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常棣》篇:兄弟相親相愛

《詩經》第164篇常棣

164。1常棣(táng dì)之華,鄂不(fū)韡韡(wěi wěi)。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164。2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xí)裒(póu)矣,兄弟求矣。

164。3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嘆。

164。4兄弟鬩(xì)於牆,外御其務。每有良朋,烝(zhēng)也無戎。

164。5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164。6儐(bìn)爾籩(biān)豆,飲酒之飫(yù)。兄弟既具,和樂且孺。

164。6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xī),和樂且湛(dān)。

164。7宜爾室家,樂爾妻帑(nú)。是究是圖,亶(dǎn)其然乎。

《常棣》篇比較長,在《詩經》中屬於中長篇。

朱子說,這一篇一定要好好讀,才能讀出個名堂來。

朱子原話為:“讀者宜深味之”。何為“深味之”?無非就是讀通詩句,讀懂詩意。

《常棣》比較難讀難懂,難讀的原因不只是它的篇幅比較長,更多的是詩詞中有些字詞的訓詁或理解歷來存在很大分岐和爭議。

讀《常棣》篇:兄弟相親相愛

閱讀經典特別是閱讀《詩經》,稍作深入都會知曉這樣兩句話:“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意”。此語出自《孟子·萬章上》。孟子在文中提出了對詩歌作品進行評論、鑑賞的方法。

他說:“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能根據詩的個別字眼曲解詞句;也不能用詞句的表面意義,曲解詩的真實含義。這樣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

我覺得孟子的話是對經典傳承人也就是說詩者說的,告誡他們掌握正確的讀詩解詩及講詩的原則和方法,準確的領會《詩經》的精髓,完整準確的傳承經典。

這裡有一個前提,就是我們所說的經典傳承人——講詩者,都是熟讀古代經典,基本掌握古漢語字辭和語法的人。而對於初涉《詩經》研究的人或普通讀者,還是應該從識字和掌握古代漢語詞彙及基本語法入手,也就是先學習掌握字辭。否則的話,連字都不認識,詩中詞彙的意思都不懂,還談什麼讀詩解詩?

話說回來,現在讀《詩經》,有《毛序》《鄭箋》和《詩集傳》這些前人跋涉留下的路標,對詩意的理解一般不會有大的偏差。當然,後世也不乏一些不落舊的窠臼,衝破儒家禮樂解詩的束縛,從全新的角度詮釋《詩經》的篇章。不可否認,這些人都是熟讀古代經典的飽學之士,更是掌握古代漢語的行家裡手。

就《常棣》本篇來說,《毛詩序》說:“《常棣》,燕兄弟也。閔管、蔡之失道,故作《常棣》焉。”朱子《詩集傳》說:“此燕兄弟之樂歌。”後世的解詩講詩者對《常棣》篇是燕兄弟的樂歌是沒有疑義的,至於是周公燕兄弟,還是其他什麼人燕兄弟姑且不論。

讀《常棣》篇:兄弟相親相愛

《常棣》共八章,每章四句,除第四章第一句五言之外,其它都每句四言。先賢們對這八章內容的解讀,後學是沒有爭議的,只是說法上略有不同。唯獨“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和“原隰裒矣,兄弟求矣”中,由於“不”和“裒”訓釋不同,造成詩句的解釋不一,讓人產生疑惑。

對“不”的訓釋有以下幾種:

1。不:語助詞。

2。不:豈不。

3。不:“丕”的借字。

4。不(fū)。

我們結合這兩句詩的解釋,來看看“不”的四種訓釋孰是孰非。

常棣:木名。也叫郁李,花或紅或白。果實像李子而較小。花兩三朵為一綴,莖長而花下垂。“常棣之華”是說常棣樹花正在開放。

鄂:通“萼”,花萼。是花萼和萼片,特指花瓣下部的一圈葉狀綠色小片。有時也泛指萼片和花瓣。

韡韡(wěi wěi):光明盛大的樣子。也可解釋為鮮明的樣子,茂盛的樣子。

如果按照“1。不:語助詞”理解,“不”字沒有實際意義。那麼,兩句詩的意思是:常棣花正在盛開,花朵多光明茂盛啊。詩句是講通了,但恕我孤陋寡聞,至今沒有找到“不”做助語詞的文獻支援。所以,我認為這個訓釋是沒有根據的。

