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倘若德國元首不主動向蘇聯進攻,而選擇穩固歐洲會如何

文/紀布

話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自人類文明史誕生之日,乃至迄今為止,所爆發的規模空前,參戰人數最多,波及國家最廣,傷亡最為慘重以及惡劣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全球性的戰爭。

甚至可以說,時至今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後影響,對世界的格局依然有一定的影響性。而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始作俑者的納粹德國,他們在二戰中所做出的的抉擇,著實深刻地影響了整個戰爭的走向,乃至是人類文明史的發展程序。

眾所周知,在二戰的初期,德國綜合實力極其彪悍,各種“黑科技”的軍工產品更是層出不窮,同時,他們憑藉著“閃電戰術”,依託著“鋼鐵洪流”,短短數月時間,就橫掃了大半個歐洲。氣焰可謂囂張至極。

二戰時期,倘若德國元首不主動向蘇聯進攻,而選擇穩固歐洲會如何

說到這裡,小編最近在一些論壇上看到有朋友們這樣說過,他們說,倘若德國佬在拿下西歐,幹掉法蘭西,重創大英帝國後,及時收手,穩住然後猥瑣發育,再集中力量在東線對付蘇聯,將主要阻力一一化解。

甚至,他們可以效仿秦國,遠交近攻,先弱後強,逐一攻破,雖然這並不適用於歐洲的環境,但也可以參考一下,畢竟希特勒對中國的文化很感興趣。

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國囂張氣焰再收斂一些,勵精圖治,忍住數月時間,假以時日後,沒準真的就能夠徹底幹掉蘇聯這個龐然大物。

二戰時期,倘若德國元首不主動向蘇聯進攻,而選擇穩固歐洲會如何

那麼,納粹德國也許就能夠徹底消化他們的“革命果實”,實現德意志第三帝國稱霸全歐洲的幻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歐洲強國很多,但一直是處於“軍閥割據”的狀態,沒有一家獨大的。

雖然說,在那個時候歐洲很多國家不能與崛起後的納粹德國匹敵,但對於德國人來說,如果真的想要憑藉一己之力透過武力強行霸佔整個歐洲,那也是非常困難的。

二戰時期,倘若德國元首不主動向蘇聯進攻,而選擇穩固歐洲會如何

如果要進行假設,我們必須要先“剔除”蘇聯這個國家,因為史實已經向我們證明,蘇聯地廣,戰略縱深能力太強悍。

僅從戰爭資源消耗方面來看,德國終究是拼不過蘇聯的。所以,再將蘇聯加上,那就沒有什麼假設的意義了。

歐洲戰爭一旦爆發,只要沒有波及到蘇聯,那麼蘇聯一定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選擇一直觀望,當然,蘇聯最希望看到的是德、美等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多敗俱傷,自己坐收漁翁之利。

二戰時期,倘若德國元首不主動向蘇聯進攻,而選擇穩固歐洲會如何

然而,好戰的蘇聯人必定會在“合適”的時機介入戰爭,以主動謀求自己的利益,使其達到最大化。

舉個例子,初期1939年,蘇軍出兵趁機瓜分波蘭,末期1945年8月,蘇軍才正式出兵中國東北進攻日本關東軍。

再來看德國的綜合實力,他的國力從總體上來說不如英、美、法集團,一旦開戰,只要戰線拉得太長,必然會陷入頹勢。

二戰時期,倘若德國元首不主動向蘇聯進攻,而選擇穩固歐洲會如何

那麼,蘇聯趁機攻打德國,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蘇德之戰也必將成為決戰。所以說,即使是德國不去主動進攻蘇聯,好戰的蘇聯人也會進攻德國,這是歷史的必然性。

最後,再說一句,納粹元首希特勒之所以沒有將整個歐洲霸佔,是因為對外侵略戰爭歸根結底是非正義的,不得人心。

被侵略的國家人民必然都會拼命抵抗,來保衛自己的家園,確保自己的利益完整。

本文參考資料:《一戰、二戰全史》,《二戰中的那些事兒》,《知網相關文獻——蘇德之戰對於整個二戰的影響等相關文獻》,《百度百科相關詞條——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希特勒傳,蘇德之戰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