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見識,源自於他讀過的經典!

一個人的見識,源自於他讀過的經典!

《顏氏家訓·勉學》有言:“積聚萬貫家財,抵不上讀書有益。”

從古至今,讀書一直是人類開啟天蒙,獲得知識,明瞭事理,學會做人的最基本方式。

周國平說:“無論哪個領域的書,我直奔大師,去讀最好的書。我讀大師的經典著作,不是為了做學問,也不只是為了獲得一些知識,是為了自己精神的成長。”

一個人的見識,就是源自於他讀過的經典。

1

知乎有個問答:讀書到底有什麼意義?

得到最高讚的回答是:“當你開始想要去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已經擁有了讀書的意義。因為,是讀書,教會了你思考。”

關於這個問題,楊絳先生也早已回答過:“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有人要問了:一個人讀過很多書,但是後來往往大部分都忘記了,這樣的閱讀究竟有沒有意義?

其實,當我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我們的骨頭和血肉。

三毛曾說:“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

一個人認真讀過的書其實早已融進他的靈魂,沉澱成智慧和情感,只要一個觸動點,就會噴薄而出。

一個人的見識,源自於他讀過的經典!

2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碎片化閱讀就像難以阻擋的浪潮般侵入我們的生活。

據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數字化閱讀的接觸率為76。2%,比2012年的40。3%上升了35。9個百分點。

“碎片化閱讀”的多元路徑與渠道使得全民閱讀量持續飆升,但這種閱讀習慣,導致許多人花費很多時間去閱讀,卻是讀後即忘、無法沉澱。

以前我們的閱讀是看書,現在我們的閱讀是刷屏,而且是嗖嗖嗖刷。

儘管我們頭腦中每天的知識碎片流入量很大,但碎片無法拼合成整體,無法建立一座成型的認知大廈。

那我們應該讀什麼書呢?

答案就是:讀書,既要“精讀”,還要“讀精”。

也就是說,我們

寧願細細讀那些經典,品那種“書中之書”,也比浪費時間看幾十萬毫無營養的文字強得多。

3

書是人寫的,人之水平有高下之分,書的水平自然有高下之分。

俗語說的好,“寧吃仙桃一口,不吃爛杏滿筐”。仙桃只要一口,就勝過滿筐爛杏,名作只要一本,便超過滿座雜書。

我們經常面臨一個悖論,當我們面臨知識爆炸而愈發焦慮的時候,便渴望能夠獲得知識的快餐;但是快餐又不能夠提供有價值的內容,所以導致收穫更少,更加焦慮。

因此,不管外部世界多麼快節奏地前行,我們都應該在內心,為那些經典留下一片安寧之地。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不是人為規定的,而是歷史長河中,大浪淘沙篩選出來的文化寶藏,時間易碎,但經典不朽。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們蘊藏了天地之心、修齊之道、治平之方、文學之美,才能代代相傳。

這些書,我們看了又看,但每次重讀都會有新的收穫,這是因為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書中的精妙智慧與隱藏細節,會像深海遺珠般慢慢顯露出來。

正所謂“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一個人的見識,源自於他讀過的經典!

4

有人要問了,“說了那麼多,到底什麼書才是經典呢?”在此,大家可以借鑑錢穆先生推薦必讀的三類書。

一是修養類的書。“

中國有關人生修養的幾部書是人人必讀的。首先是《論語》。再次是《孟子》。孔、孟這兩部書,最簡單,但也最寶貴。

如能把此兩書經常放在身邊,一天讀一二條,不過花上三五分鐘,但可得益無窮。”

除孔孟以外,錢穆先生還推薦精讀《老子》、《莊子》、《六祖壇經》、《近思錄》與《傳習錄》這幾本書。

二是欣賞類的書。此類書“最有效的莫如讀文學作品,尤要在讀詩”,像《唐詩三百首》、《古文觀止》等等。

三是博聞類的書。“這類書也沒有硬性規定,只求自己愛讀,史傳也好,遊記也好,科學也好,哲學也好;性之所近,自會樂讀不倦,增加學識,廣博見聞;年代一久,自不尋常。”

此外,錢穆先生還鼓勵大家多利用“零碎時間”閱讀,如:清晨早餐前,傍晚天黑前,又如臨睡前。“假如每日能節約一小時,十年便可有三千六百個小時。”

讀書,能從有情趣,有見識的人那裡,得知如何過得有趣。這些有趣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從他們的文字裡,又能得到許多人生借鑑,從而潛移默化的轉化為自己的見識和修養。

人生路上,有經典為伴,與先哲同行,豈不樂哉。

本文文字及配圖轉載自「晶彩石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