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京劇的發展與藝術表現特色

老號的時候,曾給大家專門分享過戲曲的種類及簡介,自從換新號後一直還沒有更新過這個,那麼今天,我們就再回首一下各個劇種吧——哈哈,我們一次主推一個劇種噢!

清朝京劇的發展與藝術表現特色

我國傳統戲曲博大精深,在273個戲曲劇種中,有5個戲曲劇種脫穎而去,即京劇、評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被為”五大劇種“。今天就跟著易飛來品品京劇吧!

清朝京劇的發展與藝術表現特色

京劇,又稱平劇、京戲,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已有200多年曆史,享譽海內外,有“國劇”之稱。分佈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透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它走遍世界各地,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

清朝京劇的發展與藝術表現特色

歷史

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最,至今已有200年的歷史。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

公元1790年(清乾隆55年),徽戲開始進京。最早進京的徽戲班是享有盛名的安徽“三慶班”,隨後又有“四喜”、“和春”、“春臺”諸班,史稱“四大徽班”(四大徽班從揚州進京)。四大徽班和以後陸續進京的徽班,以其優美動聽的唱腔和卓越的表演受到觀眾的歡迎。從全國300多個戲曲劇種中脫穎而出,與豫劇、越劇同為中國戲曲三鼎甲:(京劇為榜首)。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得到了空前的繁榮。京劇的腔調以西皮和二黃為主,主要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

清朝京劇的發展與藝術表現特色

清朝京劇的發展與藝術表現特色

起源

京劇起源於四個地方的劇種:

一是原來流行於安徽省一帶的徽劇;

二是流行於湖北的漢劇;

三是流行於江蘇一帶的崑曲;

四是流行於陝西的秦腔,又叫梆子。

清乾隆末期、嘉慶初期四大徽班進北京後,於嘉慶、道光年間同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互相影響,逐漸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北京土語,逐漸融合發展。

清朝京劇的發展與藝術表現特色

板腔體

京劇音樂屬於板腔體,用鑼鼓、胡琴(京胡)、京二胡、月琴等伴奏。

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聲腔為主的“三慶”,所以京劇也稱“皮黃”。京劇常用唱腔還有南梆子、四平調、高拔子和崑腔、吹腔。

京劇的傳統劇目約在一千個,常演的約有三四百個,其中除來自徽戲、漢戲、崑曲與秦腔者外,也有相當數量是京劇藝人和民間作家陸續編寫出來的。京劇較擅長於表現歷史題材的政治、軍事鬥爭,故事大多取自歷史演義和小說話本。既有整本的大戲,也有大量的摺子戲,此外還有一些連臺本戲。

清朝京劇的發展與藝術表現特色

表演特色

京劇耐人尋味,韻味醇厚。

京劇舞臺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服飾等各個方面,透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臺實踐,構成了一套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範化的程式。

它創造舞臺形象藝術的手段十分豐富,用法又十分嚴格。不能駕馭這些程式,就無法完成京劇舞臺藝術的創造。

清朝京劇的發展與藝術表現特色

前面圖片擋住後面圖片了

清朝京劇的發展與藝術表現特色

由於京劇在形成之初,便進入了宮廷,使它的發育成長不同於地方劇種。要求它所要表現的生活領域更寬,所要塑造的人物型別更多,對它的技藝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嚴,對它創造舞臺形象的美學要求也更高。

同時也相應地減弱民間鄉土氣息,純樸、粗獷的風格特色相對淡薄。

因而,其表演藝術更趨於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最大限度超脫了舞臺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達到“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

表演上要求精緻細膩,處處入戲;唱腔上要求悠揚委婉,聲情並茂;武戲則不以火爆勇猛取勝,而以“武戲文唱”見佳。

清朝京劇的發展與藝術表現特色

表現手法

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劇表演四項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樂性的唸白,二者相輔相成,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 “歌”,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藝,二者相互結合,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舞”。

戲曲演員從小就要從這四個方面進行訓練,雖然有的演員擅長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當以做功(花旦)為主,有的以武打為主(武淨)。但是要求每一個演員必須有過硬的唱、念、做、打四種基本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地發揮京劇的藝術特色。更好地表現和刻畫戲中的各種人物形象。

清朝京劇的發展與藝術表現特色

京劇是具有世界級影響的大劇種,2010年11月17日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漢族戲曲的代表。

好啦,今天的戲曲專欄就到這兒啦,我們下期再見,再共同探討下個劇種哦。

晚安晚安啦!!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