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憲宗朱見深的一團和氣:曇花一現的超現實主義嘗試

公元1929年,已經初露才華的西班牙畫家薩爾瓦多。達利一貧如洗,浪跡於巴黎和故鄉加達克斯之間時,他在一家旅館裡構思出一幅有趣的畫——《無形的男人》——用寫實的手法繪出一些建築構件,就像一位打算修建這座建築的設計師那樣細緻,最終利用畫面上的燭臺、建築殘垣、裸女雕像和水池等物體的輪廓,在畫布上呈現出一位端坐著的男子形象。

這是達利首次嘗試雙重影像的創作方法,此後他就不停地在畫布上嘗試這種視覺欺騙遊戲。他由此發展出一套完整的“偏執狂表形原則”,正如他所說的:“繪畫是一種用手和顏色去捕捉想像世界與非合理性的具體事物之攝影。”這類重疊多重影象,透過某種偶然性的神秘聯絡,增強了各組意象間彼此的聯絡紐帶,造成強有力的視覺衝擊力。

明憲宗朱見深的一團和氣:曇花一現的超現實主義嘗試

達利《納西索斯的變貌》區域性

達利多重影像的創作在上世紀30年代達到了黃金時期,比如於1937年完成這幅《納西索斯的變貌》中,自戀的納西索斯的身體,幻化為一隻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它們輕握著一枚蛋殼;在1940年創作的《奴隸市場上的伏爾泰半身影像》中,拍賣市場的三個人物,與破爛的屋頂一起,組成了伏爾泰——這位法國啟蒙時期的理性代表人物的半身胸像。

在二戰之前,達利利用多重影像對觀眾的視覺欺騙的遊戲,完成自己對夢境(非理性世界)中意象的邏輯聯絡,以此努力探索心理學上的種種奧秘,而此後,他開始對宗教、核聚變、DNA的探索中也一再用到這類方式,這表明他開始藉此思考一些形而上學的問題了。

明憲宗朱見深的一團和氣:曇花一現的超現實主義嘗試

達利《奴隸市場上的伏爾泰半身影像》區域性

直到1989年去世之前,西班牙人達利應該沒有見過四個半世紀前,遠在東方一位名叫朱見深(1447—1487年)的中國皇帝所作的這幅《一團和氣圖》圖軸。

壹 虎溪三笑題材的由來及影響

如今被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這幅紙本、設色的立軸,高48。7釐米,橫36釐米。從遠處觀察,圖上畫了一位盤腿打坐的笑面彌勒佛,他胖乎乎的身體輪廓形成一個標準的圓圈,看上去一團喜氣。而若仔細端詳,你就會發現其左右兩手下的寬大衣袍,幻化成兩位彼此對望著人物的身體,他們的腦袋在彌勒佛的胖乎乎的圓臉上相遇,各自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側面,這兩人促膝相對、彼此凝視、面帶微笑。

明憲宗朱見深的一團和氣:曇花一現的超現實主義嘗試

《一團和氣圖》

在同一圓圈中的這三位人物,身上不同的裝束符號顯示出他們的身份,用左手捻著佛珠的這位彌勒不用說,是佛教的代表。左邊那位戴著道冠,右邊這位頭戴方巾,則分別代表著道家和儒家。

據圖中款署——“成化元年六月初一日”而知,此圖作於公元1465年陰曆六月初一,這時的朱見深僅有18歲,剛登上帝位一年半左右。

明憲宗朱見深的一團和氣:曇花一現的超現實主義嘗試

《一團和氣圖》區域性

明憲宗朱見深的一團和氣:曇花一現的超現實主義嘗試

《一團和氣圖》細部1

明憲宗朱見深的一團和氣:曇花一現的超現實主義嘗試

《一團和氣圖》細部2

明憲宗朱見深的一團和氣:曇花一現的超現實主義嘗試

《一團和氣圖》細部3

在詩堂上,明憲宗朱見深用楷書題寫了《御製一團和氣圖贊》,並且介紹了這一題材的由來與背景:“朕聞晉陶淵明乃儒門之秀,陸修靜亦隱居學道之良,而慧遠法師則釋氏之翹楚者也。法師居廬山,送客不過虎溪。一日,陶、陸二人訪之,與語,道合,不覺送過虎溪,因相與大笑,世傳為三笑圖,此豈非一團和氣所自邪?試揮彩筆,題識其上。”

