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有一首女子表白詩,流傳兩千多年,如今又有了新的含義!

我國古代有許多神話傳說,最著名的《聊齋》裡面就有各種各樣的鬼神出現,狐,也是這部小說中最重要的角色。在人們的印象當中,狐狸一般是狡猾的,幻化成容貌俊美的男女,誘惑人們犯錯,比如妲己。

可是,在《詩經》中有這樣一首詩,幾千年來被人不斷吟誦,

卻因為詩的含義無法真正被解讀,

出現

了許多不同的解析,這首詩的魅力在哪裡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詩經·衛風·有狐》

《詩經》有一首女子表白詩,流傳兩千多年,如今又有了新的含義!

有一隻狐狸獨自慢慢的走在淇水的橋上,它連一件能夠避風寒的衣服都沒有,讓我的心頭滿是憂傷。這隻狐狸又慢慢走在淇水的灘頭上,風吹起了它薄薄的衣裳,可是它連衣帶都沒有,讓我心裡滿是憂傷。這隻狐狸又慢慢走在淇水的岸上,它全身連一件可以禦寒的衣服都沒有,真是讓我憂傷。

這首《衛風·有狐》出自《詩經》,是一首經典的愛情表白詩,

古時候能夠將內心所思所想表達得如此直白,而且是以女子角度出發,確實讓現代的人們也佩服。

其實,在西周時期,相對而言那時的民風還是會比較開放,對女人的約束也沒有那麼多,追求自由愛情的思想在年輕人心中都存在,因此有了“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關關鳩鳩,在河之洲”等經典愛情詩句,到現在依然是青年男女寫表白情書的首選。

而這首《詩經·衛風·有狐》卻因為歷史的原因,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更加惹人深思。

《詩經》有一首女子表白詩,流傳兩千多年,如今又有了新的含義!

圖片來源於網路:狐狸走在橋上

一、

妻子對丈夫的思念

在古時候,狐狸被賦予靈氣,神話小說中,狐狸一般都是小仙,相貌英俊,風流倜儻。

由於當時處於戰亂,家家戶戶都有男丁被抓去打仗,而獨自守在家中的妻子就難免會惦記自己的丈夫。

有一天,這位年輕的小娘子到淇水邊上漿洗衣服,看到一隻孤獨的狐狸在冷風中慢慢的行走,不禁就想到了自己還在前線出生入死的丈夫。

擔心現在的他,衝鋒在陣前卻沒有一件足夠保暖的衣服;擔心跋山涉水的他,連衣帶掉了都沒人幫忙縫合。這樣擔憂牽掛的愁緒自然能夠感染到讀者,特別是那些有著同樣經歷的婦女。

所以,將這首詩看成是一位妻子擔憂出征在外的丈夫還是十分合理的。

《詩經》有一首女子表白詩,流傳兩千多年,如今又有了新的含義!

圖片:年輕的小娘子到淇水邊上漿洗衣服劇照

幾年前紅極一時的電影《大兵小將》中,女主角邊跳邊唱的歌詞就是出自《詩經·衛風·有狐》。

結合年代歷史,

在戰爭中不僅將士們艱辛不易,家中的妻子也是貧窮度日,難以溫飽,並且還要時時擔心長年無法見面的丈夫。

《詩經》有一首女子表白詩,流傳兩千多年,如今又有了新的含義!

圖片:女人在家貧窮度日劇照

二、

寡婦暗戀之情

狐,不僅可以化成翩翩君子,還可以變成容貌絕佳的女子,所以,在這首詩中,用“狐”作為主角,還有一種可能是:

詩人看到的女子是位絕代佳人,而且這位絕代佳人還是個寡婦。

華夏未統一前,戰爭還是極其頻繁的,年輕男子出去打仗,結果一去不復返是常有的事,因此寡婦也很多,可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現狀,寡婦想要再嫁卻不容易,因此,有了合適的物件,寡婦有一些綺思也是可以理解的。

《詩經》有一首女子表白詩,流傳兩千多年,如今又有了新的含義!

圖片:絕代佳人的寡婦劇照

孔子將《有狐》奉為經典,因為在孔子看來,文字最重要的是能夠真實表達人們內心所想,這首詩才是典範。

孔子並非禮教迂腐之人,對於真情的歌頌是正常的,也是美好的。

這位美麗的婦人剛剛成為寡婦,看到一位長相不錯的男子,可能也是一位鰥夫,孤獨的走在水邊,看到他孤零零,淒冷的身影,還有秋夜的寂靜和清冷。

這位寡婦不由得有一種想法:

如果我和他在一起,可以給他做一身暖和的衣裳,可以讓他擁有家的溫暖,兩個人互相取暖,總比一個人孤燈相伴要好。

寡婦欲再嫁的心意呼之欲出,但是也有人表示質疑,如何肯定這個男子就是鰥夫或者單身呢?萬一他有家室呢?那麼寡婦的心思是否不妥呢?

《詩經》有一首女子表白詩,流傳兩千多年,如今又有了新的含義!

圖片:美麗的婦人劇照

大家朱熹就對這首詩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雖然他對《詩經》當中許多詩作並不滿意,甚至還抨擊過,但是這首《有狐》,朱熹卻給予了極高評價。

他還留下文字表示:

這首詩寫的就是一位在戰亂中失去丈夫而守寡的婦人,對一位翩翩君子的一腔愛慕,以及希望再嫁的心情。

並且指出詩中的“無衣、無帶”就是對於這位男子身份的最好證明,因為沒有妻子的關愛,所以這位男子才會連一套像樣的衣服也沒有。

雖然,詩中這位寡婦只是將自己一腔的憂思展示,並沒有堅定的去和這位男子說明,還是有些扭捏姿態,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能夠讓旁人看出寡婦的內心活動,可見這也是一位敢愛敢恨的偉大女性。

《詩經》有一首女子表白詩,流傳兩千多年,如今又有了新的含義!

圖片:守寡的婦人劇照

三、

鬱郁不得志的抒發

到了近現代,這首詩經過歷史不斷變革,到現代的人們眼裡又是不一樣的理解了。

當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思想席捲全國的時候,一些年輕的革命者認為,這首詩應當是古時一些有愛國情懷的詩人,抑鬱不得志的抒發。

秋天的傍晚涼意來襲,

看到淇水邊淌水而溼的狐狸,想到遠在邊關連年征戰的將士們,再看看夜夜笙歌、狐裘暖身的有權人,詩人更是滿腔怨氣,鬱郁不得志。

不能為國出征,更無法幫助將士、百姓們獲得平安的生活,在這樣的情懷下,詩人才用幽怨的語氣,模仿女性的心理寫下了這首《有狐》。

張桂萍甚至認為,這是一名大臣憂國憂民的作品,陸侃如也有這種相同的說法,而且他們還認為,這首詩沒有寫得更加直白,而單單從“無衣、無帶”來寫,還是迫於當時社會的狀況,擔心寫得過於直白會被他人陷害。

《詩經》有一首女子表白詩,流傳兩千多年,如今又有了新的含義!

圖片:夜夜笙歌的有權人劇照

就這樣,一首隻有36個字的古詩,加上歷史背景,詩人所想表達的內容被完全隱藏到了文字背後,他所想表達的真相到底是什麼?估計也只有詩的作者才知曉了。

但是我們能夠透過這樣簡練的文字看到一個歷史的縮影,真的感嘆古時詩人的聰明與文筆。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