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文學發生的地方——胡冬林《山林筆記》漫談

文:宋亭樾

《山林筆記》是一部日記體散文集,是生態作家胡冬林的遺作。因其父母熱愛森林,胡冬林自小便對森林充滿了好奇和嚮往,他自幼閱讀了大量的生態文學書籍,並且最終走向了森林。《山林筆記》便是胡冬林在2007年——2012年這五年間,深入長白山體驗、觀察和寫作的生活碎片,在他去世後,由其妹妹胡夏林女士整理,從2017年開始在《作家》雜誌上連載。《山林筆記》是中國生態文學的又一力作,它連載開始,就再次掀起了社會上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探討。從文體學角度來看,以日記體散文的藝術表現形式來呈現文學創作的過程,能夠帶領讀者回到真實、樸素的生態文學發生現場,讓讀者從微觀處瞭解到更多文學生產的細節。

回到文學發生的地方——胡冬林《山林筆記》漫談

胡冬林在長白山

作家創作的第一步就是大量的藝術積累,這是藝術構思和藝術創作的基礎。藝術積累需要觀察和了解生活,更需要感受和體驗生活。福樓拜在指導學生莫泊桑寫作時告誡他:“對你所要表現的東西,要長時間很注意去觀察它,以便能發現別人沒有見過和沒有寫過的特點。”[1] 胡冬林的藝術積累的方式,是把自己直接丟進大自然裡,觀察和體驗大自然中的一切。“第一次在河邊的原始林中,找到一張生平最滿意的寫字檯。一棵直徑1。5米的大青楊的舊伐根圓盤當桌面,四截短原木軲轆擺在四周當凳子,旁邊立一根四尺高的原木,綁上一把灰色遮陽傘,短樹杈上掛著我心愛的望遠鏡和數碼相機……多少人曾幻想在一座小島或湖畔或海邊或野外獨處思考寫作,尋找一份脫俗的安寧。寫《無界之地》的美國女作家瑪麗·奧斯汀擁有一個樹上工作臺。我想,在中國的作家們當中,我擁有一張最牛的原始林寫字檯。”[2]就在這張“最牛的森林寫字檯”上,胡冬林一點一滴地記錄著大自然展現給他的一切,他好奇每一種生物的生長軌跡,也痴迷於形形色色的蘑菇和雨後菌香。然後把發現和感悟統統裝進日記中,讓自己的文學視野變得更加開闊。而這本《山林筆記》則記錄了作家積累素材、構思角度和創作衝動的全過程。全書共分上下兩冊,118萬字,胡冬林從一片森林中創造出的另一本森林。

對待自然,他是敬畏的,他始終保持著秉持著嚴謹的科學精神和態度去認知每一種生物。

“2008年8月30日:午飯畢約王柏老師上山,走過昨天的路線,複習昨天的知識……今天新認識或拍下的蘑菇有以下二十餘種:1。易變裂齒菌;2。變色杯傘;3。白紅菇;4。林地菇;5。多汁乳菇;6。厚黑層孔(慄黑褐擬層孔菌);7。亞絨白乳菇;8。白栓菌;9。寬褶擬口蘑(寬褶菇);10。白鱗環鏽傘;11。粉紅菇;12。纖弱小菇;13。日本亮耳(毒側耳);14。黏蓋牛肝菌;15。紅菇;16。東方栓菌;17。黏小奧德蘑;18。木腐菌;19。斑蓋金錢菌;20。雲芝;21。黃絲蓋傘;22。黃小蜜環菌。大致能記住的打個紅對號,以後再複習,有的真的太難認。順便了解點可食用蘑菇的特性:如趟子蘑曬乾好吃,生長規律為圓形蘑菇圈,有強烈的沖鼻子澱粉氣味;香菇幹後有些香味;黃絲蓋菌是菌根菌;木蹄(木蹄層孔菌)是引火、儲火的材料,可陰燃很久,等等。”

然而,當在森林中發現了尋覓已久的灰樹花時,他又高興地像個孩子。

“今天採到一坨七斤多的灰樹花。看到時,它沉靜地臥在地上,不動聲色,呈泥土色,毫不顯眼卻又讓人過目即被打動。腦中驚喜一瞬,馬上判斷出它是灰樹花!昨晚電視中還看到在講養殖灰樹花的技術呢!吸一口氣,剛要喊,王柏老師已喊出:“灰樹花!”我也驚叫出聲,兩聲驚叫只差0。1秒。興奮地圍著它打轉,然後拍照,幾次欲採不能,在想與它合影的點子,又趴下聞它的氣味,又繞樹轉圈找最佳角度。驚喜地又發現另一坨小一些的灰樹花,拍完片子不忍心下手,請王老師動手,他的刀子長且有采割經驗。果然,他三兩下就割了下來,完完整整的一大坨,一點未傷到包裹球莖的層層花瓣般的肉扇。兩年來苦苦尋覓,沒想到驟然撞入眼中,何等幸運!”