朱見深所聽聞的這個傳說即是流傳已久的“虎溪三笑”。據說在廬山建立東林寺後,慧遠(公元334—416年)始終影不出山,跡不入俗,過著“有客獨冥遊,徑然忘所適”【注1】的修行生活。每次有客來訪,只將客人送到廬山虎溪,若是過了虎溪,便會有老虎吼叫。

戒律精嚴的慧遠也出現過一次意外情況,那是一次陶淵明、陸修靜的來訪後,慧遠與這兩位儒家、道家的代表人物相談甚歡,不知不覺中送過了虎溪,不禁相視而笑。從文學作品中看,早在盛唐時代,這一題材已經廣泛流行。

明憲宗朱見深的一團和氣:曇花一現的超現實主義嘗試

東林寺遠公堂前的虎溪三笑碑拓片

比如李白的多首詩中都提及過慧遠(遠公)、虎溪這類意象。他在《秋夜宿龍門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國瑩上人從弟幼成令問》中寫道:“興在趣方逸,歡餘情未終。鳳駕憶王子,虎溪懷遠公。”在《別山僧》中也寫道:謔浪肯居支遁下,風流還與遠公齊。

李白最直接提到“虎溪三笑”這一典故的是這首《別東林寺僧》:

東林送客處,月出白猿啼。笑別廬山遠,何煩過虎溪。

儒、釋、道這三家相互競爭也共同發展,構成了中國特有的文化樣態。慧遠與陶淵明、陸修靜的會晤,在現實世界中其實並未發生,但它卻被文人和藝術家們一再演繹,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儒、釋、道三家合流的包容與寬慰之心,人們讓不同精神境界三位代表穿越時空相視而笑,形成一種獨特的美學符號化意象。清朝曾任景德鎮督陶官的唐英,曾留下一幅對聯對此總結說:

橋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

蓮開僧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在繪畫作品中,對此有過較早記錄的包括蘇軾,他有一段《自跋石恪三笑圖贊》的文字流傳下來,其中寫道:“近於士人家,見石恪畫此圖,三人皆大笑,至於冠服衣履手足,皆有笑態。其後三小童,罔測所謂,亦復大笑。”

蘇軾所提到的石恪是五代末宋初的畫家。石恪字子專,成都郫縣(今屬四川省郫縣)人。由此可見至少在五代時期,這一繪畫題材已經開始流行。從如今流傳下來李公麟《白蓮社圖》的多個摹本和仿作看,在北宋時期,這一題材已經成熟,並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

“虎溪三笑”這一典故不僅對中國文化影響廣泛,還深刻地影響了韓國文化。在朝鮮朝(公元1392年—1910年)初期,以這一典故為題材的繪畫作品傳入朝國,引發了韓國文人的強烈共鳴,那時的韓國文人包括徐居正、成三問、樸彭年、南孝溫、姜希孟等都為此留下詩文。

比如朝鮮文學評論家、詩人徐居正(公元1420~1488年)就寫過一系列有關題材的詩文,其中《題漁隱金同年商山村墅八詠·釋寺尋僧》雲:尋僧何處歷崎嶇,寺古云深路有無。想得過橋三笑處,何人畫出虎溪圖。

貳 傳統繪畫中的“虎溪三笑”的題材流變

雖然石恪和李公麟等人的畫作並未流傳至今,但我們也可依據後人的作品,大致梳理下“虎溪三笑”的影象流變。

在李公麟外甥張激的摹本中,將慧遠、陶淵明、陸修靜放置於風景之中,這三位人物的關係顯得較為鬆散,他們並沒有刻意地集中在虎溪邊上。在這一版本的樣式中,所敘事的重點放在了“十八賢士白蓮結社”這個主題上,“虎溪三笑”的故事還僅僅是這次佛教重要結社的背景。其中所繪的陶淵明,正被抬著下山,在虎溪邊交談的只有慧遠與陸修靜二人,他們身後跟著一位僕人,但那並不是陶淵明。

