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節,牢記“做3事,忌3事”,寓意日子越過越富足

雖說春節假期結束,大家已經陸續回到了工作崗位上,但從傳統意義上看,春節還沒有過完,一般認為過了正月十五,春節才算正式告一段落。繼除夕年夜飯和大年初一後,正月十五又將迎來一個節日的小高潮。

正月十五元宵節,牢記“做3事,忌3事”,寓意日子越過越富足

每年的正月十五,又叫做元宵節,因為恰好是農曆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因此就有了“元宵”這一名字的由來。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民間就已經有了元宵節的存在,而到了漢魏之後,元宵節才正兒八經成為了重要的傳統佳節。

既然是民間的傳統節日,還恰好在春節期間,自然少不了各種習俗和禁忌。既然是千百年來老祖宗傳承下來的規矩和傳統,我們作為後輩,還是持有一顆敬畏和尊重之心為好。懶喵把正月十五這一天的習俗和禁忌總結為6個字,“做3事,忌3事”,下面就逐一說說。

元宵節要做的3件事

1、吃元宵(湯圓)

正月十五元宵節,牢記“做3事,忌3事”,寓意日子越過越富足

正月十五元宵節,恰逢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在吃這塊自然也是有講究的。從宋朝時期開始,民間就流行在元宵節這一天吃一種圓形的食物,當時還叫做“浮元子”,後來才改名為元宵和湯圓。

雖說原料裡都有糯米粉,但元宵和湯圓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食物,前者是在糯米粉中“滾”出來的,後者則是用糯米粉擀成麵糰再“包”出來的。在元宵節這一天,我國北方地區的人們習慣吃元宵,南方地區的人們則吃湯圓,都寓意著新的一年幸福美滿,日子越過越富足。

2、鬧花燈

正月十五元宵節,牢記“做3事,忌3事”,寓意日子越過越富足

從古代開始,元宵節的習俗裡,就少不了“燃燈”這一項,因此民間還有“十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十七、十八鬼看燈”之說,即正月十三開始點燈,也是在敬拜神明,到了正月十五,人們就可以開始賞燈了。

到了元宵節這天,很多地方都會舉辦“燈節”,街頭巷尾都會掛滿燈籠,好不熱鬧,而觀燈的群眾也是絡繹不絕,這一儀式又叫“鬧花燈”。人們認為燈籠可以驅逐黑暗,帶來光明,還有驅魔降福之寓意。

3、找物件(單身男女)

正月十五元宵節,牢記“做3事,忌3事”,寓意日子越過越富足

很多朋友或許不知道,元宵節還是傳說中的“約會節”。在過去封建社會,人們思想比較保守封閉,男女之間交流甚少,因此,元宵節這一天就有了聯誼的習俗,給未婚男女提供了一個互相認識和了解的機會。

而到了現在,雖說不再像過去那麼資訊閉塞,但是很多地方還會舉辦類似的儀式,來幫助未婚男女脫單。而藉助熱鬧的元宵燈會,單身男女也可以互相認識,交個朋友,沒準未來會成就一樁良緣。

元宵節忌做的3件事

1、忌丟失財物

正月十五元宵節,牢記“做3事,忌3事”,寓意日子越過越富足

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出門,大家一定記得保護好自己的財物,儘量避免丟失的情況發生。因為老一輩人認為,正月十五剛好是春節的最後一天,要有個吉利的結尾。如果出現財物丟失的情況,就寓意著“破財”,象徵新的一年財運不佳,晦氣不斷。

2、忌借錢討債

正月十五元宵節,牢記“做3事,忌3事”,寓意日子越過越富足

前面有提到正月十五,不宜丟失財物,其實換句話說,就是儘量避免在金錢上有所損失,或者是涉及到金錢的糾紛,這當中就包括了不宜借錢討債。老祖宗認為,在春節的最後一天,如果有借錢或討債等涉及到金錢借出借入的行為,會象徵著一整年的財富都守不住。

3、忌說不吉利的話

正月十五元宵節,牢記“做3事,忌3事”,寓意日子越過越富足

俗話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由此可見,說對話是如此的重要。咱們中國人歷來講究禮數,凡事都喜歡圖個好彩頭,這點從言語上就能看出一二。

在元宵節這一天,老祖宗提醒我們要多說吉利的話,少說晦氣的話,因為這一天說的話,會成為一年的暗示。多說幾句好話,自己心情好,也會給身邊的人帶來幾分溫暖和善意,何樂而不為。

用大白話聊美食,我是懶喵,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