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後不能還是四大件、八大麴 傳承江南絲竹必須創新

江南絲竹一般要具備四種樂器,笛子(簫)、二胡、琵琶、揚琴,稱之為“四大件”。“樂器根據演出場合的不同可多可少,但一般四大件要齊。”市群藝館專案負責人蔣薇介紹,根據普查資料顯示,目前上海已有基層江南絲竹團隊96家,且數量仍在上升,傳承隊伍也在不斷擴大。

200年後不能還是四大件、八大麴 傳承江南絲竹必須創新

上海市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基地創評工作總結大會暨優秀團隊展演近日在三林鎮社群文化活動中心舉行,上海江南絲竹樂團、三林江南絲竹樂隊、松江中山萬谷江南絲竹樂隊、上海城隍廟道樂團、新時代小學等優秀樂團帶來演出,傳統名曲《歡樂歌》《玉芙蓉》、現當代名曲《春暉曲》、少兒鼓樂《歡慶》等喚起人們對江南文化的熱愛。

200年後不能還是四大件、八大麴 傳承江南絲竹必須創新

2014年,首批上海市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基地建立工作開始,於2017年評選出22家基地。1月18日的總結會上,向第二批24家上海市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基地(2021-2023年)進行了授牌。 “上海的江南絲竹土壤是長三角地區最肥沃的,上海江南絲竹樂團是一張優秀的文化名片。”原上海民族樂團副團長、上海市非遺專家委員會成員周成龍參與了第二批基地評定工作,他發現,上海的江南絲竹傳承保護循序漸進、工作紮實,但基層也存在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絲竹樂團來自民間,但打造高水平的絲竹樂團,離不開街道重視和專家指導。

200年後不能還是四大件、八大麴 傳承江南絲竹必須創新

被評定為第一及第二批傳承基地的三林文化活動中心主任許林濤對此深有同感,基地建設之後,樂團有了專門的排練場所和排練時間,專業力量的介入,也改變、拓寬了江南絲竹的傳承方式。“在基層,只有基層政府予以重視,相關機構予以支援,社會廣泛關注,江南絲竹班社才能更有活力。”

200年後不能還是四大件、八大麴 傳承江南絲竹必須創新

透過本次基地創評工作,各基地團隊都在有意識地努力創新,積極推新人、出新作。蔣薇介紹,江南絲竹的非遺核心技藝很多透過曲目來體現,傳統有所謂“八大麴”,在保護傳承上需要繼承傳統,也要發揚非遺所蘊含的創新基因。“江南絲竹的定義是江南地區廣泛流傳的民間器樂合奏形式。我們可以按照江南絲竹創作方式來創作新曲目,也可以嘗試不同配器。創新是否成功,要交給時代,但只有創新,江南絲竹才能往前走。”

文/上觀新聞記者 鍾菡

攝影/蔣迪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