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冒著大雪而來,詩人欣喜萬分,道出自己讀書的秘訣

弟弟冒著大雪而來,詩人欣喜萬分,道出自己讀書的秘訣

在中國歷史上,唐朝無疑是詩歌文化的頂峰。從唐初到唐末,詩歌絢爛了整個時代,不光在盛世有李白、杜甫、王維,就是在安史之亂後也有白居易、元稹。即便是在晚唐,還有李商隱、杜牧撐起了整個天空,讓盛名屹立不倒。其實,到了李唐王朝的倒計時中,也出現了“鹹通十哲”,另外還有一個叫做杜荀鶴的優秀詩人。

可惜的是,很多後世評論家對他們都不買賬。比如清代文人翁方綱就說“鹹通十哲”的為人和作品“概乏風骨”。也有很多人認為杜荀鶴的詩歌,“失之淺率,不甚耐讀”,僅僅承認“宮詞為唐第一”。其實,在小珏看來,在亂世之中,高門大戶尚且不能自保,怎麼又要苛責寒門文人的氣節。至於說杜荀鶴的作品,除了著名的《春宮怨》外,這一首《喜從弟雪中遠至有作》也是非常精彩。

弟弟冒著大雪而來,詩人欣喜萬分,道出自己讀書的秘訣

這首詩寫於杜荀鶴未曾發跡之時,他隱居深山之中,發奮苦讀。這一年大雪紛飛,自己的從弟(即堂弟)千里迢迢找到了他,這讓他欣喜萬分。除了表達對於兄弟的友愛之情外,杜荀鶴還將自己對於讀書的態度,和盤托出:

深山大雪懶開門,門徑行蹤自爾新。

無酒禦寒雖寡況,有書供讀且資身。

便均情愛同諸弟,莫更生疏似外人。

晝短夜長鬚強學,學成貧亦勝他貧。

弟弟冒著大雪而來,詩人欣喜萬分,道出自己讀書的秘訣

這首詩的前兩句,並沒有直接描述從弟的到來,卻以幾乎白描的手法,繪製了當時的場景。詩人隱居深山之內,大雪之中,平時也懶得開門。只是因為有客到訪,也才慵懶地開門。這一句話,就表現出作者的隱士心態,他並不願意與外界接觸。第二句則更是印證了這一點,雪地上的新腳印,也就是從弟剛剛留下的。

第三、四句中作者介紹了自己的近況。沒有美酒可以禦寒,卻有書可以修身養性。很顯然,作者還不至於窮到揭不開鍋,能買得起書,卻不願意買酒,這又與普通隱士完全不同。他雖然隱,卻並不頹廢,也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如飢似渴地攫取書中的養分,增添自己的能力。

弟弟冒著大雪而來,詩人欣喜萬分,道出自己讀書的秘訣

在第五、六中,因為從弟的到來,詩人也發出了感慨。到底是兄弟情深,不像外人那麼生疏。古人說“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其實,在那個交通不便,資訊隔絕的年代,能夠在如此惡劣的風雪天訪問,即便是空手而來,也是一片真誠之心。

對於從弟的這片真心,杜荀鶴也很清楚,也很感動。他沒有什麼可以感恩報答的,唯有向弟弟吐露了自己讀書的秘訣:晝短夜長鬚強學,學成貧亦勝他貧。這句話是說,讀書沒有別的訣竅,無非就是抓住分分秒秒的時間勤學苦練,學成之後,儘管貧窮,也好似其它形式的貧窮。

弟弟冒著大雪而來,詩人欣喜萬分,道出自己讀書的秘訣

看起來前一句的意思非常明確,後一句有不知所云的嫌疑,其實,那才是詩人要表達的重點,這就涉及到了讀書的心境。

讀書的目的是什麼?有極少數人是匡扶社稷,拯救黎明百姓。然而,這種人太少,這個志向也太過崇高,並非大多數人所想。“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才是大部分人書生的理想,這也是儒家入世的思想。讀書之後,才能像宋真宗《勸學詩》中所說的“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弟弟冒著大雪而來,詩人欣喜萬分,道出自己讀書的秘訣

然而,走這條路能夠成功的,還是少數人。絕大部分讀書人,將是村野的窮秀才,教書匠,在貧苦線上苦苦掙扎。詩人提出的嶄新觀點:難道這樣就不讀書了嗎?要知道讀書明理,學習了聖賢之道後,即便是窮,也比其他人窮得不一樣!這也就是高尚的精神信念,這也是讀書人的風骨。

當然,杜荀鶴後來阿諛奉承朱溫,步步高昇,也讓後世衛道士罵不絕口。可是,對於一位並不得志的寒士來說,忠於哪個封建統治階級,到底有那麼重要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