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不多見的一首佳作,比喻生動,寄託深遠,頸聯更充滿哲理

詩歌除了敘事、寫景,還充滿了寄託。上至詩經離騷,下到唐詩宋詞,無不重視寄興。詩歌作品託喻不深、樹義不厚,不足以言興,也就不可能流傳久遠。比如溫庭筠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還有賈島的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都表達了前路艱辛、羈旅愁思。

而韓愈的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以及陸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唯有香如故,也抒寫了不羈性格和高潔人格。下面介紹高適不多見的一首佳作,比喻生動,寄託深遠,頸聯更充滿哲理。

高適不多見的一首佳作,比喻生動,寄託深遠,頸聯更充滿哲理

金城北樓

唐代:高適

北樓西望滿晴空,積水連山勝畫中。

湍上急流聲若箭,城頭殘月勢如弓。

垂竿已羨磻溪老,體道猶思塞上翁。

為問邊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無窮。

高適不多見的一首佳作,比喻生動,寄託深遠,頸聯更充滿哲理

高適,字達夫,唐代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世稱高常侍。他是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蓬勃向上的盛唐精神。

天寶十一載秋冬之際,高適經人引薦,入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幕中,充任掌書記。他雖然早就希望進入幕府,但由於前途未卜,心中仍有幾分觀望心情。詩人離開長安後赴隴右並途經金城時,創作了這首詩,抒寫了心中複雜的心情。

高適不多見的一首佳作,比喻生動,寄託深遠,頸聯更充滿哲理

深秋的傍晚,萬里晴空、彩霞萬丈,詩人登上金城郡(今甘肅蘭州)北門城樓,他放眼西望,遠處重巒疊嶂、山清水秀,彷彿一幅闊大的秋景圖。

一個“滿”字,展現出眼前的景象彷彿廣闊寧靜的大海,抒寫了詩人舒暢的心境;一個“勝”字,又彰顯了丹青難描之景,充滿了愜意與悠閒。

高適不多見的一首佳作,比喻生動,寄託深遠,頸聯更充滿哲理

接下來視線收回,“

湍上急流聲若箭,城頭殘月勢如弓

。” 頷聯繼續從聽覺和視覺角度進行描繪,不遠處水流湍急,聲如穿透空氣的飛箭;而樓頭的一鉤明月,也似張滿了的弓弦。

詩人用“箭、弓”進行類比,把邊城的戰爭生活氣息,都融進自然景色的描繪之中。高適雖然人還未到邊疆,可是心已先飛去了。

高適不多見的一首佳作,比喻生動,寄託深遠,頸聯更充滿哲理

頸聯由辭官隱居想到應闢人幕,“

垂竿已羨磻溪老,體道猶思塞上翁

。” 閒居在家時,溪邊垂釣,卻羨慕姜太公的際遇;而當即將任職幕府時,才領會到人事變化的規律,又想起那位通達世事的塞上老翁。

磻溪老,即姜太公,他曾直鉤釣魚,希望引起賢君的注意,後來就遇到了周文王。塞上翁,化用《淮南子》中“塞翁失馬、安知非福”的典故。作者希望能像塞上翁那樣,領悟到老子所言之禍福相倚的深奧道理。

高適不多見的一首佳作,比喻生動,寄託深遠,頸聯更充滿哲理

詩人想到這裡,心緒更加難以平靜,尾聯抒發了作者的無限期待,“

為問邊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無窮

。” 詩人說,試問邊庭近況如何,卻只聞羌笛之聲,至今仍有無窮的哀怨。言外之意是說,邊境未靖,徵人戍卒依然愁怨不已。

這兩句與頷聯的描繪相呼應,寄託了詩人對立功邊塞、轉禍為福的憧憬。高適渴望與將士們同甘共苦,一起建功立業,卻絲毫不在乎邊塞生活條件的艱苦,更不怕吃苦受罪。

高適不多見的一首佳作,比喻生動,寄託深遠,頸聯更充滿哲理

高適的這首詩平實易懂,寄託深遠,更充滿哲理。前四句遠近結合地描寫登樓所見,詩人透過自己的視聽感受,抒寫對軍旅生活的嚮往。頸聯回顧過往、展望未來,表達了對世事變幻、人生無常的認識。最後詩人也預料到戍邊生活的艱辛,但依然無怨無悔地踏上征程。

再細味後兩聯,讀者一定也收穫了很多啟示。人生有高峰就有低谷,希望成功、也不能懼怕失敗,既要有大無畏的奮鬥精神,也要做好隨時可能遭遇挫折的準備,才能勝不驕敗不餒,更能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