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蓮瓶喻清廉——青花纏枝蓮紋賞瓶

青蓮瓶喻清廉——青花纏枝蓮紋賞瓶

讓文物“活起來”

讓文化傳下去

青蓮瓶喻清廉——青花纏枝蓮紋賞瓶

青蓮瓶喻清廉

——青花纏枝蓮紋賞瓶

在古代,大臣有功於社稷,皇帝一般會有所賞賜。行賞之物五花八門,既有加官晉爵、頒發名譽,又有金銀田宅,還有觀賞把玩的小物件。在專供皇室的官窯中,也專門燒製皇帝用來賞賜的物件。據清宮檔案反映,皇帝賞賜瓷器的品種有很多,如雍正時期既賞瓶、盤、碗,也賞琺琅彩等瓷器。乾隆時期賞賜的瓷器,除了瓶、尊、盤、碗外,還有小件的如鼻菸壺、瓷扳指、瓷帶鉤、瓷翎管等。賞瓶,就是一種皇帝常用的賞賜臣公的擺件賞物。

青蓮瓶喻清廉——青花纏枝蓮紋賞瓶

賞瓶本來並不叫這個名字,叫“玉堂春瓶”,是一個以官窯燒造為主的瓷器品類,自清朝雍正年間創燒,延續至宣統時期,燒製歷史長達200多年。“玉堂春瓶”是它創燒時的名字,據《清檔》(雍正記事雜錄)記載:“雍正八年十月奉命再將賞用瓷瓶燒造些來……”接受命令的就是時任督陶官的唐英。唐英“參古今之式,動以新意,備儲巧妙”,最終燒製出一種撇口、細長頸、圓腹、圈足的青花瓷瓶,因器形靈感源自玉壺春瓶而得名玉堂春瓶。據說皇帝傳旨:“賞玉堂春瓶一對。”底下太監當著皇帝會把話說全:“傳旨,賞玉堂春瓶一對。”一轉身就說:“賞瓶一對。”把中間幾字省去了。所以,漸漸的,這瓶就叫做了“賞瓶”,原來的本名“玉堂春”反而不叫了。

賞瓶於雍正朝創燒後形成了固定的器形樣式,但釉色多樣,有青花、青花釉裡紅、鬥彩、粉彩等;紋飾繁縟,有纏枝蓮紋、雙龍戲珠紋、龍鳳紋、桃蝠紋、花蝶紋、雲蝠紋等。尤以青花纏枝蓮紋最為常見,概因“青”“蓮”又與“清”“廉”諧音,寓意“為政清廉”。

滄州市博物館歷史展廳展示的賞瓶名為青花纏枝蓮紋賞瓶,1982年滄州地區文物商店收購。該瓶釉色淡雅、紋飾豐富、層次分明,從口沿到足部共有多層紋飾,分別為海水、如意、蕉葉、曲帶、如意、纏枝蓮、仰蓮、卷草。足底有青花款,為兩行六字楷書“大清光緒年制”。整件器物造型端莊,胎體厚重,青花釉色鮮豔,主題紋飾突出,層次分明,給人一種清雅秀美之感。

皇上用青花和蓮花作成賞瓶,賞賜給王公大臣或外國傳教士、使臣,不僅是獎勵,也是一種鞭策,暗示為官要清廉。上行下效,因賞瓶釉色鮮亮、器形優雅、紋飾精美,使得官僚、商人、地主紛紛出資購買或仿燒,帶動了社會追捧之風,使之成為兼具歷史與文化價值的藝術品。

作者 何撫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