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度丨出圖集、建博物館……一對寧夏夫妻的長城緣

壹度丨出圖集、建博物館……一對寧夏夫妻的長城緣

人 文 / 自 然 / 生 活

銀 川 晚 報 官 方 文 化 微 信 平 臺 |第 993期

壹度丨出圖集、建博物館……一對寧夏夫妻的長城緣

高萬東、陳靜。

出版一本圖集、建一個博物館……這對鹽池夫妻對家鄉古長城的熱愛,深深寫在心底。最近,在他們辦的鹽池長城民俗博物館裡,正在舉辦《長城兩邊是家鄉》的主題書畫攝影展,吸引了很多人走進博物館,瞭解鹽池長城的前世今生,同時也將保護家鄉長城的觀念逐步推廣並深入人心。

出版《圖說鹽池長城》

再有幾天,就是位於花馬池鎮長城新村的鹽池長城民俗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一週年的日子了。一年前開館時,館內舉辦的第一場活動是“朔地風骨—寧夏長城攝影作品展”,館長陳靜的作品《雙龍鎖邊關》也入選其中。“那幅作品是2018年11月11日下午,我們在高沙窩鎮西北張家邊壕附近拍的,當時夕陽的餘暉灑在兩道並駕齊驅的長城上,給長城塗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特別美。”說話的,是高萬東,他與陳靜是夫妻,兩人同是鹽池長城保護學會的會員,2020年夫妻雙雙加入了中國長城學會。這個館,是兩個人的心血之作。

壹度丨出圖集、建博物館……一對寧夏夫妻的長城緣

《雙龍鎖邊關》攝影作品。

問他為什麼要建這個博物館,高萬東說,這要從2014年說起。那一年,兩人決定用鏡頭記錄鹽池長城。於是,用了5年時間,兩人走過了鹽池3道明長城,19座古城,168個烽火臺。一路上測量古長城的高度、寬度,考察損毀程度,考證名稱,陳靜還用手中的相機,拍下所看到的每一處和鹽池長城有關的印記。“初衷很簡單,因為西北長城都是土長城,人為和風化破壞的程度很大,我們就想用鏡頭記錄下來。”

2019年,高萬東和陳靜夫婦二人,精選整理了600多張照片,並出版了圖集《圖說鹽池長城》,圖集用圖文並茂的形式詳細介紹了鹽池縣長城、古城堡、烽火臺的歷史和文化內涵。

“為了省錢,這個圖集完全是我們自己來編輯整理的。”高萬東笑著說,現在想自己和妻子一起做了很多瘋狂的事,其中一件就是出版了這本圖集,圖集的圖片編輯是陳靜本人,而他自己則負責史料和文字的整理。“她是自學了圖片處理軟體,然後一張張編輯,很辛苦。雖然現在看,很多照片呈現的效果還是不滿意,但對於我們來說,這本圖集很有意義。”

建長城民俗博物館

其實,因為圖集,高萬東夫婦結識了很多同樣愛好長城文化的人,徒步長城愛好者——天津人楊光就是其中之一。一次徒步鹽池長城,楊光聽說鹽池有對夫妻出了本和鹽池長城有關的圖冊,隨即輾轉聯絡到高萬東,並一定要買下一本圖冊收藏。後來,楊光正是沿著圖集上的長城線路,走完了鹽池段的古長城。而這次相識,也讓他們成了朋友,經常交流、分享,不亦樂乎。

壹度丨出圖集、建博物館……一對寧夏夫妻的長城緣

鹽池長城民俗博物館。

瘋狂的事,還有很多。比如用自家在鹽池的一個四合院,改造建立了鹽池長城民俗博物館。高萬東介紹說,館外的牆面,是他們搶救性收集到的鹽池古長城城牆的牆磚,這些牆磚保護著小院,似乎是將那些不為人知的歷史,封存在小小的四合院裡,讓走入其中的人,都會沉下心來,感受鹽池長城的前世今生。“過去,長城沿線的少部分城堡外層是用磚包的,早年很多農戶會將城磚拿回去蓋羊圈、雞窩。我們就挨家挨戶回收舊城磚,想用這樣的方式,將它們留下。”

壹度丨出圖集、建博物館……一對寧夏夫妻的長城緣

鹽池高平堡段長城。

四合院位於長城新村,不遠處就是明長城。曾為《圖說鹽池長城》圖冊作序的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為博物館題寫了館名,現在這塊匾就掛在小院的門口。高萬東說,自己從小就住在長城腳下,如今能和妻子一起來保護長城,還能夠建這麼一個小小的博物館來展出和鹽池長城有關的碎磚舊瓦,遺留殘片,真的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每天來博物館參觀的人,有周圍的村民,有來旅遊的遊客,也有慕名而來的,他們都給耐心講解。

等週末兩天有時間時,高萬東和陳靜兩口子就會驅車去長城邊,看看遺址儲存狀況,拍下四季變化的古長城,有時還會半夜去拍長城上的星空,那種浪漫只有親歷的人能夠體會。

文字|王敏 本版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七樓  齊雨

值班主任|李振文

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壹度文化】出品

用最易讀的方式解讀銀川文化

文化深1°  視角多1°  情懷濃1°

深度剖析銀川城市文化現象

獨家記錄銀川文化情懷與故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