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叫達·芬奇

今天看到一個問題,常見問候語“您好”到底是“こんにちは”還是“こんにちわ”?如果應該是こんにちは,那麼一般出現在句子中間的主題助詞“は”(wa)為什麼出現在句子結尾?

“こんにちは”本身的意思是“今日……”,是一些完整問候句子的縮略,比如“こんにちはおいおてんきですね”,“今天是個好日子呀”。

現在有些日本人也會寫成“わ”而不是“は”,這並不是一件好事情,“は”代表的歷史傳統意義就這麼消失了。

人名的翻譯也是如此。爹孃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七大姑八大姨人人翻字典問神仙寄託了無限期望的名字音譯成英文就啥都不是了……反過來也一樣,太多外文名字音譯成中文也失去了本來的意義,更要命的是可能完全錯了。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達·芬奇”。

真正瞭解西方藝術史的人都知道“達·芬奇”是錯譯。大致查了一下,至少在1940年中華書局出版的《中國教育詞典》中已經是“達·芬奇”了。“Leonardo da Vinci”的意思是“來自芬奇的列奧納多”。好比蘇軾有時也被稱為“眉州東坡”,因為他是眉州人。在所有英文藝術史著作當中,都是使用“列奧納多”。

列奧納多更完整的名字是“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意思也更明白:芬奇的皮耶羅先生的兒子列奧納多。他的父親皮耶羅是當地的公證人,可能翻譯成一般意義的“公務員”更合適些,“ser”是對公務員的尊稱,相當於英語的“sir”,先生。

這種錯誤之所以出現是因為絕大多數譯者不知道

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平民百姓只有名沒有姓,王公貴族才有名有姓

。一廂情願地按照現代歐美“名·姓”的形式認為Leonardo da Vinci的姓是“da Vinci”,也按照現代的習慣以姓稱呼其為“達·芬奇”。

其實近鄰日本也直到1875年頒佈了《平民苗字必稱義務令》之後,95%以上本來沒有“姓”的日本人才開始有了自己的“姓”。當時日本平民情急之下才有了“田中”、“小林”、“高橋”之類看到啥想到啥的“姓”,有些戲迷乾脆姓“四月一日”。說起來安倍晉三的姓“あべ”倒是個古老的姓氏,西安興慶宮公園有一座紀念遣唐使學者阿倍仲麻呂的石碑,阿倍的平假名也是“あべ”。

既然文藝復興時期平民沒有姓氏,爺爸孫關係就不容易理清。比如拉斐爾他爹叫喬瓦尼·桑蒂(Giovanni Santi),如果俺不說,誰知道他倆是父子?

俺總結的文藝復興時期姓名規律第一條就是“某某的子孫”,義大利語名字中間可能出現的“di”、“de”、“della”、“del”之類都可以理解為“某某的子孫後代”。如果從太爺爺曾爺爺爺爺爸爸的名字一直“di、de、di”那是蹦迪,一般掛到爺爺的名字也就到頭了。

當時平民也沒文化,來來去去就在幾個菜場名裡打轉。比如有一位不大有名的畫家,叫做內裡·迪·比奇(Neri di Bicci),他的父親叫比奇·迪·洛倫佐(Bicci di Lorenzo),爺爺叫洛倫佐·迪·比奇(Lorenzo di Bicci)。一家都沒有姓,一直在“鐵柱家的虎子”、“虎子家的鐵柱”、“鐵柱家的虎子的鐵柱”裡面打轉。

中世紀的伊斯蘭世界也是如此,比如著名哲學家海什木(Alhazen)。念起來好像與Alhazen不符?其實不然。Alhazen是阿拉伯語的拉丁化,如果用英語習慣可以寫成al-Haytham,全名是Hassan Ibn al-Haytham。“Ibn”相當於“del”,“al”相當於冠詞“the”,因此這位伊斯蘭哲學家的名字是“海什木家的哈桑”。既然有家族姓氏,稱呼其為海什木沒問題,直呼其名哈桑也沒問題,然而“阿爾哈曾”之類的譯名不大合適。

第二條規律就是“達·芬奇”的“da”,“來自某地的某某”。這一條與當時社會的流動性有關,小地方不會有多少人在外面討生活,“家鄉+名字”足夠可以區分了。芬奇在佛羅倫薩西邊的山溝溝裡,現在依然離主要公路相當遠,還是窮山僻壤,幾百年出來一個列奧納多出來討生活,“達·芬奇”就夠區分了。

我不叫達·芬奇

更為極端的情況是完全以出生地為名,比如委羅內塞。他的名字其實是保羅(Paolo),出生在維羅納(Verona,傳說中朱麗葉的故居所在地),因此得名“維羅納人”(Veronese),相當於“小瀋陽”。

