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哭吧!

讓他哭吧!

許多年輕的父母,在稚齡孩子哭泣時,總表現得過分緊張,又抱又哄又扮鬼臉又許諾糖果餅乾,一直到他破涕為笑為止。

實際上,孩子哭,有兩大原因,一是身體不適、一是情緒發洩。如果是前者,自有醫生和藥物給予他照顧和幫助;如果是後者,父母親便是他的心靈醫生了。

讓他哭。喜怒哀樂,就像是酸甜苦辣一樣,是人生必嘗的滋味。孩子哭,有時固然是無理取鬧,想要吸引成人的注意;有時,確實是有難以解開的心結。有人一聽,便嗤之以鼻:“豆大的屁孩,吃好住好,哪來的心結?”持有這種論點的父母,是太不尊重孩子了。孩子其實和成人一樣,也有七情六慾,也同時會有情緒管理的問題。

如果孩子每回嚎啕大哭時,父母不去挖掘與瞭解他哭泣的內在緣由,只一味想方設法讓他止哭,就好像一隻鍋在“嗤嗤嗤”地冒著煙,我們不去探查冒煙的原因,卻只懂得把鍋蓋嚴嚴實實地壓上,不讓煙冒出來,久而久之,鍋子可能會“砰”的一聲爆炸哪!這話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啊,如今越來越多青少年面對心理健康的問題,也許便是長期情緒受壓抑所埋下的禍根。

有一回,一個年輕的朋友邀我去她家用餐,四歲的小女孩彤彤午睡乍醒,一坐起身便哇哇大哭,她奶奶立刻急巴巴地趨前,嘴裡嚷著:“不要哭,不要哭!”手裡搖著撥浪鼓,逗弄她,奶奶滑稽的樣子終於把她逗笑了,奶奶也覺得自己功德圓滿了。我注意到,祖孫之間,完全沒有語言的交流。彤彤的笑臉如曇花,不旋踵,又開始嚶嚶嗡嗡地哭了起來;奶奶重施故計,撥浪鼓搖得飛快,可這一回不靈光了,彤彤哭個沒完沒了。她媽媽聽到了,從廚房探頭出來,喊著說:“別哭啦,待會兒給你吃蛋糕!”母女之間,同樣沒有語言的溝通;有的,只是單向的誘惑。後來,趁她奶奶到洗手間的當兒,我抱著彤彤,說:“哭吧,哭吧!”我把肩膀借給她,讓她盡情地哭,哭出心中的塊壘;等她情緒穩定後,我才輕聲問道:“彤彤,你幹嗎哭呀?”她臉有餘悸地答: “我剛才夢到妖魔吃我!”

瞧,她不是無理取鬧的。張牙舞爪地想要吃她的“妖魔”,是盤踞在她心裡的魑魅魍魎;這個巨大的陰影吞噬了她的膽子,如果當時長輩能為她破除妖魔鬼怪的迷思,不但可以幫助她把陰影驅除掉,而且,日後也不會為這無謂的恐懼所煩擾。遺憾的是,家長並沒有好好把握這個機會教育。

類似例子,不勝列舉。

有人認為,讓孩子哭,會形成他們懦弱怕事的性格,然而,事實恰好相反,孩子因了畏懼、挫敗、悲傷、生氣、不滿、後悔、失落而哭泣,是情緒正常表達的一種方式,我們不能恣意剝奪孩子流淚的權利——流過眼淚的眸子,會更明亮、也更明智。讓他哭,讓他從眼淚的澀味裡更好地品味人生。等他哭過,我們才化身為“精神的華佗”,幫助他追溯病源,對症下藥。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有些孩子,的確是以哭泣作為“要挾”父母的武器或者純粹為撒嬌而哭的,對於這類動輒啼哭的孩子,父母當然不能姑息放縱了。((新加坡)尤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