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會客”,在藝術“陽臺”瞭望魅力獨具的上海

「本文來源:文匯報」

本報訊(記者範昕)上海整座城市正在以卓越的實力與魅力,成為感悟中國建設成就、見證中國歷史奇蹟的世界會客廳。新年伊始,亮相華萃當代美術館的《世界會客廳陽臺風景》畫展,為“會客廳”裡的人們提供了又一個瞭望風景的絕佳觀察點——在這個“陽臺”上,40多位中外畫家最近創作的80多件上海主題作品集結,從文化和藝術的角度將上海面貌、上海故事分享給各地各國朋友。

由上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上海華申畫院和上海華萃當代美術館聯合主辦的此次展覽,廣邀中外畫家參展,作品型別涵蓋油畫、國畫、水彩畫、粉畫、漆畫、版畫、帛畫、壁毯畫、瓷板畫和雕塑等,包括具象和抽象等各種表現方法。

賀壽昌以躍動的半抽象方式勾勒出《璀璨南京路》,為人熟知的魔都風情賦予了陌生感;黃阿忠在《南昌路·秋》中畫出上海靜謐的另一面,那是滲入生活底色的平凡日子;張培成用淋漓墨色渲染出《吉它麗人》,一道靈動的都市景觀;孫家珮調動水、光和空氣三種元素,描繪《豫園九獅軒》;穆益林以獨特的帛畫形式將武康大樓、國際飯店等鄔達克在上海留下的經典建築融匯成《此心安處乃吾鄉(從歐洲到上海——紀念鄔達克NO。3)》;武國強以斑斕的套色版畫創作了全景式都市景觀《交響2》;色彩濃烈的《上海歡樂夜》有著獨具個性的超現實主義風格,來自荷蘭藝術家林沖……這些作品無不展現藝術家對上海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用心體察以及由此帶來的深度藝術探索。

縱觀全球一線國際化城市的生長曆史,其對世界第一位的影響因子是“文化吸引力”,即城市的文化軟實力。展覽出品人、上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會長趙抗衛指出,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構成文化吸引力的文化個性源於上海的歷史傳統,更源於這個城市社會化群體的創造。從這層意義上說,藝術家在繼承、發揚民族的文化傳統的同時,其實是在塑造上海這個城市的文化個性。藝術家的作品應該有這個時代的文化個性,也可以將其稱之為一種“當代性”。這種藝術上的“當代性”不是照搬西方的,不是在形式上為“當代”而“當代”的,而是一種面向未來的創造,是對傳統繼承和發揚的一種途徑,這應該是上海文化發展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創造環節。

上海市戲劇家協會顧問劉文國認為:“藝術創作講究思想內涵。我們要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的會客廳,就是要把上海的故事、中國的故事講給世界聽,把我們中國人的喜怒哀樂、老百姓的情感、城市的風貌等傳到全球各地。”原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建議,把上海作為世界會客廳來進行藝術創作,有這樣幾大主題都值得生動表達:一是外灘,二是水,三是海洋文明。業內專家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藝術家以這樣的展覽為平臺探索、研究、創造,也期待有更多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當代作品在眾多城市藝術空間進行中外文化藝術交流。

(責任編輯:楊奇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