著名畫家卡拉瓦喬(Caravaggio)也是如此,他的全名是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出生在米蘭東邊40公里之外的小鎮卡拉瓦喬。很有可能是個gay或者雙。米開朗基羅、列奧納多也多半是gay,文藝復興藝術史基本就是gay藝術史。

第三條規律就是綽號。天朝古代文人姓名字號一應俱全,“字”是社交場合正式稱呼,“名”多用於自稱,“號”可能是自己嘚瑟,也可能是別人起的。國外這些老哥的“號”基本上是別人叫多了成了號了。比如Alexander the Great,亞歷山大大帝;Charles the Bold,禿頭查理,呃呃呃,不對,是猛人查理。Bold也有禿頭的意思,為什麼要取勇敢大膽之意呢?首先,這位老哥並不禿;其次,綽號還是要按照本人特徵來,胖頭陀、瘦頭陀也是後來才擰巴的,還是體現了之前的特徵。查理的功績就是開疆拓土,把勃艮第地區搞成了一個大王國,果然勇猛精進。

我不叫達·芬奇

猛人查理不禿

同理,張飛也可以叫做Zhang Fei the Bold。及時雨宋江是Song Jiang the Timely Rain。《水滸傳》有英文版,不過翻譯成《Water Margin》實在有些扯,大概搜了一下,豹子頭林沖翻譯成Panther Head。然而,天朝自古沒有一片色的Panther,中文裡的豹子應該指的是Leopard。

大家對貴族還是客氣些,起碼保留了名字。比如美第奇家族的Lorenzo il Magnifico,牛人洛倫佐;他爹人送外號痛風皮耶羅Piero il Gottoso,因為身患嚴重的痛風病或者風溼性關節炎,只能被人抬著走。

至於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麼,只留下大名鼎鼎的綽號了,比如馬薩喬。本名Tommaso di Ser Giovanni di Simone,“老西蒙家的喬瓦尼先生的小子托馬索”,托馬索就是英語裡的湯姆,簡稱“馬索”(Maso)。據說馬薩喬這個綽號是人稱第一位藝術史學者的瓦薩里起的,意為“馬大哈湯姆”或者“粗心湯姆”。也有一種說法意為“大馬索”,與合作者“小馬索”(Masolino)相區分。然而,“小馬索”的年齡反而大得多,所以更可能的意思是“細心湯姆”。

平圖裡基奧(Pinturicchio)也是綽號,意為“小畫家”,因為他的身材十分矮小,本名是貝納迪諾·迪·貝託(Bernardino di Betto)。還有所謂的“羅索·菲奧倫蒂諾”,看似是正兒八經的合理譯名,其實是綽號“紅髮佛羅倫薩人”,本名喬瓦尼·巴蒂斯塔·迪·雅各布(Giovanni Battista di Jacopo)。

還有著名的波提切利(Botticelli),意為“小木桶”,因為身材很矮小像極了他哥哥,另一個“木桶”Botticello——本名喬瓦尼(Giovanni)。2018年義大利-英國合拍劇《美第奇》第二季裡就有“波提切利”,劇中的名字是“桑德羅”,這才是正確的稱呼;而且特地請了一位身材十分矮小的演員扮演桑德羅:

我不叫達·芬奇

我不叫達·芬奇

既然提到了波提切利的哥哥叫喬瓦尼,那就展開說說。熟悉文藝復興的各位都會覺得為什麼有那麼多“喬瓦尼”、“皮耶羅”,還有那麼多“洛倫佐”?簡單來說,“喬瓦尼”和“皮耶羅”都來自於《聖經》,對應英語的“約翰”和“彼得”。洛倫佐倒是義大利本土名字,可以理解為“拉丁人”,出自古羅馬姓氏“Laurentius”,意思是“來自Laurentum”,也就是羅馬西南方向的拉丁地區(Latium)。此外, “喬瓦尼” 本意“上帝是仁慈的”,“皮耶羅”本意“石頭”,它們相當於“偉”、“磊”、“鵬”之類最常見的中文名。

更復雜的情況是一個人的稱呼會變化,比如有一位畫家叫Iohannes,這是拉丁語,對應英語John。這位Iohannes受洗之後的教名是Guido di Piero,在二十多歲加入多明我會之後被叫做Fra Giovanni of the brothers of San Domenico at Fiesole,“菲耶索萊的聖多明我會約翰修士”。我們更熟悉的名字就是安傑利科修士,也就是“天使般的修士”Fra Angelico。Fra並不是什麼“弗拉”,而是修士、教士互稱的“兄弟”,常見譯名“弗拉·安傑利科”完全失去了本意。

昨天在微信讀書裡看到一個人的評論,說讀譯本就要接受譯本。這豈不是徹底忘了“盡信書,不如無書”?我敢說90%的英文著作中譯本質量都不行——尤其是非小說類——日文小說的翻譯倒是總體質量不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