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賀鑄的望湘人是感春懷人之作,表達了懷人之思與物是人非之感

望湘人·厭鶯聲到枕

朝代:宋朝 作者:賀鑄

厭鶯聲到枕,花氣動簾,醉魂愁夢相半。被惜餘薰,帶驚剩眼,幾許傷春春晚。淚竹痕鮮,佩蘭香老,湘天濃暖。

記小江風月佳時,屢約非煙遊伴。須信鸞弦易斷。奈雲和再鼓,曲終人遠。認羅襪無蹤,舊處弄波清淺。青翰棹艤,白蘋洲畔,盡目臨皋飛觀。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歸來雙燕。

宋朝賀鑄的望湘人是感春懷人之作,表達了懷人之思與物是人非之感

討厭那黃鶯聲傳到枕邊,心煩那鮮花芳香進到房間,它讓我半醉半愁好夢難圓。錦被還留著她身體的餘香,而我的腰帶卻又空了多眼,多少次傷春又到春晚。湘妃竹淚痕正鮮,春蘭已花謝香散,湘中春暮天氣溫暖。曾記得江上風清月明之時,我多次約她相伴遊玩。

想來琴絃最容易斷,如今再把琴彈,一曲既終她就遠去不返。要尋找她已無影無蹤,舊遊處只見江水清淺。我把塗著青色的船靠岸,停在白蕷洲畔。整日裡登樓極目遠望,卻不見她寄來一封書信,好在伴我的還有歸來雙燕。

作者賀鑄,字方回,又名賀三愁,人稱賀梅子,祖籍山陰(今浙江紹興),出生於衛州(今河南衛輝市)。他不附權貴,一生不得志,喜論天下事,能詩文,尤長於詞。其詞內容、風格較為豐富多樣,兼有豪放、委婉二派之長,富有節奏感和音樂之美。

《望湘人》這首詞是一首懷人之作。“厭鶯聲到枕”三句,總說心境。鶯聲到枕,花氣動簾,應是賞心悅目,心曠神怡的良辰美景,而詞在首句首字卻用了一“愁”字,立即化歡樂之景為悲哀之情。後三句轉寫室內景物,申說“醉魂愁夢”之由。接下歸結為“幾許傷春春晚”,暗含與戀人往日共度美好春光而今不可復得之痛苦。接著詞人舊典活用,寫湘妃斑竹,舊痕猶鮮,屈子佩蘭,其香已盡。下片起首三句,承上啟下,直抒胸臆,“認羅襪無蹤”這兩句緊承“曲終人遠”而來,語尤沉痛,詞人“臨皋飛觀”即目皆為舊日景物。卻再也見不到心上人輕盈的姿態。

宋朝賀鑄的望湘人是感春懷人之作,表達了懷人之思與物是人非之感

我是一名退休教師。多年來熱愛書法,喜歡古詩文。退休前就從事古詩文以及書法之類的教學工作,課餘之時經常與同行交流商榷,使自己的書法藝術以及對古詩文的理解水平更上一層樓。退休後雖然不從事教學工作了,但時間充足了,我要把本人的書法藝術以及對古詩文的賞析獻給大家。使大家能夠受益頗深,同時在放鬆心情的同時,情感得到寄託。最後我衷心感謝大家對我的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