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中秋明月五首,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背後是兄弟情深

蘇軾中秋明月詩五首,首首有佳句,寫的是深沉的兄弟的感情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中秋明月五首,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背後是兄弟情深

這是一首流傳廣泛的中秋明月詩,是宋朝文學大家蘇軾的作品,期間的豪氣狂放不輸李白,但中間的旖旎低迴,又別有清麗柔情,由把酒對月,到月下狂舞,如仙如夢,又到回到人間,高亢處直上雲霄,低迴處,下到明月幽窗,起如山風天籟之響,細如悠緩絲絃之秀,最後又如同交響曲渾厚的收音,唱盡人間悲歡離合,落腳在普天之下有情人的祝福和共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是一首中秋和中秋明月的力作,情景交融,感情飽滿,寫盡天上人間。歷代傳唱不歇,當代更有鄧麗君等歌星藝人傾情演唱,可謂是中秋佳節必備的詩詞兼歌曲,膾炙人口。

那麼今天我並不打算就這首詞的藝術感染力作深度解讀,因為我要談的是背後的故事。

比如這首詞,這麼大氣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蘇軾什麼時間做的,是寫給誰的?他何以能夠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樣惆悵無奈的人生感悟?

很多人看到這首詩大氣又綺麗,會認為這是一首愛情詩。有是朱閣,有是綺戶,又是嬋娟。但實際真的不是,或者表面上可以這麼解讀,但骨子裡不是,這是比愛情更牽動人心的一種感情,才使得這首詩格外有著深厚的情感力量。

因為蘇軾說,“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蘇軾中秋明月五首,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背後是兄弟情深

子由是什麼人?子由是蘇轍,蘇軾的同胞兄弟,比蘇軾小兩歲。這兄弟倆的感情彷彿前世修定,兩個人一起長大,一起讀書,問題是和很多兄弟不一樣,他們相當和睦,而且還知己。

哥哥蘇軾非常喜歡這個弟弟,到哪裡都帶著他,蘇軾的性格中有豪放浪漫的一面,弟弟內秀沉穩,但是具有一種傲嬌的冷幽默。他們有著別人不明白的各種成長的梗和愉快。簡直兩個人就是一臺戲。

有次讀書的時候,下著大雨,同窗四人於是夜雨聯詩。 陳建用說“庭松偃蓋如醉”,楊堯諮說“夏雨新涼似秋”,蘇軾說“有客高吟擁鼻”,最後弟弟蘇轍賣了關子,半天指著桌上的饅頭說“無人共吃饅頭”。幾個人努力風雅,結果被蘇轍一句平白的俗話打趣,想想也是對的,一時大家笑瘋了。蘇軾最明白蘇轍這種恰到好處的裝憨,這是弟弟的優點,也是蘇軾心疼他的地方。蘇轍不是那種放得開的人,但是在哥哥面前會放鬆,且肚子裡相當有貨。

而且蘇轍身為蘇軾的兄弟,一輩子願意和蘇軾共一個冷麵饅頭。

蘇軾中秋明月五首,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背後是兄弟情深

話說21歲的蘇軾和19歲的蘇轍同時在這年春天考中會試,但是母親卻在四月份亡故。照顧父親的責任落在兩兄弟身上。蘇軾去鳳翔做官時,弟弟放棄外派的官職,請求留在父親身邊照顧父親。

在蘇軾29歲和蘇轍27歲時,他們又失去了父親。蘇軾對於蘇轍的愛包含了長兄為父那種情懷。在看到朝廷被王安石等新法派壟斷之後,他主動作了一個決定,就是要求去外地做官,最好調到離弟弟近的地方,兄弟可以時常見面。

但是為了這個願望,他等了五年。

這一年蘇軾在山東做太守,在這裡過中秋。

“人有悲歡離合“。雖然兄弟倆人才各自三十多歲,但是已經領略了人間的悲歡離合,父母早逝,兄弟聚少離多,仕途不是年少時想象得那麼風光。已經失去了父母的兩個兄弟,都將對方看作人間至親至愛的人。

這裡的但願人長久,更包含著健康,憂患,無不是最深的心情。

蘇軾中秋明月五首,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背後是兄弟情深

兩年之後蘇軾在徐州,弟弟蘇轍在南京,兩個人終於在繁忙的公務中抽出了時間見面,他們已經七年沒有見面了,弟弟蘇轍來到徐州和蘇軾生活了三個多月。又過了一個美滿但是讓人感慨萬千的中秋。