明憲宗朱見深的一團和氣:曇花一現的超現實主義嘗試

大都會版《白蓮社圖》中的慧遠、陸修靜與陶淵明

明憲宗朱見深的一團和氣:曇花一現的超現實主義嘗試

遼博版《白蓮社圖》中的慧遠與陸修靜

臺北故宮博物院目前藏有一幅南宋的《虎溪三笑圖》冊頁,該圖為絹本設色,尺幅為26。4×47。6cm。這個版本近乎這一典故的標準樣式。其中幾位人物的位置,與朱見深的構圖有些類似,身著紅袍的慧遠站立在中央,兩邊分別為陶淵明和陸修靜,三人都在仰天大笑。此畫作者用筆細密、勁銳,設色古雅,整體畫面充滿了靈動之感,三位焦點人物在畫面中所佔比例並不大,而是融入了廬山的風景中,已經有些符號化的傾向。

明憲宗朱見深的一團和氣:曇花一現的超現實主義嘗試

南宋 佚名 《虎溪三笑圖》

明憲宗朱見深的一團和氣:曇花一現的超現實主義嘗試

南宋 佚名 《虎溪三笑圖》區域性

明憲宗朱見深的一團和氣:曇花一現的超現實主義嘗試

南宋 佚名 《虎溪三笑圖》區域性

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幅傳為南宋梁楷的《三高遊賞圖》頁,其中也描繪了儒、釋、道三位高士一起出遊的場景,該冊頁為絹本設色,縱25。3釐米,橫26釐米。可對比欣賞:

明憲宗朱見深的一團和氣:曇花一現的超現實主義嘗試

南宋 梁楷(傳)《三高遊賞圖》

明憲宗朱見深的一團和氣:曇花一現的超現實主義嘗試

南宋 梁楷(傳)《三高遊賞圖》細部

到了明代,隨著儒、道、釋三教的融合,宗教題材的繪畫也隨之有了世俗化的傾向,將這一典故提煉、抽象得更徹底當屬前文介紹的朱見深那幅《一團和氣圖》。

比憲宗朱見深稍晚些的南方畫家周臣(1460–1535年),曾經任過唐寅與仇英的老師,素有“體制外的院體畫家”之稱。他所做的《虎溪三笑圖》扇面繪製時間應晚於《一團和氣圖》,這似乎更是當時更為流行的標準樣式:將人物放於風景之中,有著鮮明的個性特徵和情緒化色彩,同時融入了個人的文人化審美情趣。但是周臣筆下的三位先賢,卻笑得很含蓄,毫無宋朝人筆下那種恣意、率真。

明憲宗朱見深的一團和氣:曇花一現的超現實主義嘗試

周臣 虎溪三笑 扇面

明憲宗朱見深的一團和氣:曇花一現的超現實主義嘗試

周臣 虎溪三笑 細部

比周臣晚一代的畫家丁雲鵬(公元1547-1628年),留下了這幅《三教圖》軸,如今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該圖紙本,設色,縱115。6釐米,橫55。7釐米。

雖然也同樣是三教合一的主題,但其中所描繪人物不一樣。丁雲鵬繪製的孔子、老子與紅衣羅漢,三人同坐於樹下,畫面的氣氛卻讓人感覺緊張,三位長者都不苟言笑,面目嚴肅,神情專注。其人物造型古拙、氣質端莊文雅,體現了他個性化風格,但缺少了蘇軾所說的那種詼諧、幽默的趣味。

明憲宗朱見深的一團和氣:曇花一現的超現實主義嘗試

丁雲鵬 《三教圖》

上述各家雖然技法、流派並不相同,但始終沒有脫離中國人物畫的傳統範疇。只有這位明憲宗朱見深,將其“虎溪三笑”的情節和人物高度抽象化,塑造出一組極具形式感的形象,他們帶有民間詼諧趣味,有著很強的裝飾意味。

然而,年輕的皇帝朱見深並沒有像薩爾瓦多。達利那樣,對這一雙重影像的題材一再嘗試。這似乎是他所做的一項帶有試驗性質的藝術突破之旅,也並未被今後主流的中國畫畫家們所模仿與繼承,顯然,這種嘗試並不符合主流文人精英們的欣賞口味。

在隨後同樣題材的畫作中,我們再也看不見這類的圖式。它們僅是偶然作為一種裝飾性圖案紋樣,出現在一些器具上。

(本文為“1600年前廬山白蓮結社的傳說和影象:從虎溪三笑的文化寓意談起”系列文章第三篇。未完待續。)

注1:

見慧遠《廬山東林雜詩》

崇巖吐清氣,幽岫棲神蹟。希聲奏群籟,響出山溜滴。

有客獨冥遊,徑然忘所適。揮手撫雲門,靈關安足闢。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孰是騰九霄,不奮沖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