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皆有度,有節則無虞

凡事皆有度,有節則無虞

有節即是有所節制,有所保留,不把弓拉滿,不將勢用盡,預留出騰挪空間和迴旋餘地,避免陷入亢龍有悔、勢盡反敗的困境。

《韓非子》中講了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一個楚國人,既賣盾又賣矛。他誇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堅固無比,沒有什麼東西能夠穿透它”;又誇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鋒利極了,任何堅固的東西都穿得透”,結果是把自己置於邏輯的死衚衕,進退不能,就因為他把話說得太滿了。

《莊子·外篇》也講了個類似的故事,戰國時期有個叫東野稷的人擅長駕駛,他在魯莊公面前誇下海口,他駕車無論是進還是退,車輪的痕跡都像木匠畫的墨線那樣直,無論是向左還是向右旋轉打圈,車輪的痕跡都像木匠用圓規畫的圈那麼圓。魯莊公叫他駕車表演,說一圈兩圈不叫本事,兜一百個圈子再返回原地那才叫高手,結果東野稷車仰馬翻,輸了個底朝天。

可見,凡事皆有度,過則生變,再強的硬弓,勢窮力竭之後,連薄如蟬翼的絲絹都不能穿透,故而先哲才語重心長地勸誡:“勢不可使盡,福不可受盡,話不可說盡。”盡則滿,盡則竭,盡則窮,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鑑於此,為防止重蹈“盡”的覆轍,《管子》提出量力而行,勤儉節約,避免消費無度造成奢侈浪費,“審度量,節衣服,儉財用,禁侈泰”,否則,居家就會難免飢寒,治國就會面臨危險。唐代賢相陸贄也強調“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無節,則常不足”。成書於清代的《格言聯璧》則認為,凡事都要知道有所節制,“言語知節,則愆尤少。舉動知節,則悔吝少。愛慕知節,則營求少。歡樂知節,則禍敗少。飲食知節,則疾病少。”言行舉止,飲食起居,看似平平常常,微不足道,但其中的學問卻不可小覷,知道守正有節並躬行不輟一以貫之,這很難,卻也很重要,古人之所以不厭其煩地強調修身,強調小事也要做好,就是因為它往往決定著一個人的成敗。

有節不只是一種值得推崇的生活態度,更是極具遠見深識的大智慧。

古人曾發明一種特殊的“座右銘”,名曰欹器,其上有雙耳可穿繩懸掛,底厚而收尖,口薄而敞開,其上放置勻速滴水,特別之處在於它“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古人制作此器的目的在於提醒人們,凡事都要懂得節制,剛剛好是最高境界。孔子有感於此,諄諄告誡他的學生,只有做到智慧超群而不顯鋒芒,功高蓋世而不居功自傲,勇武無敵而示以怯懦,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才能保持長盛不衰。

有節要求懂得守拙與謙退,有功勞推一推,有機會讓一讓,“行不去處,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處,務加讓三分之功”,風光不獨佔,“眾樂樂”強於“獨樂樂”。有節要求懂得知足常樂,對自己喜歡的東西,知道自我剋制,做柳宗元筆下喜歡背東西、生性貪得無厭的小蟲子蝜蝂不僅累,而且也沒有好結局,而見到別人在物質上強於自己也不必眼紅,要知道“良田萬頃,日食三餐;大廈千間,夜眠八尺”,真正要緊的是在精神境界上的見賢思齊。

有節則無虞,懂得有節也許並不難,要做到有節卻需要大智慧,這其中的取捨之道,值得我們細細琢磨。

◎本文原載於《中國紀檢監察報》(作者馬軍),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