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如駒,如不能馭,不必死磕――人到中年的活法

時光如白駒過隙,在盼望中轉眼已是中年,大多數人大約是平凡一生,其間得失榮辱都化作過眼雲煙,只是還有點執著,有點不甘心藏在心底.倘若固執地糾結下去,不甘心下去,那往後的生活更會陷入泥潭,一切都不能重來.命運如果是那匹白駒,我們不能駕馭,那人到中年就不必再死磕.放下過往,放過自己和命運和解.翻開歷史的畫卷,有三位先賢的中年生活很值得玩味和借鑑.

一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接受命運,依然熱愛生活,豁達開朗

命運如駒,如不能馭,不必死磕――人到中年的活法

宋神宗熙寧八年,蘇軾因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被調離出京,調往山東密州,彼時35歲,在古代也算中年.人近中年,栽了一個跟頭,卻沒有心灰意冷,激情滿懷,為國為民的雄心壯志猶存.且還有一點點狂放不羈.於是便有了千古名篇《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於是我們看到的蘇軾,把生活過得熱氣騰騰,象剛揭開蒸包子籠屜的樣子,人間最美的煙火色.

“命運虐我千百遍,我待命運如初戀”,也有身處逆境,屢遭挫折時節心灰意冷,但轉念想來,便有了《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永遠不畏懼,不頹喪,倔強的活著,胸懷曠達,心憂天下.彼時蘇軾45歲,坐牢103天后,有幾次竟是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出獄以後,蘇軾被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相當於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

人至中年,生命在蘇軾那裡活成了:”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顏色.

二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遠離塵世,悠然自得。

命運如駒,如不能馭,不必死磕――人到中年的活法

東晉義熙元年,陶淵明做彭澤令八十多天,因看不慣當時政治的黑暗和官場的醜惡,決心不“為五斗米折腰”,辭官歸隱,躬耕田園。於是便有了著名的《歸去來 並序》。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目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邱。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天天命復奚疑!

彼時陶淵明4歲,人至中年一種的新的,別樣的選擇.寄身於天地間,放下心來聽憑生死,不求富貴,不求成仙,隨著大自然的變化走向生命的盡頭,樂天安命.也便有了《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當時陶淵明的生活是,家中火災,宅院盡毀,被迫遷居,他種地出力,也就是相當於一般農民的生活。日子過的很辛苦.正因為焦慮,他才尋求靜穆。在新的困境與背謬中所尋得理念和詩意上的完美生命形態。也許,人們能夠在某個時刻,實際體驗它所傳達的美感,進入一個純然平和的、忘卻人生所有困擾的狀態.

陶淵明把中年活成了人間的一股”仙”氣:忘卻人生所有困擾。千百年來,仰慕者前赴後繼爭相仿效.

三王維:”行在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將生活調至靜間,樂山樂水

命運如駒,如不能馭,不必死磕――人到中年的活法

王維年少時以狀元及第,可謂少年得志,雖因伶人舞黃獅子受累,但遇”貴人”張九齡拔擢,官至左拾遺(類似於諫議大夫之類的官員)。也算在官場發展不錯,只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安史之亂爆發。

長安被叛軍攻陷,王維被捕後被迫出任偽職。戰亂平息後,王維被下獄,按理投效叛軍當斬,後因種種原因得以寬宥,降為太子中允.人生的大起大落,讓王維遍嘗辛酸,四十多歲的時候,他特地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營造了別墅,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於是便有了《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遠離塵俗,半隱於世外,自然清新,淡遠之境自見.王維把生活過成一副山水畫兒,把生活調成靜間狀態.我眼底的那副畫裡:寒山轉變得鬱郁蒼蒼,秋水舒緩地流向遠方,渡頭的太陽落山了,村子裡的炊煙一縷縷……,一位中年男子,面容安詳,柱杖佇立在茅舍的門外,迎風細聽著那暮蟬的吟唱,碰到醉酒的老友裴迪在手舞足蹈的狂歌,他也只是微微笑著,安靜的聽著,不發表任何觀點.

同樣的畫卷,《渭川田家》: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

還是那個中年男子,清風拂面佇立在村口,看落日裡牛羊歸家,看老叟在柴扉前翹首期盼著孫兒,看農夫們荷鋤歸來,他還是面容安詳,只是在心底有些悵然若失.

王維把中年生活過成一抹天青色,那抹天青色從山水間透出,”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即使人生走到山窮水盡,也能有閒心看白雲悠悠,也能看行船流水.

我們的中年,該活成什麼樣的顏色?沒有蘇軾,陶淵明,王維的曠世奇才,也沒有三位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每一個平凡的人也曾把生活過成蘇軾般”煙火”的亮色;也曾嚮往過陶淵明”仙境”般的生活.在被生活虐過千百遍後,在一次次深夜裡痛哭過後,當一切成為過往.明白了除了人為的過失,天命不可違.

”唉,算了吧!”隨著一聲嘆息之後,一切不再糾結,不再執著.風輕雲淡地活著,那隻牽引著命運的駒,如不能駕馭,也不必死磕到底,濾去雜音,調至靜音,剩下是”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隨性和愜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