打破詩歌對仗的唱詞傳統”。

至於押韻,其實也是秦腔唱詞的基本需求,這種源自古代詩歌的寫作方法,在秦腔中被廣泛使用,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事情。一句一個轍口,演員不好記、觀眾聽不懂,這樣的戲看著就彆扭。

同樣在“趕坡”裡,那一段“打罷春來是夏天,春夏秋冬不一般。少年子弟江湖老,紅粉佳人兩鬢斑。你說我不是薛平貴,我說你不是王寶釧。賢妻不信菱花鏡裡照,你容顏不比綵樓前”的唱詞膾炙人口,文辭優美、語序流暢,合轍押韻,而且含義深刻,多好啊。

別讓乏味的對白和驢唇不對馬嘴的唱詞毀了一出好戲!

作者可能沒有背過十三轍,當然也可能小學教育中沒背過唐詩,當然也可能是更小的時候連“門前大橋下、遊過一群鴨”都沒有背過。

劇本是劇目創作的前提,是導演排程和作曲創作的基礎,是演員演唱和表演的基礎,就應該符合一定的規律。特別是對於秦腔這樣比較成熟的劇種,唱詞講究合轍押韻、上下對稱,對白最低要求是“說人話”、“說活人話”,這是基本規律。

否則,再高深的思想、再巧妙的結構,遇到蒼白無力的對話和驢唇不對馬嘴的唱詞,都註定無法結出漂亮美味的果實。

像這樣的編劇,可以先不用熱心創作,還是應該回去練練基本功,跟人民群眾學學語言,跟當年的小學語文老師學學背詩。

作者:李想

編輯:妍薇

稽核:王梅

特別提醒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