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獨對的,不是敬亭山,而是自己的心

《獨坐敬亭山》是李白的名作之一。

李白喜歡青山,青山也喜歡李白。一個人能夠與大自然相互欣賞,除了天生高人,那一定是有過很多的人生經歷。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已經是歷盡風霜,榮華也見過,富貴也見過,福也享過,牢也坐過。這是李白最後一次來到安徽宣城。繁華已經落盡,榮耀都成往事,百年已過半,千金亦散盡,再沒有昔日友朋如雲的熱鬧,也沒有舞劍論詩的酣暢了,人生迴歸起點,追求趨向天真。登上敬亭山,詩人獨坐,遠眺,與敬亭山對視,仰天擊掌,李白與天命和解了。

李白獨對的,不是敬亭山,而是自己的心

讀這首詩,你會感覺到,李白安靜了許多,絢爛而歸於平淡,不再有拔劍斫地、仰天大笑的豪邁,也不再有“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的嘚瑟,更沒有了傳說中令宦官高力士脫靴磨墨的頤指氣使,他獨自與敬亭山相互欣賞。

這首詩表面上是寫獨遊敬亭山的情趣,深層含意則是表達詩人生命歷程中曠世的孤獨感,和生命低潮期對自然的皈依。詩人賦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將敬亭山擬人化地呈現: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看似寫眼前之景,其實,把傷心之感寫盡了:鳥兒高飛,直至不見蹤影,我目送鳥兒到天盡頭,鳥兒卻情無反顧;孤雲遊蕩,我們都是世界邊緣的“有閒者”,但白雲卻不願意與我一起“雲遊”,一切都在離我而去。安史之亂時,詩人因為追隨永王李璘起兵,本意是為國平叛,但不幸站錯了隊,跟錯了人,永王兵敗以後,李白也因罪坐牢,直到乾元二年(759年),朝廷因關中大旱,宣佈大赦天下,李白才獲得自由。這期間,詩人一定深深地體會到了命運之跌宕,人情之冷暖,對人世,對江湖,對社交圈子都感覺很不好,詩人覺得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所以有鳥飛雲走的“背離”感。“盡”、“閒”兩個字,寫“人”“物”關係逐步疏離的過程,也寫了詩人逐步安靜的心態。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這兩句進一步烘托出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勾畫出詩人“獨坐”出神的形象。詩人久久地凝望著靈感相通的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也正含情脈脈地看著自己。他們之間不必說什麼話,已達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的“相”字有深意,山與人是互動的,不僅僅是我在看山,山也在看我。

世事變幻是世界的常態,用不著驚訝和傷感,鳥和雲雖離我而去,但世界也有不離不棄者,眼前就有敬亭山與詩人相守相望,相得於世界的空白處。前兩句是以“動”襯“靜”,這兩句則是以“靜”制“動”,由“動”迴歸“大靜”。這種守“靜”,就是不再看重自己在“同學”中的排名,也不在意自己還是不是大V,擺脫功名利祿之心,遠離浮躁與喧囂的動感世界,迴歸平靜的內心。

這首詩裡的“厭”字,繁體字寫作“厭”,左上角是“廠”(hǎn),字形像山崖,餘下的部分是“猒”(yàn)。把“猒”分拆一下,左上角是“口”,左下角是“肉”(古代經常寫作“月”),右邊是“犬”,表示狗吃飽了肉,非常滿足。《論語·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學而不厭”,就是不斷學習,永不滿足。當然,有時候,吃得太飽倒了胃口就厭倦了,所以後來引申出“討厭”的意思。

這首詩裡李白與青山的感情不僅僅是相互不討厭,李白表達的感情是“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是人與青山高度契合,是兩情相悅,看也看不厭(夠,足)。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有不如意和孤獨的時刻,我們可以讀一讀李白這首詩,想一想李白曾遭遇的挫折和巨大壓力,以及他如何以堅強的意志和坦然的心態度過人生的苦難期,失意的低谷一樣可以變為精神的巔峰。(史雙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