此時蘇軾39歲,蘇轍37歲,父親離開他們已經十年。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陽關曲 中秋月》

攜手看月。那黃昏的雲彩消散,天空如此清涼帶著寒意。

河漢高遠,萬籟無聲,看著月亮如玉盤玉輪緩緩轉動。

在宋朝,中秋明月的團圓之意比唐朝更為真實懇切,經歷了家人去世,這人間的兩位至親兄弟,更懂得中秋的含義和團圓的珍貴。他們在一起,就是曾經的蘇家未曾破碎,他們在一起,就是一輪圓月,一個心理的家。

且中秋之月,是一年中最美最清最圓之月,是從春到秋,是歷經寒暑,與他們更是七年之後的月光普照,怎麼能不珍惜感懷?

然而此時他們都是成年人了,仕途兇險,各有責任和負擔。

所以一向豪邁的蘇軾在親人面前,也特別惆悵和傷感。

我們這一生只怕註定了聚少離多,這樣美麗的月色,此生此夜不會常有,不知道明年你和我,是在哪裡看月亮?

人生在世,成人的世界處處江湖,就算是有心,只怕也很難有機遇年年相守啊。

果然,第二年中秋,他們沒能在一起。

蘇軾中秋明月五首,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背後是兄弟情深

“殷勤去年月,瀲灩古城東。

憔悴去年人,臥病破窗中。

餘年知幾何,佳月豈屢(相)逢。

寒魚亦不睡,竟夕相噞喁。”蘇軾《中秋月寄子由三首》節錄

第二年的中秋節,蘇軾生病,卻也分外懷念弟弟,也只有在家信和詩信中,看到蘇軾最傷感的一面。這不是應酬的作品,這是寫給弟弟的中秋詩信。

弟弟,去年中秋我們在城東看水看月,今年我病了,且窗戶也是破的,好在可以在窗戶中看月亮。而且我今年收入也不好,李太白的豪氣,變成了窮困潦倒。

這一生病,老虎也成了病貓,竟然有後事之悲。也不知道我們能活多久,像去年那樣的賞月怎麼會年年都落在我們身上。我聽見魚缸裡魚在冒泡泡,彷彿俺的嘆氣。

也許只有在自己的弟弟面前,蘇軾才可以真正傾訴人生的失意吧。

“六年逢此月,五年照離別。

歌君別時曲,滿座為悽咽。

喚酒與婦飲,念我向兒說。

欲和去年曲,復恐心斷絕。”《中秋月寄子由三首》節錄

“明月不解老,良辰難合併。

回頭坐上人,聚散如流萍。

嘗聞此宵月,萬里同陰晴。

天公自著意,此會那可輕。

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中秋月寄子由三首》節錄

這三首詩無不是寫的,弟弟,我不只是牽掛你,我很想回到過去的歲月啊,童年不可期,去年也行。也許此時蘇軾已經預感了前途不妙。沒有勢力,僅憑才華立身的他已經感覺風雨將來。他能夠覺得人世間有一種安定的,就是弟弟蘇轍。

蘇軾中秋明月五首,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背後是兄弟情深

果然第二年,“烏臺詩案”陡然降臨,43歲的蘇軾因文下獄,行將問斬。蘇轍以削掉自己的官職和前程在皇帝面前,請求保住蘇軾的性命,並願意自己將功折罪。在一百來個日夜裡,蘇轍為了救蘇軾,能夠跑的門路都已經跑遍了。

蘇軾更是覺得對不住蘇轍,自己身死是小,一家老小,都會落在蘇轍的身上,他作為哥哥,情何以堪。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闇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這首絕命詩是寫給弟弟蘇轍的,與君世世為兄弟,這是遺言,足以掂量出情感的力量。真實不虛。

這對難兄難弟,也是命運相關,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謫後,弟弟蘇轍的情形也差不多。但是蘇轍毫無怨言。蘇軾臨死前最想見的人就是弟弟,但是弟弟遠在常州。

多年以後,蘇轍遺言將自己和蘇軾埋在一起。年輕時蘇轍說那些人“無人共吃饅頭”,但是他和蘇軾不一樣,他願意和哥哥一起吃冷饅頭,睡在一個土饅頭裡。

他們是兄弟,是親人,更是知己。

年年明月短松岡,中秋月,中元月,春江月,為他們圓,聽他們月下聯詩,永遠少年。

蘇軾中秋明月五首,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背後是兄弟情深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