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德鍾壺”:器以載道,厚以載德

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文化上講超越實際上並不符合客觀實際,要說超越,目前的紫砂在很多方面都實現了超越,原料、技藝、裝飾、材質等等這些外在的東西都已經超越了古人,但在文化和內涵上,就不能單純的這樣比較了。在面對傳承歷史的經典紫砂造型上,重要的是看是否符合傳統造器的精神,這也是目前紫砂人在重現傳統經典紫砂造型時所要學習和研究的。

賞析“德鍾壺”:器以載道,厚以載德

而小編今天要講的紫砂壺名叫“德鍾壺”,是一款傳統的紫砂造型,首創者為清代的制壺名家邵大亨。這是紫砂光素器中一件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邵大亨的代表作之一。“德鍾壺”的器型特點是穩重端莊,壺的比例顯得非常協調,結構凝練嚴謹,將紫砂壺簡潔質樸的品質展現的淋漓盡致。很多人認為,邵大亨的“德鍾壺”達到了傳統紫砂造型技藝的某個巔峰,後世想要超越它幾無可能。紫砂藝術對當代的紫砂人來說,將紫砂歷史上美好的東西傳承下去,不斷地創新和超越,也是每一個紫砂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賞析“德鍾壺”:器以載道,厚以載德

通常我們對“德鍾壺”所孕育的內涵理解為“德之所鍾”,道德的楷模,德在這裡是一個在古漢語意境內,廣泛意義上的“道德”,中國人流傳下來一本《道德經》,無數人透過它來解釋“道德”的含義,就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鍾”除了指外形外,則還有集中、彙集等意義,所以對“德鍾壺”的理解就可以由此引申為時代所鑄就的一種人生取向。傳統的“德鍾壺”所代表的器以載道,就是不同時代不同的制壺人,對道德的理解和詮釋。

賞析“德鍾壺”:器以載道,厚以載德

壺即是我,我即是壺。壺映我影,我戀壺真。全手工紫砂成形的魅力,就在於創作者能透過雙手傳遞出自身的情感,當你能顯露一把壺本色之美的時候,壺就顯現出一個人的涵養之身。而在所有紫砂造型中,沒有任何一件作品比得上“德鍾壺”對“道德”的深入思考,當紫砂藝人在學習如何詮釋“德鍾”這一造型的時候,也同時在思考,如同間接的在打磨自身的“道德”。

賞析“德鍾壺”:器以載道,厚以載德

由此可以看出,“德鍾壺”這一造型的傳承,顯然最重要的一點並不是外形的流傳,因為歷史不斷演變,哪怕對邵大亨的“德鍾壺”做出最完美的複製,當下的人也不會擁有邵大亨時代的驚喜,紫砂壺造型的傳承實際上是一種不斷的流變,不同時代總具有不同的風味,但在揣摩製作“德鍾壺”這一造型內涵的過程並沒有改變,創作者仍然要經過學習、理解、思考、轉變這些基本的思考規律。不經過這一過程的紫砂壺那就不能稱之為傳承,而只能叫做抄襲或者複製。

賞析“德鍾壺”:器以載道,厚以載德

“德鍾壺”創作的背後,是對“道德”的思索,那麼由此來看,其他眾多的傳統經典紫砂造型是否也具有相似甚至相同的思考過程,這個問題並不能單獨來看,決定器型的源頭不單單有內涵,還有“原型”,例如“石瓢”即是“銚子”,“井欄”即是“古井”,“德鍾壺”的背後也有著樂器“鍾”的影子,思考仍然必須遵循這些“原型”的脈絡來進行。也許創作者會在思考的過程中產生新的看法,但更亦可能與古老的傳承相互契合,這種契合與全手工製作所必然產生的差異即可稱為傳承。

結語:傳承並非是相同,而恰恰是相異,器以載道,厚以載德。正是這種思想上的延續,造就了紫砂歷史上的一次又一次藝術輝煌,所以時代不斷髮展,紫砂藝術不斷傳承,正是因為有一代又一代不同的紫砂人意識上的薪火相傳,當下如此,未來亦如此。

賞析“德鍾壺”:器以載道,厚以載德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