森林中的許多動物,褐河烏、榛雞、狍、金翅雀、野菜、馬鹿、野兔,以及在森林中聽說的故事,都是他的物件,靈感的來源。

“喜彥講了兩個狐狸故事,都可以用,其中救狐狸故事格外動人,可以寫帶點魔幻與傳奇意味的小說,可我還是傾向於寫散文。估計可寫個萬字散文,收入今年計劃中的這個集子裡,這樣就有以下題目:青羊訊息、拍濺、蘑菇謠(暫名)、金角鹿、紅狐、鳥天堂、原始森林手記烏蘇裡黑閃電。完全可以出一本二十五萬字左右的集子,帶圖片的。”

“狐狸叫、狐傳說、打狐不中、狐迷狗、狐狸山、狐住酒窖、狐狼、狐躲避大雕、狐找幼崽、狐捉鼠等等一系列故事加進去,可寫成篇大散文。重要的是我要看看狐,遠遠地用望遠鏡看……如果構思好了,這將是跟《拍濺》一樣有分量的散文,主要是我要找到那個現場,爭取找到當年那隻狐狸的後代,觀察它們的生活,寫出另一個不同版本的《拍濺》,而題目就叫《夕紅》,名字待斟酌,不過,如果要這麼寫下去那還了得!”

這是多麼真實的思考和斟酌的過程。最終,這篇以寫狐狸的故事被命名為《狐狸的微笑》,並出版了同名動物散文集。

長期居住在長白山的森林生活是胡冬林創作的動力和源泉,是他藝術作品的藝術生命所在。他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中構思創作的內容和所要表達的思想,在數十年的創作生涯中,問世了小說《野豬王》《狐狸的微笑》《巨蟲公園》,以及散文集《青羊訊息》《拍濺》《鷹屯——烏拉田野札記》等。以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和手法表現了他反對人類中心主義的生態思想。

《山林筆記》的問世,向讀者敞開了胡冬林的神秘森林生活。日記是作家寫給自己的親密信,所以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傳統的文學史視野是不會對微觀的文學生活加以描述和建構的,但作家日記這種私密的、零散的、不成體系的記錄恰恰充滿生機。胡冬林最崇拜的文學偶像是梭羅,他受梭羅的啟發和影響,某種程度上認為自己和梭羅是一類人,心意相通,讀了梭羅的《野果》後會信心大增,認為只要自己肯下功夫,或許會比梭羅寫得好。有的時候又有些自卑,“跟世界上那些不朽的自然作家比,我的日記實在不成樣子,這不是思考的結果、文學的創造,而是一種素材的記錄相當於素材收集筆記。這本是我創作的方法:多蒐集記錄素材,為正式成文做基礎工作,這也是日記的一種功能,而梭羅是一種日記創作。”[3]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有兩位酷愛寫日記的作家,一位是魯迅,另一位是郁達夫。魯迅認為寫日記應只敘事而不抒情,“我本來每天寫日記,是寫給自己看的,大約天地間寫著這樣日記的人們不少……因為他寫的時候不像做《內感篇》《外冒篇》似的須擺空架子,所以反而可以看出真的面目來。我想,這是日記的正宗嫡派。”[4]而郁達夫的日記則更瀟灑些,認為日記應不拘一格。“除有始有終的記事文之外,更可以作小品文、感想文、批評文之類,它的範圍很廣很自由”,因而,“日記體的文學是文學裡的一個核心,是正統文學以外的一個寶藏。”[5]儘管對日記的功能和體式有著不同的認知,但二者都突出強調日記的真實性。日記的真實,一是對客觀事物記錄的真實,二是作者自身感受和情感的真實。《山林筆記》呈現了真實的文學現場,打造了一場盛大的文學生產的狂歡。

回到文學發生的地方——胡冬林《山林筆記》漫談

溫波 攝

“藝術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使人恢復對生活的感覺,就是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頭顯出石頭的質感。藝術的目的是要人感覺到事物,而不是僅僅知道事物。藝術的技巧就是使物件陌生,使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覺的難度和時間長度,因為感覺過程本身就是審美目的,必須設法延長。藝術是體驗物件的藝術構成的一種方式,而物件本身並不重要。”[6]

作家在有意識和無意識的共同作用下,寫下創作生活的整體與瑣碎。形式上,日記的私密性與出版的公開性構成了一種陌生化,內容上,胡冬林的小說大多時久居城市,長期生活在高度工業文明之下,對自然純粹的叢林生活感到陌生。顯得格格不入,讀者對藝術欣賞的物件感到陌生。正是由於這種強烈的反差感,日記體散文的藝術審美功能得以彰顯,文學接受的過程才更“艱難”,給讀者反覆思考的空間。瞭解作家創作歷程,回到真實的文學現場,見證文學生產的全貌,才是真正的文學生活的全部。

註釋:

[1]莫泊桑:《“小說”》,載《文藝理論譯叢》1958年第3期

[2]胡冬林:《山林》,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

[3]胡冬林:《山林筆記》,北京:時代文藝出版社,2020年。

[4]魯迅:《華蓋集》,北新書局,1926年。

[5]郁達夫:《郁達夫作品新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6]什克洛夫斯基《作為手法的藝術》,《散文理論》,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0年。

原創內容,侵權必究。

頂部