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君與民到底誰養活誰

孔子:君與民到底誰養活誰

當“去食”達到要餓死人的程度時,孔子是主張統治者寧可自己餓死而守信於民,還是主張寧可老百姓餓死而對政府有信?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提出另一個問題。

徐復觀反對蕭公權“孔子教民重於養民”的說法,認為“愛民養民是儒家規定給人君的最大任務”。(徐復觀:《荀子政治思想的解析》, 《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篇》,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91頁)我想問的是:君與民到底誰養誰?

《論語·子路》有“樊遲請學稼”的故事。孔子指責想學種莊稼和種菜的樊遲是小人,接著說了一番話,大意是,只要統治者把握住“禮”、“義”、“信”這些東西,老百姓就會尊敬、服從統治者,向統治者說實話,這樣一來,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會揹著孩子來投奔。統治者何必自己去種莊稼!顯然,統治者可以不種莊稼,是因為可以靠種莊稼的老百姓來養活自己。

孔子還說:“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這意思是,君子只須考慮治國之道而無須考慮吃飯問題。如果去耕田當農民,有可能常捱餓;去學習治國之道,倒可以得到不錯的俸祿。君子只應該擔心治國之道能否實現,不用擔心自己是否會貧困(到沒有飯吃的地步)。君子之所以不擔心吃飯問題,是因為有“小人”養著他們。

因此,所謂儒家的養民說,是根本不能成立的。實際情況是民養君而非君養民。孟子繼承孔子的這一思想,將這一點說得更為明確和直截了當:“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又說:“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孟子·滕文公上》)

既然根本不是統治者養活老百姓,而是老百姓在養活自己的同時,也要養活統治者,那麼,當社會匱乏得不太厲害時,孔子或許會主張統治者對百姓盤剝得不要太狠,賦稅收得不要過分。

但是,在社會真的匱乏到要餓死人的地步時,孔子會主張統治者“去食”(完全停止徵收賦稅)而讓自己餓死,卻讓老百姓活著嗎?徐復觀認為是這樣的,我看不出有任何根據能證明這一點。

按照孔子總的思想,一個社會沒有了“君子”、“大人”、“為政者”,這個社會就等於不存在,因為體現了這個社會靈魂的“禮”、“義”、“信”也就沒有了;而社會上餓死部分老百姓,那是無關大局的。

當然,老百姓全死了也不行,那樣就沒人來養活君子,君子們也只有死了。實際上,在這種時候,部分處於最窮困狀態的百姓餓死正是那些統治者繼續存活並維持他們統治的必要條件。

在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家族等級制社會中,民是這個血緣關係中最疏遠的部分。“去食”,就是去他們的食。統治者不可能將自己或自己最親的人餓死來讓關係最疏的民活下去,以獲取他們的信任。這是不可能的,孔子也不會提倡這個。

孔子整個談話的意思是,在讓老百姓吃飽肚子和讓老百姓對政府有信之間作選擇時,統治者寧可讓老百姓餓肚子(甚至餓死部分老百姓),也不能讓老百姓對政府無信。

【本文摘自《中國社會思想研究》(黃忠晶等著,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7年版)一書】

由心品人生,人生由心品;我在此心中,共臻三昧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