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定存:祖輩的黃河

祖輩的黃河

《祖輩的黃河》自序

高定存

人一生能守住一條大河,是一件幸事,也是一件樂事。

我的家鄉保德縣,位於黃土高原腹部,晉陝峽谷東岸。黃河自北邊的天橋峽奔騰而來,環繞過半邊疆域,然後從南邊的馮家川古鎮離境。河對岸是莽莽蒼蒼的陝北高原,一方古老而又騷動不安的土地。

我第一次見黃河,是在十三歲那年的春天。隨父親到三十里外的縣城去,爬上一座黃土山樑,眼前突然一亮,一道寬闊的河川鋪展在山腳下面。河中大水與兩岸山樑顏色相同,渾然一體,猛一看好似滿山的黃土流到了河裡。極目眺望對岸,彷彿有百里之遙。看慣了七零八落的山坡梁峁和小溝小岔,突然看見這麼一道大河川,驚歎不已。當時便覺得,家鄉有這樣一條大河,很了不起。

高定存:祖輩的黃河

祖輩的黃河

1982年,我大學畢業,在緊臨黃河的小縣城安下家,從此就守在河邊,看水漲水落,聽河聲浩浩,屈指數來已近四十載。1989年,我參加山西省青年作家散文大賽,寫出《黃河流凌》一文,迄今斷斷續續記錄黃河物事也已三十年。在此期間,上到青海,下到山東,黃河上的一些重要地段我都走過。特別是晉陝峽谷,來來回回反覆盤點,熟悉如同家門前的街路。

從我第一次看黃河到現在,時間過去了五十年。五十年對於一個人來說委實不短,小孩變成了老頭,但於古老的黃河來說,只是一個瞬間。然而就在這一瞬間,河上也發生了一系列複雜而又巨大的變化,演繹出了一連串生動曲折的故事。

六十年代河上大船往來,晉陝峽谷還是一條黃金水道。七十年代洪水滔滔,曾淹沒過保德縣城街道。八十年代流量大減,碧水如藍,讓許多初見黃河的人驚詫不已。九十年代一河水纖弱如絲,下游連續出現斷流,1997年居然斷流二百二十六天。進入二十一世紀,天幫忙,人努力,河水漸漸恢復了平穩。五十年間,河上消失了船帆,河中少了河柴和魚。沿河開了公路,跨河大橋宛若搭積木,接二連三架起來。峽谷裡矗立起一座又一座大壩,水量由人工調控,不少河段水流變清,讓古人思思念唸的“黃河清”成為了現實……黃河在過去五十年裡的新鮮事,比此前五百年間發生得還要多。我守在小城裡看河,猶如閱讀一部史詩鉅著。

高定存:祖輩的黃河

祖輩的黃河

黃河歷來被看作是中華民族的血脈,其意義不言而喻,水流牽動著國人的心。守著這樣一條大河,眼看著河上如此多的變化,自然不能無動於衷。幾十年來,看黃河,描摹河中風物,記錄河上故事,已經成為我的一種習慣。經年累月,雜七雜八,有趣的,無聊的,撈河柴一般,不知不覺間撈起了一大堆。現在從裡面選出三十七篇,按寫作時間匯成這本集子,算是一個小結。山旋水轉,沙飛浪湧,千里勝景,百年風物。這裡既有古老的航運故事,也有本世紀晉陝兩岸圍河爭地的衝突,有歷史鉤沉,有地理探究,有古今人物,有地方民俗,還有漫步黃河岸邊的閒情逸致。

保德縣城有些偏遠,是黃河讓這座小城生動了許多,同時也賦予人們各種靈感。石走水流參大化,星移斗轉見天心。世間萬事萬物,或明或暗,總有某種關聯。寫的是黃河物事,然而又不單是些物事,浪花上能看到時代的變遷,波濤裡能聽見歲月的回聲。

長河滾滾,逝者如斯。我守讀黃河五十年,打撈幾束河柴在此,獻給家鄉,獻給黃河。

高定存:祖輩的黃河

高定存,山西保德人。山西省作協會員。1990年開始發表作品,先後在《散文》《美文》《山西文學》《黃河》等雜誌上發表作品若干。曾獲《山西文學》年度優秀作品獎、《黃河》年度優秀作品獎。一些短篇收入幾種選集,出版有散文集《黃河往西流》。

高定存:祖輩的黃河

點選以下文字連結,閱讀推薦內容: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