若按照“2。不:豈不”來理解,這裡“不”應讀:bù,豈不——否定之否定。詩句意思是一樣的,只不過是說法不同。但是,這樣訓釋“不”字是不靠譜的。不過,這個訓釋也不是空穴來風。該訓釋者是讀過朱子《詩集傳》中“故言常棣之華,則其鄂然而外見者,豈不韡韡乎?”他以為“則其鄂然而外見者”是訓釋鄂,“豈不”訓釋不,信手拈來,得出不靠譜的解釋。

其實,只有正確訓釋“不”,才能正確理解“則其鄂然而外見者”。我們在後將回答這個問題。

再來看看“3。不:‘丕’的借字”,所謂借字即假借字。從廣義上說,假借字也屬於通假字的範疇。特別是對於“不”和“丕”來說,它們本來是同源字。後來在使用過程中逐漸分開成為兩個字,以“不”代“丕”真的是說不好究竟是假借字,還是通假字。我們放下這個插曲,看看“丕”的讀音和字義:

丕,音胚,大也。《尚書·大禹謨》“嘉乃丕績”。

又,奉也。《漢書·郊祀志下》“丕天之大律”。顏師古注:“丕,奉也。”

又,姓。《春秋左傳·僖公十年》晉大夫丕鄭。

又,元也。《尚書·金縢》“是有丕子之責於天”。孔穎達疏:“鄭玄曰:‘丕,讀曰不。愛子孫曰子,元孫遇疾,若汝不救,是將有不愛子孫之過,為天所責。’”《史記》以丕為負,《索隱》引鄭氏曰:“丕讀作負”。

這裡,“丕”有兩個讀音:pī和fū。丕讀fū的時候,有的文獻上說,通柎或通跗。在《古代漢語詞典》中,“柎”的解釋為:花萼,花托。“跗”的解釋:花萼的底部。兩個字的意思基本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丕字可以訓釋為:花萼,花托。

現在回過頭來看朱子說的“則其鄂然而外見者”,不正是花瓣花萼和花托嗎?儒學巨匠如同武林高手一樣,手中無劍心中有劍。後學不考,遂成訛舛。

說到這裡,對第4種情況就不用多說了。之所以只訓讀音,是因為它往往出現在研究型的文獻中,著作者認為讀者都具備了一定的古代漢語基礎,能夠直接理解或經過查工具書可以解決。

需要補充一下,不字有了讀音fū,可以藉助工具書直接查到結果。例如:在《古代漢語詞典》(第96頁)中,解釋為:“花萼。後作‘柎’。《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在《王力古漢語字典》(第3頁)中,列“不”字的“備考”項:“花萼”。解釋即用《常棣》篇的鄭玄箋註。

再看看“裒”的訓釋,裒讀做póu:

1。聚集,裒集。裒輯。裒斂。

2。減少,裒多益寡(減有餘以補不足)。

3。通“俘”。虜獲裒荊之旅。

對裒字的訓釋是沒有疑義的。

訓詁不僅要解釋詞,還要解釋疏通句子。

結合詩篇解釋和疏通詩句過程中,究竟採取裒字的三點訓釋中的哪個意項,成為詩句訓釋分歧的原點。

從這個原點出發,經典傳承人根據各自的理解和演繹,向我們講述著不同的昨天的故事。故事裡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這些對詩句的不同解釋,綜合起來有以下幾類:

1。聚集說。《毛傳》:“裒,聚也。”聚集說又分為幾種不同說法。

聚土說。聚土為丘。分兩種情況,一是戰士戰死在原野上掩埋之後的墳墓;二是把戰死計程車兵屍體堆積在一起,用土簡單掩埋形成土丘,待戰爭結束後辨認屍體後再重新分開掩埋。

聚屍說。戰爭情況緊張,來不及掩埋戰死人的屍體,在原野上把戰死人的屍體堆積成丘。這兩種情況在《春秋左傳》中都有記載。這樣,“兄弟求矣”就可以解釋為:兄弟到昔日的戰場去認領戰死者的屍體,或按照當時的禮儀和風俗進行重新安葬,或馬革裹屍還,帶回故鄉家園安葬。持這種說法者,還有一個理由是,詩篇第二章前兩句是說死喪,第三章說的是急難,第二章的後兩句也應該是說死喪。

聚人說。《鄭箋》:“原也,隰也,以相與聚居之故,故能定高下之名。猶兄弟相求,故能立榮顯之名。”蘇轍《詩集傳》:“今使人失其常居,而聚於原隰之間,則他人相舍而兄弟相求矣。”兩種說法都是說人們聚居於荒原。

2。減少說。姚際恆《詩經通論》:“裒,損少意。《易》雲:‘裒多益寡’,謂少其人,猶後世詩‘遍插茱萸少一人’也。”持“減少”義這種觀點的比較少,且多僅以《易·謙·象傳》中的“君子以裒多益寡”為例證。

3。通假說。認為“裒”與“捊”為異體字,與“俘”相通,將“原隰裒矣”兩句理解為在原隰作戰被俘虜了,因而兄弟求之。

此外,還有一說是:

4。自然災害說。此說發端於清中晚期,最初稱“山川變化說”,後來有人稱其為“自然界變化說”。而我認為“自然界變化”過於寬泛,不夠準確。所以,我把它概括為“自然災害說”。方玉潤《詩經原始》:“原隰者,陵谷也。裒為損少,則變遷之意。上言死喪,乃人事之變;下言原隰,乃山川之變。總以見勢當變亂,始覺兄弟情親,起下急難、外侮。”此說以方玉潤《詩經原始》的觀點為據。但方玉潤是從減少這一訓釋立論。而他們的解說多含有“聚集”義。

還有人從反訓的角度認為“裒”同時具有聚集和減少雙重意義,而論證自然界變化。也有說的平原與窪地的會聚,由自然界變化又引申為“地震”。而我認為,旱災、洪水、地震、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都可以用“裒”同時具有聚集和減少雙重意義來解釋。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和大禹治水就是自然災害在我們民族原始記憶中的映照。

讀《常棣》篇:兄弟相親相愛

總之,對此詩句的詮釋林林總總,多姿多彩。我把它們概括為四個方面,總共六種說法。究竟哪個說法更接近原意?按照孟子說法“以意逆志,是為得之”來衡量吧。

問題是以誰的意去逆志?如果以講詩者,也可以說以讀者之意,去逆詩篇之志。那麼將會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都會說自己的理解和詮釋是正確的。有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由此看來,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是行不通的。

假如以作者之意逆詩篇之志,則存在一個更大的問題是,《詩經》中各詩篇的作者是誰,我們都不知道。所以,解決我們問題的唯一方法是求諸詩篇本身。透過把幾種說法放到整個詩篇的結構中,根據詩篇的意旨判斷哪種說更符合原意。下面試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首先,詩篇第二章的前兩句己經說到死喪,聚土說和聚屍說可以歸結到此;其次,聚人說和減少說,在詩篇中的詮釋不夠通透;最後,從自然災害說來看,在整個詩篇中,先說死喪,次說自然災害,再說急難,又說外侮。層層遞進地說明兄弟之間互相牽掛,互相幫助,共同抵禦外悔。用以證明普天之下的人,莫如兄弟相親相愛。這樣對詩句的分析詮釋,你是不是相信?反正我是信了。

(作者:黑龍江省圖書館原黨委書記董紹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