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藺"鵝公壩"名字之來歷

作者 何有才

相傳很多年前,彝族首領(四川藺州)宣撫使、恆部扯勒君長奢氏勤政愛民、體恤民情,為人仗義,很受百姓尊重,人稱“奢公”。

古藺"鵝公壩"名字之來歷

古藺"鵝公壩"名字之來歷

那時永寧(敘永)、古藺一帶的氣候是永寧雨水少,古藺雨水多。因連續數年古藺河、小水河鬧水災,古藺河的河道並不是順山走,而是走直道,一遇發大水古藺街常常被水淹,人們怨聲載道。奢公組織民眾多次疏理河道都歸於失敗。

古藺"鵝公壩"名字之來歷

連續下了幾天雨,河水眼看要暴漲,一個毛雨天,奢公決定舉行祈天巡行大儀,請求菩薩保佑減少水害。為表虔誠,奢王吩咐參加巡行的人除施法的畢摩(彝族巫師)外,其餘一律戴上彝族撮泰吉面具;不打傘,不帶帽;手持香燭,邊舞邊蹈。巡行中,男女老少沿途齊聲高呼“蒼天息雨救子民”,直喊得聲音沙啞,疲憊不堪,不少人在行進中暈倒。

古藺"鵝公壩"名字之來歷

忽然,有位頭戴竹帽、手持龍頭柺杖的老翁迎面向祈天的隊伍走來。巡行隊伍裡有位牌氣暴躁的青年,見有人居然頭上戴帽,對上天不示恭敬,氣憤之下將老翁頭上戴的帽子扯下甩在地上,露出亮光光的頭頂。光頭老翁不怒反笑,連呼:見光!見光!

奢公聞訊上前,見老翁仙風道骨,非同凡人,連忙上前深表歉意並請求指點。那老翁手掌將古藺河攔腰一劃往右擺動說:"若要治水,可先順河二十丈挖道五尺深,再在那河中水晶攔腰處立一個橫八丈,豎六丈的鵝公,從此保你一方平平安安"。

古藺"鵝公壩"名字之來歷

奢王治水心切,當即指揮鄉民揮鋤挖河。說也奇怪,挖到四尺來深時,就見洶湧的河水十分聽話,汩汩而下,天空剛剛還是細雨霏霏,這時忽然烏雲密佈、狂風大作。此時,又見那老翁口中唸唸有詞,猛然大聲疾呼:"惡龍,惡龍,此時不出,更待何時?"

古藺"鵝公壩"名字之來歷

"咔嚓"一道閃電從人們頭頂劃過,轉瞬間,大雨傾盆,眾人都成了落湯雞。“嗖”地一下,又一道黃光劃過,人們突然發現幾十米遠的河裡騰空飛出一條青灰色小龍,在古藺上空盤旋一圈,擺了擺頭,然後急速往永寧方向飛去……

更奇怪的是小龍騰飛後,天空霎時晴朗,河裡出現了一坵橫八丈,豎六丈的鵝卵石山丘,形似鵝公。渾黃的河水乖乖地從鵝公的頸勃改道往流沙岩山腳處奔去。眾人大喜,欲拜謝那老翁,卻到處都找不到那老翁的身影。大家都說原來是南極仙翁顯靈來指點,紛紛當空跪拜。

此後,人們將河水改道後留下的壩子改造成了田壩,並稱它為鵝公壩。

有人說自從小龍走後敘永的雨水多了,古藺的雨水就少了,於是就有了“打不溼的古藺,曬不幹的水寧”這一說法。

斗轉星移,水月悠悠,山不轉水轉,鵝公已不復存在,但鵝公壩這個名字卻一直沿用到今天。

(圖片來源網路)

作者簡介

古藺"鵝公壩"名字之來歷

何有才,

筆名野山,瀘州市作家協會會員。

文學作品在《中國作家網》,《故事中國網》、《四川文藝》、《梅築聽香》、《美篇》、《瀘州文藝》、《酒城新報》、《瀘州教育報》、《江陽文藝》、《古藺文藝》、《古藺郎網》、《古藺同鄉會》等網路和紙質媒體發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